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驅動加密市場九月回調? #BTC# 是否真的存在“季節性魔咒”?



每到九月,比特幣(BTC)總被貼上“回調月”的標籤,這讓我不禁思考:是歷史數據在作祟,還是市場心理與宏觀因素的巧合?

讓我們從數據入手,逐步剖析當前形勢,而非匆忙下結論。 歷史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比特幣九月平均回報率爲-4.89%,在11年中8次錄得負收益,成爲全年最差月份。 例如,2024年九月BTC下跌逾5%,而以往週期中,九月往往伴隨資金再平衡和流動性緊縮。

九月後往往迎來十月反彈,平均漲幅超10%。

這並非巧合:傳統市場九月也常現“風險厭惡”,基金經理在財政年結束前調整倉位,減少高風險資產暴露。

加密市場高度聯動,礦工賣壓和減半後流動性動態進一步放大這一效應。@XForceGlobal指出,八月綠盤後九月紅綠交替的模式,今年可能重演。

PCE數據公布後,市場情緒更趨謹慎。核心PCE年率升至2.9%,雖符合預期,但強化联准会漸進降息路徑,9月25基點降息概率超90%。

加密市場對宏觀衝擊敏感,BTC從8月高點124,000美元回落10%至109,800美元附近,期權市場負偏度加深至-5%。

這反映投資者蜂擁買入看跌期權(put),對下行風險的擔憂上升。

觀察BTC 25Δ Skew圖表,不同時限偏度線(如1周、1月、3月)均呈下行趨勢,當前值徘徊在-5%以下,甚至更低。這表明價外put IV高於call IV,市場爲尾部下跌支付更高溢價。結合季節性,九月宏觀日曆密集(非農就業、FOMC會議),若數據顯示經濟過熱,降息放緩可能觸發更大波動。

流動性方面,九月美債發行高峯往往抽走資金,加密成交量低迷加劇賣壓。 當然,季節性並非鐵律。2025年監管友好(如上鏈數據)和機構流入可能打破魔咒,@CryptoKush視九月 dips爲買入機會,Q4 parabolic擴張在即。

但當前信號——歷史負回報、負skew、宏觀不確定——值得交易者深思:是坐等“Uptober”,還是提前對沖?

個人結論:

目前多重數據分析聚焦於9月的回調場景,合理規避風險,謹慎看待九月行情。

市場如鍾擺,九月或成轉折點。
BTC1.46%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