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 枚 CGN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CGN 或相关活动(Launchpool / CandyDrop)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CGN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 CGN)
🥇 一等奖(1名):333 CGN
🥈 二等奖(2名):200 CGN / 人
🥉 三等奖(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中国央行对「稳定币」发出严厉警告! 27 兆美元交易量被定性为金融威胁
中国央行对稳定币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称其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 2025 金融街年会上表示,稳定币放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弱点,可能破坏较小经济体的货币主权,并誓言加强对国内加密货币活动的打击。
潘功胜定性稳定币为全球金融风险
(来源:a16z)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北京举行的 2025 金融街年会上表示,稳定币,即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的数位资产,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脆弱性,并可能破坏较小经济体的货币主权。这是中国央行对稳定币最直接且最严厉的官方定性。
潘石屹表示,尽管近年来虚拟货币市场迅速扩张,但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他警告说,「稳定币放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弱点」,并指出稳定币在市场投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能满足客户识别和反洗钱(AML)要求等关键合规标准。
潘在会议上表示:「稳定币作为一种金融活动形式,还不能满足金融监管的基本要求。它们暴露了可能促进非法资金转移、恐怖主义融资和洗钱的漏洞。」这种表述将稳定币与金融犯罪直接联系,显示中国央行对这类资产的强硬态度。
潘功胜表示,中国央行将继续与执法部门密切合作,严厉打击中国大陆境内的加密货币操作和投机活动。他称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有效」,并重申中国对私人数位货币的零容忍政策。这种表态显示,中国不仅不会放松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反而可能进一步收紧政策。
中国央行对稳定币的四大指控:
放大金融体系弱点:稳定币可能在系统性风险中扮演传导角色
威胁货币主权:美元稳定币的普及可能削弱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不符合监管标准:缺乏 KYC 和 AML 等基本合规要求
助长非法活动:可能促进资金非法转移、恐怖主义融资和洗钱
自 2017 年以来,中国一直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挖矿和交易所业务,理由是金融风险和对消费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将数位资产定位为对经济秩序的威胁,同时推广国家支持的数位人民币(e-CNY)作为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潘石屹还表示,中国央行将「密切监控和评估海外市场稳定币的发展」,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仍然对外国稳定币的增长可能如何影响中国的金融稳定保持警惕。这种表态显示,即使稳定币在海外运作,中国也会密切追踪其发展并评估对国内的潜在影响。
稳定币 27 兆交易量威胁传统金融体系
(来源:DefiLlama)
这项警告是在全球对稳定币产业快速扩张的争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出的。根据区块链分析公司 DefiLlama 的数据,稳定币的总市值已达到约 3,080 亿美元,其中 Tether(USDT)和 USD Coin(USDC)占供应量的近 87%。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本身就引发监管担忧,因为少数几家公司控制着整个稳定币市场。
更惊人的是交易量数据。根据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研究,这两种代币在过去一年中处理了超过 27 兆美元的结算。过去 12 个月,稳定币交易量飙升至 46 兆美元,大致相当于支撑大部分美国银行网路的美国自动清算所(ACH)系统。
即使根据人为交易活动进行调整,该行业处理的金额也约为 9 兆美元,占 Visa 全球支付的一半以上。这种规模的交易量已经无法被忽视,稳定币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如此庞大且快速增长的金融活动在监管框架之外运作,确实构成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这种爆炸性成长不仅引发了中国央行的警告,也引发了国际监管机构的关注。在最近于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全球财政部长和央行总裁对稳定币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表示担忧。许多官员赞同潘的评论,称这些代币不符合基本的反洗钱和了解你的客户(KYC)标准,可能会导致非法资金流动。
稳定币威胁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学家敲警钟
中国经济学家也表示担心,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在全球的崛起可能会削弱中国的金融自主权。中国银行前副行长王永利今年 6 月撰文指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的主导地位「对人民币国际化构成了战略挑战」。他警告说,如果数位人民币无法与这些代币的效率和全球影响力相媲美,中国在海外推广其货币的努力可能会面临「严重障碍」。
这种担忧触及了中国央行对稳定币强硬态度的深层原因。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希望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并提升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然而,美元稳定币的快速普及实际上强化了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当世界各地的用户使用 USDT 和 USDC 进行交易时,他们实际上是在使用数位化的美元,这与中国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王毅敦促政府加快推出电子人民币,并探索透过香港推出离岸人民币计价稳定币的可能性。这种建议反映了一种务实的策略:既然无法阻止稳定币的发展,不如推出人民币稳定币来与美元稳定币竞争。然而,这种策略面临技术和市场接受度的双重挑战。
蚂蚁京东喊停,香港却开放牌照制度
这一问题也波及了中国主要的科技公司。本月早些时候,蚂蚁集团和京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互联网资讯办公室的指示,暂停了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计划。据报道,官员要求这两家公司暂停其项目,以防止私人公司发行具有货币功能的代币,并认为发行货币的权利必须保留在国家手中。
这种干预显示中国央行的态度极为强硬。蚂蚁集团和京东都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技术实力。它们在香港推出稳定币本应是合理的商业决策,但中国央行的介入显示,即使在「一国两制」的香港,北京的金融主权原则仍然适用。
然而,香港却反其道而行。今年 8 月,香港推出了全球首个专门的稳定币牌照制度,邀请各大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公司提出申请。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已收到超过 40 家公司的意向书,其中包括蚂蚁集团、京东、Circle 和渣打银行。这种分歧显示香港试图在服从北京政策和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间寻找平衡。
尽管香港将自己定位为全球数位资产中心,但北京的立场依然严格。今年 8 月,中国监管机构以诈欺和投机风险为由,要求券商和智库停止发布推广稳定币的报告或研讨会。这种全方位的封锁显示,中国不仅要打击稳定币的实际业务,还要控制相关的资讯传播和研究活动。
潘石屹的最新言论再次表明,北京长期以来的加密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很快放松。他强调,尽管区块链技术前景光明,但其应用必须「在严格的监管范围内运作」。他说:「虚拟资产及其衍生品绝不能破坏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果断行动,维护经济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