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资金曲线入局「币股联动」?香港获投基金加速布局,DAT 模式或成资本新赛道

9 月 8 日,多位市场人士向媒体透露,香港已有获得中国国企投资的基金正积极筹划「币股联动」项目。虽然中国国企资金无法直接投资加密货币基金,但可透过买入持有比特币等数字资产的上市公司股票间接参与市场——这种 Digital Asset Treasury(DAT) 模式,正成为港股与币圈之间的新型资本桥梁。

什么是「币股联动」与 DAT 模式?

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指上市公司将比特币、以太坊、Solana 等代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作为核心储备资产

币股联动逻辑:公司股价随持币价波动,币价上涨时股价获溢价,并可再次发债或增发融资买币,形成「飞轮效应」

中国国企参与方式: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持币上市公司股票,间接持有加密资产

港股市场的囤币热潮刚起步

代表性公司:博雅互动(持有 3,670 BTC)、华检医疗、华兴资本、云峰金融、酷派、美图等

最新动态:

云峰金融已购买 1 万枚 ETH(约 4,400 万美元)作为储备资产

新火科技启动 5 亿美元「囤币」计划,投资者认购额已超过目标

全球对标案例:美股的 Strategy 模式

Strategy 执行主席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于 2020 年起推行「发债/增发 → 买 BTC → 股价溢价 → 再融资」循环

成果:持有 63 万枚 BTC,市值近 1,000 亿美元,股价自 2022 年以来暴涨约 30 倍

复制潮:2025 年上半年已有 61 家美股上市公司计划筹集 306 亿美元购币

香港与美股的差异与挑战

融资工具灵活度:美股可用 PIPE、ATM 等快速募资工具,港股则依赖定增、配售,新股发行需完整审批流程

监管态度:据财新报导,港监管机构对港股 DAT 模式的认可度仍有限,市场参与者需持续游说

流动性差距:美股市场流动性与承接能力明显优于港股

风险与警示

币价下行风险:若比特币进入熊市,持币公司股价将同步承压

规模门槛: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囤币项目需达 10 亿美元级别才有望进入市值前三,否则影响有限

案例警示:日本 Metaplanet 股价自高点回落逾 50%,显示模式复制并非稳赚不赔

结语

香港的「币股联动」热潮虽刚起步,但已吸引中国国企资金、上市公司与币圈巨头多方关注。DAT 模式或将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的新桥梁,但在监管、融资工具与市场流动性方面,港股仍需补课。未来,这场资本与加密的结合能否在香港落地并扩张,将取决于监管开放度与国际市场的承接能力。

BTC-0.3%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