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爲全國80萬公民賦予“區塊鏈身分”​?在以太坊推出“國家數字身份系統”!

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麓,一個以“國民幸福總值”聞名於世的神祕國度——不丹,正悄然掀起一場數字治理的革命。近日,不丹政府正式宣布,已啓動將其“國家數字身份(NDI)”系統遷移至以太坊主網的宏大工程。這一歷史性舉措不僅使不丹成爲全球首個在公共區塊鏈上部署國家級身分認證體系的國家,也爲全球數字主權和去中心化公共基礎設施的未來描繪了嶄新的藍圖。

首例國家身分系統錨定以太坊

2025年10月14日,在不丹首都廷布舉行的一場備受矚目的啓動儀式上,這項裏程碑式的合作被正式公之於衆。出席儀式的陣容堪稱豪華,不僅包括不丹首相策林·托傑(Lyonchen Tshering Tobgay)和王儲吉格梅·納姆耶爾·旺楚克(Jigme Namgyel Wangchuck)——他本人也是不丹的首位“數字公民”,更吸引了以太坊生態的核心人物親臨見證,包括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和以太坊基金會總裁宮口禮(Aya Miyaguchi)。

宮口禮在社交媒體上激動地表示:“這不僅是不丹的一項國家成就,更是全球邁向一個更開放、更安全的長期數字未來的重要一步。這項整合是全球首例國家身分上鏈計劃,象徵着政府正式採納以太坊作爲其長期的公共基礎設施。”

不丹首相托傑也強調,此舉旨在利用以太坊全球分布式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以增強國家關鍵系統的安全性、透明度和可用性。他指出,這一裏程碑凸顯了不丹致力於創建一個可互操作、用戶自主擁有的身分系統,這既能將不丹與全球生態系統連接起來,也符合國王對於建設一個安全、包容和數字化賦能社會的願景。

不丹的“國家數字身份系統”並非簡單的將公民信息復制到區塊鏈上,其核心是採用了“自主主權身分(Self-Sovereign Identity, SSI)”的先進理念。這意味着,公民將對自己身分數據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可以安全地存儲、管理並有選擇地分享自己的數字憑證,用於訪問各類政府平台、線上服務,而無需像傳統模式那樣,將所有個人信息暴露給中心化數據庫。

該系統巧妙地結合了鏈上與鏈下技術。敏感的個人數據將保留在鏈下,由公民自己掌控。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記錄的則是這些數據的加密哈希值和可驗證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s)。當需要驗證身分時,例如證明年齡、國籍或居住地,公民可以通過零知識證明(ZKP)等前沿密碼學技術,向驗證方證明自己符合某項條件(如“我已年滿18歲”),而無需透露具體的出生日期等隱私信息。

這種設計在實現去中心化、可審計性和彈性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個人隱私,完美契合了不丹在國家治理中尋求創新與主權平衡的“數字杜克域(Digital Drukyul)”宏偉願景。

從私有鏈到公有鏈

不丹的區塊鏈身分探索之路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演進。

最初,該系統構建在企業級私有鏈解決方案 Hyperledger Indy 之上。隨後,爲了增強隱私和可擴展性,不丹在2024年8月將系統遷移至以太坊的擴容方案 Polygon 網路。而如今,最終決定將系統錨定於以太坊主網,標志着不丹從許可式或半開放的基礎設施,邁向了一個完全開放、全球化的公共網路。

不丹政府數字科技局祕書長吉格梅·丹增(Jigme Tenzing)解釋道:“我們一直以來使用 Polygon 構建數字身份系統,如今轉向以太坊,將進一步強化數字身份的安全性。” 這一轉變反映了不丹對以太坊作爲全球最安全、最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平台的高度信任,視其爲能夠保障國家級應用長期穩定運行的“數字基石”。

根據官方規劃,目前系統整合已經完成,所有約80萬公民的身分憑證數據預計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完成全部遷移。

不過,盡管不丹的舉措被譽爲數字治理的典範,但也有觀察者指出了其潛在的風險。將國家身分系統直接置於公共區塊鏈之上,被形容爲一柄“雙刃劍”。

去中心化網路“Alien”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基裏爾·艾弗裏(Kirill Avery)向媒體表示:“透明度對於可審計性是好事,但對於隱私而言並非如此。一旦憑證上鏈,它們將永久存在,如果處理不慎,這種永久性很快就會變成一種監控。” 他認爲,真正的自主主權身分需要在可驗證性與不可追蹤性之間取得更艱難的平衡,它不能存在於任何單一實體(包括國家)可以單方面監控的基礎設施之上。

不丹的實踐,無疑將推動其他國家政府超越傳統的中心化控制思維,轉向思考互操作性和用戶賦權。然而,如何在這種高度透明的架構下,通過技術和法規設計,確保公民隱私權不被侵蝕,將是這個喜馬拉雅王國乃至全球所有探索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核心挑戰。

全方位的Web3布局

此次的國家數字身份上鏈,僅僅是不丹擁抱區塊鏈和加密技術宏大戰略的一部分。近年來,這個國家已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其成爲“加密友好型”國家的雄心。 比特幣挖礦與國家儲備:不丹利用其豐富的、可持續的水力發電資源進行比特幣挖礦,並已成爲全球重要的比特幣持有國之一。盡管各數據源統計略有差異,但據估計,不丹政府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在6,000至11,000枚之間,價值數億至十幾億美元,使其在全球國家比特幣持有量排名中位居前列。加密經濟特區:其規劃中的“格勒普正念城(Gelephu Mindfulness City)”特別行政區,已提出將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和幣安幣(BNB)等加密資產納入其戰略儲備,以支持更廣泛的數字金融戰略。加密旅遊支付:不丹旅遊委員會已與幣安支付(Binance Pay)合作,將加密支付整合到其旅遊生態系統中,允許國際遊客使用數字資產支付酒店、預訂和本地服務,旨在推動旅遊基礎設施現代化。高層互動:不丹官員曾與前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會面,外界普遍猜測,不丹未來可能在主權穩定幣、Web3公共服務整合等領域推進更多加密應用。

總的來說,在全球範圍內,巴西、越南等國也在進行自主主權身分的試點項目,但不丹的全國性、全方位實施,無疑使其走在了所有國家的前面。

通過將國家數字身份系統建立在以太坊這一全球公共產品之上,不丹不僅在爲本國約80萬公民構建一個更安全、更自主的數字未來,更是在進行一場關乎國家數字主權、公共服務和公民權利的深刻實驗。這個喜馬拉雅山下的幸福國度,正以其遠見卓識和果敢行動,爲全世界提供一個值得深思和借鑑的未來治理藍圖。

ETH-0.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