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dena團隊宣布解散「KDA暴跌60%」,華爾街打造的合規PoW為何走向終點?

robot
摘要生成中

Kadena團隊宣布解散並停運,KDA暴跌六成,揭示去中心化與PoW鏈經營難題 (前情提要:門羅幣去中心化危機?Qubic要搶奪Monero「51%算力」,分析師:給所有PoW敲警鐘 ) (背景補充:SEC 宣告「PoW挖礦不構成證券」,礦工無需註冊 迎重大監管勝利 ) 前摩根大通與 SEC 技術領袖自 2016 年打造的 PoW Layer 1 金融區塊鏈 Kadena,在 2025 年 10 月 21 日晚間無預警急轉直下。營運團隊透過 X 平台公告,表示立刻停止業務並不再維護節點,理由是「市場條件不利」。消息發布三小時內,原生代幣 KDA 在 90 分鐘內崩跌 60%,市值由昔日高峰近 40 億美元縮水至 3,090 萬美元,視覺化呈現的價格曲線好像被切斷的峭壁。 華爾街光環不敵熊市 Kadena 成立於 2016 年,創辦人 Stuart Popejoy 與 Will Martino 分別來自摩根大通區塊鏈卓越中心與 SEC 加密貨幣指導委員會,背景一度讓外界認為資金、監管與技術都佔盡優勢,比特大陸與數家公司甚至發展出ASIC專屬機型,整體規劃趨向如比特幣等代幣成熟。 然而長達數年的熊市加上資金緊縮,讓這條結合 PoW 與多鏈架構的鏈始終無法達到預期的網路效應。兩輪總額 1.5 億美元的生態激勵計畫未帶來穩定用戶,過度依賴團隊推動的弱點也逐漸暴露。 公告引爆連鎖反應 公告中,Kadena 團隊坦言: 「市場條件已不允許繼續。」 平台同時釋出新版二進位程式,呼籲礦工與節點營運者自行升級,聲稱鏈本身仍會因去中心化機制而運行。團隊表示將留下少量人手處理清算,但沒有交代 8,370 萬枚尚未解鎖 KDA 的去向,也沒有說明往後百年礦工獎勵如何分配,留下巨大治理真空。 去中心化的兩面性 技術層面看,PoW 區塊鏈確實可以在沒有官方營運公司時持續出塊;但對代幣價格、開發者與社群信心而言,核心組織的突然消失等同抽走支撐骨架。Kadena 今後可能成為「僵屍鏈」:鏈還在運行,經濟與社群卻已衰敗。事件凸顯區塊鏈殘酷現實:去中心化不足,風險集中在單一團隊;去中心化過度,又缺乏協調者處理緊急事務。 Kadena 警惕世人專案不能只看白皮書與創辦人履歷,實際上鏈上活躍地址、開發者貢獻與治理參與度也是住點,隨著時代變革,小型PoW鏈在融資與經營將面臨更多壓力,多半市場早已轉向PoS。 Kadena 從明星到落幕只花了九年時間,代幣價格仍在鏈上閃爍,但背後故事已成空城,未來這條失去核心團隊的鏈要如何開源給社群,讓他們有持續發展空間,或者就直接走向死亡歸零,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 相關報導 比特幣礦商「估值邏輯轉變」:為 AI 供電收益遠大於挖比特幣 比特幣退休時代到來,為何上億人將抱著BTC安享後生? 評論》注意力套利:迷因幣是加密市場最誠實的敘事 〈Kadena團隊宣布解散「KDA暴跌60%」,華爾街打造的合規PoW為何走向終點?〉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KDA-63.26%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