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Sygnum:61%機構Q4擬增持加密資產,ETF與代幣化敘事崛起
根據 Sygnum 銀行 11 月 11 日發布的《未來金融 2025》報告,61% 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在第四季度增加數字資產配置,38% 明確將在本季度執行增持。投資主題出現關鍵轉變——多元化已取代“Mega Trend 敘事”成為主要配置邏輯,顯示加密貨幣正從投機工具轉型為成熟組合成分。
然而,這種樂觀情緒存在期限:多數投資者對 2026 年前景轉向中性或謹慎,預計利率平台期和宏觀順風減弱將導致成長放緩。高淨值投資者中 91% 仍視加密貨幣為長期財富保存工具,但戰術配置更趨理性。
機構行為演變:從試探性接觸到策略性配置
Sygnum 對 43 個國家 1,000 余名專業和高淨值投資者的調查顯示,機構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方式發生質變。主動管理策略占比達 42%,首次超過單一代幣押注(39%),反映投資者更偏好能適應政策變化和市場波動的彈性方案。這種轉變背後是三類驅動因素:監管清晰化提升合規信心、托管基礎設施成熟降低操作風險、以及 tokenization 技術創造新收益來源。機構不再問“是否應該配置”,而是“如何優化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配置規模的結構性上升:家族辦公室平均將投資組合的 4.2% 分配給數字資產,較 2023 年提升 1.8 個百分點;對沖基金的相關敞口達 6.7%。這種增幅雖溫和但意義重大——它代表加密貨幣正通過夏普比率和相關性測試被納入主流資產配置模型。Sygnum 銀行分析師 Lucas Schweiger 指出:“機構不再將加密貨幣視為防禦工具,而是參與全球金融結構演進的必要途徑。”這種認知轉變比短期價格波動更具深遠影響。
ETF 擴張與代幣化崛起
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以外的 ETF 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81% 的受訪者希望獲得更廣泛的 ETF 敞口,70% 表示若支持質押功能將增加配置。這種需求在 Solana ETF 上得到驗證——美國現貨 SOL ETF 上市首周淨流入超 2 億美元,連續 10 天資金流入。多資產加密 ETF(包含 5-10 種主要代幣)同樣備受期待,特別是能提供自動複利功能的版本。
代幣化是另一大亮點:投資者對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興趣從 2024 年的 6% 跃升至 26%。這種增長主要受三類產品推動:代幣化國債(如美國國債代幣)、私募基金份額(如房地產基金)和商品通證(如黃金代幣)。機構特別看重這些產品的 24/7 交易能力、更佳流動性和編程合規性。預計到 2026 年,RWA 市場規模將從當前的 450 億美元增長至 2,000 億美元。
機構配置偏好關鍵數據
投資意向
產品偏好
2026 年展望:從狂熱到理性的周期管理
儘管短期樂觀,機構對 2026 年的預期顯著降溫。這種謹慎源於三重判斷:首先,美聯儲降息周期預計在 2026 年初見頂,流動性推力減弱;其次,監管不確定性可能隨美國大選後政策變化而回升;最後,當前估值已反映多數已知利好。Sygnum 將 2025 年定義為“衡量風險與強勁需求催化劑的平衡年”,而 2026 年則需要新的敘事驅動。
周期位置分析支持這種觀點:從比特幣減半周期看,2026 年可能處於“後減半震盪期”,歷史數據顯示此類階段平均回報率顯著低於減半前 12 個月。更關鍵的是,機構投資者本身已成為市場穩定器而非波動源——他們的再平衡行為和風險管理會自然抑制極端波動。這並不意味著熊市,而是可能進入“低波動上漲”的新模式,類似傳統科技股的成熟期表現。
長期信念與戰術調整的平衡
高淨值投資者的長期信念依然堅固:91% 將加密貨幣視為財富保存關鍵工具,81% 認可比特幣作為國庫儲備資產的可行性,70% 認為五年內持有現金而非比特幣的機會成本過高。這種信念基於結構性趨勢:數字化貨幣轉型、區塊鏈效率提升、全球支付系統碎片化。然而,戰術執行更精細——62% 的機構採用“核心-衛星”策略(核心配置比特幣以太坊,輔以配置山寨幣),45% 使用衍生品對沖 beta 敞口。
操作建議方面,機構在 Q4 重點布局三大領域:一是合規 DeFi 協議(特別是有真實收益的),二是區塊鏈基礎設施(Layer2 和模組化區塊鏈),三是代幣化平台。平均持有期從 2023 年的 8.2 個月延長至 13.5 個月,顯示投資框架更趨長期化。風險管理中,88% 的機構現在使用專業托管方案,76% 購買保險覆蓋,反映操作安全性的優先級提升。
結語
Sygnum 報告描繪了一幅機構加密貨幣採用的成熟圖景:配置成為常態,策略趨於精細,預期管理更加理性。儘管對 2026 年的謹慎預期可能抑制短期狂熱,但這種理性化恰恰是市場健康發展的標誌。對於個人投資者,跟隨機構焦點——多元化配置、主動管理、真實世界應用——可能是在新周期中獲勝的關鍵。加密貨幣正從題材交易轉向價值投資,這個過程雖不刺激,但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