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稳定币市值破2300亿美元 重塑跨境支付与DeFi生态
稳定币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加密资产交易的媒介功能,更在跨境支付结算等传统金融场景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9日,全球稳定币流通市值已达2367亿美元。顶级资管机构及多个经济体正加速布局稳定币赛道。某稳定币发行商近期也已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预计以50-70亿美元估值登陆纳斯达克,成为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稳定币是指一种理论上能够长期保持在某一特定价格的加密货币,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特定机制维持币值的相对稳定。需明确区分的是,由主权国家货币当局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并不属于稳定币范畴。央行数字货币与传统法币保持1:1等值兑换关系,并以国家信用为底层支撑,本质上属于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创新。而加密行业语境下的稳定币多由私营主体发行,其价值锚定依赖商业信用、抵押资产或算法协议维持。
加密货币市场中稳定币的出现解决了价值储存问题。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稳定币购买想要投资的加密货币,在投资盈利或亏损后将对应的加密货币换回稳定币,从而锁定投资收益或损失。对于投资者而言,进入加密货币市场进行投资,第一步就是需要将法币兑换成稳定币,再利用稳定币进行其他加密货币交易。
除了加密货币市场,稳定币还广泛应用于DeFi、跨境支付结算等领域。在传统跨境支付领域,资金流转仍然高度依赖银行体系,面临流程繁琐、成本高昂、制度性瓶颈等挑战。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发送汇款的全球平均成本约为6.38%。
稳定币的出现正在重塑跨境支付行业格局。与传统银行体系相比,稳定币支付展现出显著的效率和成本优势。一笔跨境转账通常可在2分钟内完成,无需依赖复杂的代理行网络或清算机构。稳定币支付实现了T+0即时结算,显著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更重要的是,稳定币支付的交易成本远低于传统银行体系。以以太坊网络为例,平均Gas费用已从2024年的72gwei降至2025年3月12日的仅2.7gwei(约为0.000005USD)。
这种效率跃升源自三重技术赋能:首先,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支付信息实时上链,所有节点同步验证的特性消除了传统对账环节,通过可追溯的透明账簿构建了新型信任机制;其次,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清算逻辑,规避了人工干预导致的流程延迟;更重要的是,区块链网络能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打破了银行体系受制于营业时间的流动性桎梏。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稳定币已成为其生态运转的基石资产。作为DeFi协议中重要的价值媒介,稳定币不仅为各类去中心化平台提供稳定且充足的流动性支持,还通过其低波动性特征,进一步优化了DeFi平台上交易与借贷的经济模型。以某些借贷协议为例,稳定币作为主要抵押资产和计价单位,能够确保资金池的稳定性,避免因加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的清算风险。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稳定币,按照其抵押的实物资产类别可以分为:法定货币抵押的稳定币、加密货币抵押的稳定币、实物资产抵押的稳定币以及基于算法的稳定币。
法定货币挂钩稳定币是指,由法定货币或对应现金等价物支持币价稳定的稳定币。目前流通的稳定币中,某两种主流稳定币已经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二者合计的流通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稳定币总流动市值的85%。
这两种主流稳定币虽然都是法定货币抵押稳定币,但在审计透明度以及监管合规性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种稳定币尽管在合规性和审计透明度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但仍能维持高达上千亿美元的流通市值,这得益于其在加密生态系统中构建的完整生态和网络效应。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在于其在合法与非传统应用场景中的双重渗透能力。
在加密资产挂钩的稳定币中,某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核心逻辑是将价值波动性资产转化为锚定美元的稳定价值载体。其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加密资产的动态抵押体系。用户需将加密资产以超额比例锁定至智能合约中。抵押的加密资产的价值一般是该稳定币价值的150%-300%。这种超额抵押机制既保留了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特性,又通过数学模型解决了传统稳定币的中心化信任问题,并且最终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发行。
在实物资产挂钩的稳定币中,某黄金稳定币的实物储备由信托公司托管,存放在专业金库中。第三方审计公司会每月对金库中的黄金储备进行审查以及披露,以验证其黄金储备量与代币的供应量相匹配。代币持有者可以将一定数量的代币赎回为对应数量的实物黄金。通过这种法律架构设计,发行公司能够确保一枚代币相当于一金衡盎司的伦敦标准交割金条,其价值与市场实时金价直接挂钩。
算法稳定币是通过复杂的智能合约算法来维持其价值与参考货币挂钩的稳定币。与传统的抵押稳定币不同,算法稳定币不依赖于法定货币或加密货币的储备,而是仅仅通过算法调节其供需来实现价格稳定。由于过度依赖算法设计和市场条件,一旦出现极端市场波动或者稳定算法被恶意攻击,就很可能导致其失去与参考货币的币值挂钩。2022年5月的某算法稳定币崩溃事件暴露了算法稳定币在算法机制漏洞、市场流动性依赖和风险隔离机制等方面的致命缺陷,导致整个加密市场对算法稳定币的信任基础彻底瓦解。
稳定币的价值根基建立在双重支撑之上:一是锚定的实物或数字资产作为底层保障,二是市场共识驱动的流通性与信任机制。共识决定了稳定币的使用范围和流动性,而储备资产是否充足与该稳定币抗风险能力直接关联。两者的动态平衡构成了稳定币体系的核心稳定性。
然而,稳定币的"稳定"属性并非绝对。稳定性本质上是动态平衡的结果,而非静态的绝对保障。当市场共识出现裂痕或储备资产遭遇系统性风险时,很可能面临币价波动甚至脱锚的风险。近期发生的多起稳定币币价脱锚事件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为了应对稳定币可能遭遇的极端风险,保护持有者的合法权益,相关的监管框架与技术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