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機到可持續性:新加坡黑客季小組討論分享投資者如何駕馭Web3市場演變

簡要

在Hack Seasons大會上,Web3和加密貨幣風險投資者討論了機構對穩定幣、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DePINs)和人工智能與區塊鏈集成的興趣如何重塑投資策略。

從投機到可持續性:新加坡黑客季節小組分享投資者如何應對Web3市場演變

在最近於新加坡舉行的黑客季會議上,專注於Web3和數字資產投資的主要風險投資公司的關鍵代表聚集在一起,討論塑造加密貨幣市場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戰略。會議由Arcadia的主席兼董事會主席Mickey Hardy主持,來自Dragonfly的普通合夥人Rob Hadick、Maelstrom的管理合夥人兼聯合創始人Akshat Vaidya,以及Spartan的聯合創始人Kevin Koh分享了他們的見解。

討論開始時,專家小組指出當前市場週期與之前的週期有顯著不同,這促使投資者重新定義他們在未來三到五年內資本部署的關鍵投資論點。

與會者觀察到,當前行業正經歷一些人所稱的“穩定幣夏季”,這一現象以對穩定幣和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日益增長的機構興趣爲標志。幾位參與者分享說,他們過去一年中近60%的投資集中在這個領域,涵蓋了DeFi原生和加密原生的穩定幣項目以及將穩定幣整合到其基礎設施中的支付平台。他們強調,這一趨勢代表了傳統企業運營方式的根本轉變,因爲區塊鏈技術繼續以數字原生和高效的方式增強資金流動。

短期內,專家們一致認爲,加密行業的“華爾街化”仍然是一個主導敘事,涵蓋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穩定幣和金融基礎設施的發展。然而,展望未來——在十年的時間範圍內——許多人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DePIN)。他們描述DePIN爲加密演變的下一個主要階段,具有影響幾乎每個行業並根本改變全球經濟結構的潛力。

雖然穩定幣仍然是核心關注領域,但討論也強調了加密貨幣與人工智能之間日益增長的交集。盡管去年下半年看到的人工智能活動激增已經有所減緩,專家們指出,仍有大量資金流入該領域。他們預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之間的重疊——特別是在自主人工智能代理的開發方面——將成爲創新和投資日益突出的領域。

從創始人到框架:加密投資者如何在變化的市場中評估長期價值

小組繼續探討投資者如何區分短期趨勢與長期可持續成功,以及用於評估創始人和項目的關鍵指標和原則。

發言者指出,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項目的階段。在早期階段,主要關注的是創始人和目標市場。產品或技術的具體細節往往不那麼重要,因爲早期項目可以快速轉變。投資者評估是否存在明確的產品市場適配,目標市場是否準備好被顛覆,以及一旦顛覆發生,是否有潛力顯著增長。在這個階段,評估創始人的特質——例如願景、適應能力和對市場的理解——往往比具體指標更爲重要。然而,在後期階段,數據驅動的分析變得更加關鍵。投資者開始密切關注總鎖定價值(TVL)、獨立用戶和留存率等指標,特別是對於面向消費者的應用程序。隊列分析和用戶行爲隨時間的變化成爲評估長期可行性的基本工具,盡管這些指標在種子階段通常不相關。

與會者一致認爲,大多數風險投資公司依賴於類似的框架——創始人質量、市場潛力和執行能力。然而,他們觀察到Web2和Web3投資動態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在傳統科技中,投資者通常追求成功平台的下一個迭代,問“下一個Instagram是什麼?”或“下一個Snapchat是什麼?”在加密貨幣領域,尤其是DeFi,成功往往是累積的,而不是競爭的。與現有參與者合作的項目,往往表現更好,獲得更強的網路效應。

創始人的素質仍然是討論的主導因素,特別是創始人的願景清晰度、在必要時的靈活性以及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小組成員還強調了生態系統動態的重要性。由於大多數投資者對鏈是不可知的,他們更傾向於能夠在多個生態系統中導航並識別正確產品市場契合點的創始人,而不是僅僅局限於一個用戶基礎有限的網路。

隨後討論轉向了風險投資領域本身是如何演變的。在過去幾年,盛行的“守門人”模式意味着成功往往依賴於基金對獨家交易分配的獲取,而不是其進行深入盡職調查的能力。這一局面已經向更加平等的競爭環境轉變,風險投資公司現在必須與散戶投資者和活躍的平台用戶競爭。因此,作爲專注於加密貨幣的風險投資公司成功的挑戰變得更大,因爲僅僅依靠資本不再能保證獲得訪問權或回報。行業的下一個階段預計將超越投機性的“泵經濟學”,而是專注於爲用戶創造真實的價值和可持續的代幣經濟,以獎勵散戶和機構參與者。

小組成員強調了這一周期內的一些成功案例,例如Hyperliquid和Pump.fun,作爲這一轉變如何展開的示例。這些項目通過開放的、以社區爲導向的流程推出了代幣,而不是傳統的風險投資支持結構。盡管它們的完全稀釋估值很高,但強大的用戶基礎和收入生成創造了有機需求,使投資者和用戶處於更平等的地位。

雖然這樣的例子仍然相對少見,但它們展示了有效執行和真正實用性如何驅動在不斷發展的加密貨幣領域取得成功。討論以對投資者目前面臨的戰略選擇的思考結束——是通過傳統風險投資結構、流動資金,還是兩者的結合來部署資本,以適應這個日益競爭激烈和去中心化的投資環境。

市場成熟與監管交叉路口:加密貨幣中間段如何塑造下一波創始人

小組注意到,市場的復雜性正在穩步增加,一些強有力的參與者正在構建真實的產品,創造收入,並擴大用戶基礎。然而,在審視更廣泛的市場環境時,許多項目仍然缺乏明確的方向或質量,但它們的代幣表現依然良好。小組觀察到,這種動態反映了市場的分化:雖然行業的一部分正在成熟——受到機構參與、穩定幣和支付解決方案的推動——另一部分仍然被投機活動主導。因此,市場的“中間”細分似乎正在逐漸空心化,留下了在基本面強勁的項目和主要依靠炒作維持的項目之間的鴻溝。

參與者一致認爲,資本輪換加劇了這種兩極化,因爲並非每個項目都能平等受益於市場週期。在一個競爭日益激烈、關注稀缺的環境中,缺乏明確產品市場適應性的項目在維持增長方面面臨挑戰。

隨後,討論轉向了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之間日益增長的交集。盡管監管進展爲機構參與打開了大門,討論小組成員承認這兩個領域之間的基本不一致仍然存在。有些人認爲監管對建立信任和促進更廣泛的參與至關重要,而另一些人則認爲,推動傳統金融機構的激勵與加密貨幣的原始精神相悖。他們指出,透明性與隱私之間的平衡隨着監管機構和行業參與者努力定義中間立場而不斷演變。

演講者還強調,監管明確性是大型金融機構有意義參與的前提。在全球領先城市,政府正在積極制定框架以支持該行業的增長。在更清晰的指導方針下,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公司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擴大流動性和合法性,而這一領域仍然相對較小。

討論以對在這個新時代定義成功創始人的特徵的反思結束。小組強調,創始人主導的營銷和強大的個人敘事可能越來越成爲項目成功的關鍵催化劑,幫助建立信任、吸引社區,並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將可信團隊與噪音區分開。

IN92.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