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別簡單的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當你看電視的時候,看你自己帶入的是哪類角色,或者是你特別喜歡的是哪類角色,這一般就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我們會想維護那個跟自己像的,第二種我們會想維護那個自己想成爲的,這都是我們自我的投射。舉個例子啊,在任何一部電視劇裏面,我一般都會維護那個受過傷害的人,哪怕他後面比如說黑化了,做了壞事,我還是會忍不住去替他辯解說,但是他受了這麼大的傷,他受過這麼大的創傷,所以我要去理解他,那恰恰也對應我當時的狀態,我也特別容易有受傷害的感覺,所以呢,我就會不經意的去維護那些跟我處境比較像的,跟我狀態比較像的角色。還有一類呢,就是理想自我的投射,看我們特別喜歡哪一類角色,
比如說有些人他特別喜歡主角,特別堅定。果感,那這呢也說明,可能這個階段你自認爲自己在這方面不太夠,所以你特別想要這些品質在自己身上,所以你會呈現一個仰望的態度,就是跟追星是有一點像的。重點是後面當你去發現自己帶入哪些角色之後,要問自己爲什麼你爲什麼常常替這樣的角色說話,你爲什麼常常羨慕這樣的角色,在這個爲什麼之後常常藏着我們的潛意識,我是不是覺得他跟我很像,我是不是覺得我也和他一樣的可憐,那我爲什麼覺得自己可憐呢?這個角色的哪個方面特別切中了你的那個創傷的部分,你的那個不甘心的部分,你的那個害怕的部分,然後你可能會有一些答案,我好像認爲自己和他一樣,經常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那這個部分就是很寶貴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