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ntir 技術長狠批黃仁勳:別幫中國辯護,外企終將被反噬

AI 軟體供應商 Palantir 技術長 Shyam Sankar 於 10/17 直言美中貿易戰早已開打,並暗批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對中國的友好立場,認為若美國不正視對中國的依賴,遲早會被自己的貿易與科技政策反噬。

批評黃仁勳中國觀,暗諷別再當有用的白痴

Sankar 指出,美國必須先承認依賴中國就是一個問題,這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他提到,黃仁勳近期在公開場合說:

「被稱為中國鷹派不是榮耀,而是恥辱的徽章。」

並主張美中不一定要你死我活,也可以是共存的關係。對此,Sankar 直接反駁,表示繼續否認現實的人,不過是在幫自己的敵人說話。他表明:

「我們可以繼續當那些批評『中國鷹派』的有用白癡,或者我們可以面對現實,美中現在就是在打一場經濟戰,每筆投資與採購都在決定哪一個體系能存活。」

雖然他沒有直接點名黃仁勳,但從內文來看,明顯是在回應黃仁勳的言論。

(註:美國某些知名人士以反中、強硬對抗中國為榮,黃仁勳覺得這樣的「鷹派」標籤反而代表狹隘、封閉,甚至可能傷害美國自身的經濟與科技發展。)

黃仁勳要讓中國用美國晶片,Sankar:中國將反噬外國企業

黃仁勳長期反對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他認為這樣的政策會適得其反,讓中國企業 (華為) 有機會自己制定全球標準。他主張,應讓中國能繼續使用美國的 AI 晶片,這樣美國技術才有機會成為全球 AI 的基礎。

不過事實上,在出口管制與貿易戰升溫後,輝達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從曾經的 95%,掉到幾乎歸零。Sankar 的立場則完全相反,他認為中國只是暫時利用外國企業幫助自身成長,等到本地競爭力成熟後,就會反過來排擠外國企業。

矛頭不只指向中國,美國企業也該負責

Sankar 表示,美國自家企業在中國的崛起中扮演關鍵角色,從 Apple、Tesla、Intel、GM、寶僑 (P&G) 到可口可樂,這些巨頭在中國投入大量資金、技術與人力,讓中國在製造業與供應鏈上成為全球第一。

他指出,許多企業留在中國,並非因為人力成本低,而是因為中國是唯一擁有完整供應鏈、能即時生產尖端產品的地方,這讓美國業者想離開也沒辦法。

重建美國工業基礎前,別因利益忽視風險

Sankar 認為,美國不必與中國完全脫鉤,但應該主動重建自己的工業製造能力,開發替代市場與供應鏈,讓自己不再受制於中國。他強調這條路會很長、也很痛苦,但只有這樣,美國才能在中國的全球野心面前維持主權。

他引用作家辛克萊 (Upton Sinclair) 的一句名言:

「要讓一個人理解某件事是很困難的,尤其當他的薪水取決於他不要理解這件事時。」

暗示許多企業高層明知風險,卻因利益選擇忽視。

勞動文化差異,拖慢製造鏈回流計畫

筆者認為,由於美國工會與亞洲吃苦耐勞的文化差異,恐讓川普政府把製造鏈 (晶片、汽車) 拉回美國的目標受阻。由於美國勞工薪資高、工會談判冗長,又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與台積電 (TSMC)、三星 (Samsung) 等高稼動率的 24 小時輪班文化不同。

又外加美國本土技術工人不足、上下游供應鏈密度不及亞洲,即使提出誘人條件來吸引美企回流,也難在短期內建立完整產業鏈。

這篇文章 Palantir 技術長狠批黃仁勳:別幫中國辯護,外企終將被反噬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GMWAGMI1.71%
TRUMP0.16%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