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从「订阅地狱」到精准付费:一部网路定价模式的变迁史

当机器成为主要用户,我们为何仍在为人类习惯付费?从订阅模式到 x402 支付标准,探讨网路定价如何从满足人类习惯演变为适应机器对机器的突发性交易需求。本文源自AididiaoJP,Sumanth Neppalli、Nishil Jain 所着文章,由 ForesightNews 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Netflix联手Epic进军「电视游戏订阅制」:手机当手把,威胁微软、任天堂、Sony主机三巨头? ) (背景补充:大卖空Michael Burry被AI轧爆后「开付费群卖课」:年费379镁,已有6万人订阅 ) 在加密领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流派。一种观点认为万物皆为市场,为事物定价能让我们获得清晰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加密是更好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因为正如所有市场一样,不存在单一的真理。我们只是在梳理所有可能的模式。 在今天的议题中,Sumanth 将剖析一种新的支付标准如何在网路上演变。简而言之,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能为每篇文章付费,会发生什么?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回到 1990 年代初期,看看当 AOL 尝试按分钟为网路接入定价时发生了什么。我们探寻微软为其 SaaS 订阅定价的道路。 在此过程中,我们阐述了 x402 是什么,关键参与者是谁,以及它对于像 Substack 这样的平台意味着什么。 网路的商业模式与我们使用它的方式脱节。2009 年,普通美国人每月访问超过一百个网站。如今,普通用户每月打开的应用程式不到三十个,但在其中花费的时间却多得多。那时每天大约半小时,现在接近五小时。 赢家亚马逊、Spotify、Netflix、谷歌和 Meta 成为了聚合者,它们汇集了消费者需求,并将漫游行为转化为习惯。他们将这些习惯以订阅的形式定价。 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类注意力遵循模式。我们大多数晚上看 Netflix;我们每周从亚马逊订购;Prime 会员捆绑包包含送货、退货和串流服务,每年 139 美元。订阅消除了许多持续的痛苦。亚马逊现在向订阅用户推送广告以提高利润率,迫使用户要么观看广告,要么支付更多费用。当聚合者无法证明订阅的合理性时,他们就会像谷歌一样退回到广告模式,后者将注意力而非意图货币化。 看看现在广告里是什么: 机器人和自动化现在占据了近一半的网路流量。这主要是由人工智慧和大语言模型的快速采用驱动的,这使得机器人的创建更容易获得和扩展。 API 请求占 Cloudflare 处理的动态 HTTP 流量的 60%。换句话说,机器对机器的通讯已经占据了流量的大部分。 我们为纯人类网路设计了今天的定价模型,但现在的流量是机器对机器且突发性的。上班路上的 Spotify,工作时间的 Slack,晚上的 Netflix。广告假设了眼球,有人在滚动、点击、思考。但机器既没有习惯,也没有眼球。它们有触发器和任务。 内容定价不仅是市场约束的函数,也是底层分发基础设施的函数。音乐以专辑形式存在了几十年,因为物理介质需要捆绑。在同一张 CD 上刻录一首歌或十二首歌的成本几乎相同。零售商需要高利润率,而货架空间是有限的。2003 年,当分发媒介转向网路时,iTunes 将记帐单位改为歌曲。在你的电脑上从 iTunes 以每首 0.99 美元的价格购买任何歌曲,并与你的 iPod 同步。 拆分捆绑增加了发现,但也侵蚀了收入。大多数乐迷购买的是热门歌曲,而不是那十首填充曲目,压缩了许多艺术家的人均收入。 然后当 iPhone 问世时,基础设施再次改变。廉价的云端储存、4G 和全球 CDN 使得存取任何歌曲即时且流畅。手机始终在线,瞬间接入无限数量的歌曲。串流在接入层重新捆绑了一切:每月 9.99 美元即可收听所有已录制的音乐。 音乐订阅现在占音乐收入的 85% 以上。泰勒丝对此感到不满:她被迫回到了 Spotify。 企业软体遵循相同的逻辑。因为产品是数位化的,供应商可以对使用的确切资源收费。B2B SaaS 供应商按月或按年提供对服务的可预测存取,通常是「按席位」收费,并提供限制功能的层级,例如 50 美元 / 用户 / 月,外加每次 API 调用 0.001 美元。 订阅涵盖了可预测的人类使用,而计量则处理机器的突发使用。 当 AWS Lambda 运行你的函数时,你为你所消费的内容精确付费。B2B 交易通常涉及批量订单或高价值采购,导致更大的交易规模和来自更小、更集中的客户群的显著经常性收入。去年,B2B SaaS 收入达到 5,000 亿美元,是音乐串流产业的二十倍。 如果现在大部分消费是由机器驱动且突发性的,为什么我们仍然像 2013 年那样定价?因为我们为人类偶尔做出选择设计了今天的基础设施。订阅成为了默认选择,因为一个月的决策胜过一千次小额支付。 并非加密货币创造了现在能够支持小额支付的底层基础设施。也有那方面的因素,但网路本身已经变成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巨兽,以至于它需要新的方式来为使用定价。 为什么小额支付失败了 按美分为内容付费的梦想与网路本身一样古老。数位设备公司的 Millicent 协议在 1990 年代就承诺了低于一美分的交易。Chaum 的 DigiCash 进行了银行试点,Rivest 的 PayWord 已经解决了密码学问题。每隔几年有人就会重新发现这个优雅的想法:如果你能为每篇文章支付 0.002 美元,为每首歌支付 0.01 美元,正好是它们的成本,会怎么样? 美国线上在 1995 年付出了相当昂贵的代价学到了这一点。 来源 – 《反对小额支付的案例》 他们按小时收取拨号上网费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客观上比固定费率订阅更便宜。然而,客户讨厌它,因为这会带来精神负担。在线的每一分钟都感觉像计价器在跑,每次点击都带着微小的成本。人们忍不住将每个微成本记作一次「损失」,即使金额很小。每次点击都变成了一个微观决策:这个连结值 0.03 美元吗? 当美国线上在 1996 年转向无限量套餐时,使用量在一夜之间增加了两倍。 人们支付更多以减少思考。「为你…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