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加密市場今年最後兩個月行情最好?現在該猛衝還是跑?
十月加密市場回暖,ETF 資金大量流入,機構重新進場,降息預期升溫。頂級分析師認為四年周期已死,流動性週期將主導未來。 (前情提要:當黃金領漲時,我們為何仍堅定配置比特幣? ) (背景補充:渣打:比特幣可能「永遠不會」重返 10 萬美元下方,四大力量支撐 BTC ) 十月進入尾聲,加密市場似乎有了一些上漲的趨勢。 過去兩個月,「謹慎」這兩個字幾乎成了加密市場的主旋律,特別是經歷了 1011 大暴跌之後。這場大跌的影響慢慢過去,市場情緒似乎沒有繼續惡化,反而有了新的希望。 從下旬開始,一些上漲的信號逐漸顯現:淨流入數據轉正、山寨幣 ETF 批量獲批、降息預期升溫。 ETF 資金回流,機構重新上車 十月最亮眼的數據來自 ETF。 比特幣現貨 ETF 本月累計淨流入 42.1 億美元,徹底扭轉了 9 月 12.3 億美元的流出趨勢。資產管理規模已達 1,782 億美元,佔比特幣總市值的 6.8%。單看 10 月 20 日至 27 日這一週,就有 4.46 億美元新資金湧入,其中貝萊德旗下的 IBIT 獨佔 3.24 億美元,持倉量現已超過 80 萬枚 BTC。 對傳統金融市場來說,ETF 流入是最直接的看多指標——它比社交媒體上的熱度更誠實,也比 K 線圖更真實。 更重要的是,這輪上漲真正帶著「機構味道」。摩根士丹利已經向所有財富管理客戶開放 BTC 和 ETH 配置;摩根大通則允許機構客戶用比特幣作為貸款抵押物; 根據最新數據,機構平均加密資產配置比例已升至 5%,創歷史新高。而且,85% 的機構表示已經分配或計劃分配加密資產。 雖然與比特幣現貨 ETF 相比,以太坊 ETF 顯得有些失色。十月累計淨流出 5.55 億美元,是今年 4 月以來的首次連續淨流出,主要流出來自富達和貝萊德旗下的 ETH 基金。 但這似乎也是一個新的信號,意味著資金在輪動,從 ETH 轉向上升空間更大的 BTC 和 SOL,也或者是在為新的 ETF 做準備。 一大批山寨幣 ETF 來了 10 月 28 日,美國首批山寨幣 ETF 正式上線,涵蓋了 Solana、Litecoin 和 Hedera 三個項目。Bitwise 和灰度推出了 SOL ETF,Canary Capital 的 LTC 和 HBAR ETF 也獲批在那斯達克交易。 但這只是開始。 據報導,目前還有 155 種山寨幣 ETF 正在等待審批,涵蓋 35 種主流資產,總規模預計將超過比特幣與以太坊 ETF 的前兩輪初期流入。 如果全部放行,市場可能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流動性衝擊波」。 歷史上,比特幣 ETF 的推出讓資金流入累積超過 500 億美元,以太坊 ETF 也帶來了 250 億美元的資產增量。 ETF 不只是一個金融產品,更像是資金的「進場通道」。當這條通道從 BTC、ETH 擴展到 SOL、XRP、LINK、AVAX 等山寨幣時,整個市場的估值體系都會被重新定價。 機構對加密資產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 此外,ProShares 正準備上線 CoinDesk 20 ETF,追蹤包括 BTC、ETH、SOL、XRP 等 20 種資產;REX-Osprey 的 21-Asset ETF 則更進一步,允許持有者獲得 ADA、AVAX、NEAR、SEI、TAO 等代幣的質押收益。 單是追蹤 Solana 的 ETF,就有 23 隻在等待批准。這種密集佈局,幾乎等於公開宣告:機構的風險曲線,正在從比特幣延伸到整個 DeFi 生態。 從宏觀面看,這種流動性擴張潛力巨大。截至 2025 年 10 月,全球穩定幣總市值接近 3,000 億美元。這筆「流動性準備金」一旦被 ETF 激活,將形成強大的資金乘數效應。以比特幣 ETF 為例,每 1 美元流入 ETF,最終會放大至數倍的市值增長。 如果同樣的邏輯複製到山寨 ETF,數百億美元的新資本可能推動整個 DeFi 生態再度繁榮。 降息的風,再次吹來了新的流動性 除了 ETF,另一個改變行情的因素來自老生常談的宏觀層面。 10 月 29 日,聯準會有 98.3% 的機率將降息 25 個基點。市場似乎已提前消化這一預期,美元指數走弱,風險資產集體走強,比特幣順勢突破 11.49 萬美元。 降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資金要重新找出口。 而在傳統市場普遍缺乏想像力的 2025 年,加密,成了那個「還在講故事」的地方。 更有趣的是,這輪利好不僅來自市場,還來自政策。 10 月 27 日,白宮提名 Michael Selig 出任 CFTC 主席,這位前加密律師的態度一向友好;SEC 也更新了 ETP 創建機制,允許加密 ETF 進行原地贖回,極大簡化操作。 在「監管友好」這個話題上,美國市場已經不只是鬆口,而是開大門。政府不再壓制創新,而是試著讓加密產業「合規地存在」。 鏈上的數字也在同步印證這一切。 DeFi 總鎖倉量 (TVL) 在 10 月增長 3.48%,達到 1,575 億美元。其中以太坊鏈 TVL 達 886 億美元,增長 4%;Solana 漲 7%;BSC 漲幅更是達到 15%。這代表的不只是「資金回流」,更是信任回流。 加上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總額升至 537 億美元,資金費率為正,說明多頭在主導市場。鯨魚錢包也在加倉,有大戶在 5 小時內買入 3.5 億美元的 BTC。在二級市場,Uniswap 月交易量超 1,610 億美元,Raydium 突破 200 億美元,生態的活躍度在持續上升。 這些鏈上指標構成了最硬核的多頭證據:資金在動、倉位在增、交易在熱。 頂級分析師為什麼看漲? Arthur Hayes:四年週期已死,流動性週期永生 在週四一篇題為《Long Live the King(國王萬歲)》的部落格文章中,Arthur Hayes 寫道,雖然一些加密貨幣交易者預計比特幣將很快達到週期頂峰並在明年暴跌,但他認為這次情況會有所不同。 他的核心觀點是:比特幣的「四年週期」已經失效了,因為真正決定行情的,從來不是「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