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33 枚 CGN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关详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CGN 或相关活动(Launchpool / CandyDrop)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CGN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 CGN)
🥇 一等奖(1名):333 CGN
🥈 二等奖(2名):200 CGN / 人
🥉 三等奖(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Ripple CTO 曾在美国国安局任职!中本聪与中情局理论掀争议
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可能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任职或被该机构绑架,这一理论再次浮出水面。同时,Ripple 首席技术官 David Schwartz 被曝光,他曾在美国国防部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NSA)工作。与此同时,一个加密货币早期的比特币钱包在沉寂 14 年多后,本周转移 150 个 BTC。
Ripple CTO 的 NSA 背景与中本聪理论
Ripple 首席技术官 David Schwartz 被提醒,他曾在美国国防部的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局(NSA)工作。此前,Schwartz 的过去引发了新一轮关注,他澄清说,在国家安全局任职期间,他从未接触过任何高层讯息。据他所说,他的大部分工作是确保软体符合该机构的要求,而他甚至没有资格完整阅读这些要求。
用他的话来说,他看到的唯一要求之一是确保系统在失去控制时能够关闭机密资料处理——这条指令甚至对他来说听起来都很矛盾。Schwartz 还讲了一段轶事,说他看到自己的作品意外出现在探索频道,这才得知他的一个项目正在实际使用。他后来解释说,同样的代码在被美国国家安全局改编之前,也曾用于北约,不过最终的用途「相当无聊」。
最近,当被问及保密义务时,Schwartz 承认他不知道国家安全局的保密协议何时到期,甚至不知道是否到期,他开玩笑说,他根本不知道任何秘密。这种坦率的态度在密码学和区块链社群中赢得了尊重,因为许多有政府背景的技术人员会选择完全回避这类问题。
三年前,Schwartz 以前美国国家安全局或中央情报局(CIA)承包商的身份,驳斥了中本聪在创建比特币时曾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或中央情报局(CIA)工作的理论。当时,这位 Ripple 首席技术官毫不怀疑地认为政府植入比特币的想法至少是可行的,并暗示美国在敌对势力之前部署这样的系统是合理的。
这个立场极为微妙。Schwartz 并未完全否认中本聪可能与情报机构有关的可能性,而是说他「驳斥」了这个理论,但同时又承认「至少是可行的」。这种表述既保持了对阴谋论的距离,又没有完全排除其可能性。这种谨慎的态度可能源于他自己在 NSA 的工作经历,使他了解情报机构的运作方式和保密文化。
Schwartz 的 NSA 背景为他在 Ripple 的工作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一些批评者曾质疑,Ripple 与银行系统的紧密合作、其中心化的特征,以及创始团队的背景,是否意味着它是政府友好甚至政府支持的项目。虽然这些质疑缺乏直接证据,但 Schwartz 的 NSA 背景无疑为这种猜测提供了素材。
中本聪时代钱包 14 年后转移 150 BTC 震撼市场
(来源:Bitcoin Explorer)
一个可以追溯到加密货币早期的比特币钱包,在沉寂了 14 年多之后,终于重新恢复了活力。据信,该地址在 2009 年 4 月至 6 月期间开采了约 4,000 个 BTC,本周转移了 150 个 BTC,这是自 2011 年 6 月以来的首次转移。这些比特币上次活跃时的价值仅为 67,724 美元,现在价值约 1,600 万美元。链上数据显示,该钱包最初于 2011 年将其开采的 BTC 整合到一个地址中,此后一直没有移动。
从中本聪时代的钱包转帐极为罕见。Glassnode 的数据显示,每年只有少数 2011 年之前的钱包会转移资金。这段时期的比特币是在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仍然活跃于网路讨论时开采的,这使得此类活动成为投机的磁石。2009 年 4 月至 6 月是比特币诞生的最初几个月,当时挖矿难度极低,任何拥有普通电脑的人都能轻松挖出比特币。
从历史上看,旧钱包的觉醒会引发市场短期波动。交易员们常常将这些举动解读为早期持有者准备抛售,从而引发对大量资金涌入交易所的担忧。然而,在过去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硬币并没有被出售,而只是为了安全、继承或合并的目的而转移到新的地址。2011 年之前的比特币持有者若仍然持有至今,通常是坚定的信仰者而非短期投机者,他们更可能是在进行钱包管理而非准备抛售。
2009 年钱包转移的三种可能性:
安全迁移:从老旧钱包转移至更安全的多重签名或硬体钱包
遗产规划:持有者年事已高,将资产转移给继承人或信托
测试功能:在大额转移前先测试小额交易确认流程正常
目前,比特币交易价格约为 11 万美元,本月早些时候,比特币从近期历史高点 12.6 万美元大幅下跌后,目前处于盘整状态。市场正在从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的清算事件中恢复,杠杆部位损失了 190 亿美元。市场情绪依然脆弱。任何暗示潜在抛售压力的讯号——尤其是来自长期持币观望的投资者——都可能加剧市场谨慎情绪。
尽管如此,150 BTC 的转移仅占比特币每日交易量(超过 200 亿美元)的微不足道的份额,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于心理方面。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市场情绪仍然谨慎,这种环境下任何异常活动都会被放大解读。
密码庞克与情报机构的模糊界线
Ripple CTO 的 NSA 背景与中本聪的 CIA 理论之间的关联,揭示了密码学领域的一个有趣现象:政府情报机构与密码庞克运动之间的界线远比外界想像的模糊。许多密码庞克运动的核心人物都有政府或军事背景,他们在政府机构学习了先进的密码学技术,然后将这些知识用于创建保护个人隐私和自由的工具。
这种背景并不必然意味着阴谋或操控。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些技术精英在政府工作期间意识到中心化权力的危险,因此在离职后致力于创建去中心化的系统。Schwartz 的经历可能正是这种轨迹:在 NSA 学习密码学和分散式系统,然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创建 Ripple。
中本聪是否也是类似的轨迹?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无法得到确切答案。但正如比特币社群所强调的,无论中本聪的背景如何,比特币的开源代码和去中心化架构已经确保没有任何单一实体能够控制它。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事实。
从中本聪时代钱包的活动与 Ripple CTO 的 NSA 背景披露在同一时期出现,为加密社群提供了新的讨论素材。虽然两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关联,但它们共同提醒人们,加密货币世界的早期历史仍然充满谜团,而这些谜团的揭开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整个行业起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