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宣布“開放網路”計劃:尋求以太坊L2 Linea合作,應對穩定幣衝擊與Ripple競爭

全球銀行間金融信息傳輸網路 SWIFT 正在積極探索即時跨境支付和“無隱藏費用”的現代化方案,以應對穩定幣帶來的激烈競爭。據報道,SWIFT 正通過與 ConsenSys 構建的以太坊 L2 網路 Linea 接洽,試驗將其核心消息系統遷移至鏈上,以實現更快、更廉價的清算。SWIFT 的目標是解決其網路中 80% 的延遲都發生在“最後一英裏”的問題。此舉標志着傳統金融巨頭對區塊鏈技術的重大適應,但同時也使長期以 SWIFT 顛覆者自居的 Ripple (XRP) 面臨新的競爭挑戰。

SWIFT 的現代化目標:即時支付與“最後一英裏”

SWIFT 負責全球 11,000 多家合作銀行的金融消息傳輸,但其系統因合規性和“最後一英裏”問題而變得復雜且效率低下,導致零售匯款在某些通道可能耗時數天且成本高昂。

· 計劃內容: SWIFT 正在試行一個全新的“開放網路”,目標是實現快速、即時的跨境支付,並承諾“無隱藏費用”,如果可能,還將實現即時國內清算。

· 解決痛點: SWIFT 發現其網路中約 80% 的延誤都發生在“最後一英裏”。首席商務官 Thierry Chilosi 表示,這一舉措將“提升客戶體驗”,並重申 SWIFT 致力於成爲一個“開放網路”。

· 行業壓力: 這一轉型是在穩定幣已成爲跨境結算首選的背景下展開的,許多支付聚合商報告了通過穩定幣實現的大規模增長。包括 MoneyGram 在內的老牌支付公司也已加入支持穩定幣的行列,迫使 SWIFT 密切關注這一轉變。

區塊鏈方案:探索以太坊 L2 Linea

爲了實現即時、低成本的跨境支付目標,SWIFT 正在探索區塊鏈解決方案,特別是將其消息系統遷移至鏈上。

· 潛在合作: 根據媒體 The Big Whale 的報道,SWIFT 正在探索將其消息系統遷移到 Linea (LINEA)上,這是一個由 Consensys 構建的以太坊 (ETH) Layer (L2) 網路,以尋求更快的鏈上消息傳輸。

· 技術轉型: 參與該項目的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該項目將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實現,但它預示着國際銀行間支付行業將迎來重要的技術轉型。” SWIFT 正在尋求利用 L2 網路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來解決其系統的核心延遲問題。

· 對 ETH 的潛在影響: 如果該網路(很可能是通過 Linea 探索)被採用,這將間接利好 以太坊 生態系統,因爲 Linea 依賴於 ETH 主網的安全。

SWIFT 與 Ripple 的競爭格局

SWIFT 的積極轉型,給其長期的顛覆者 Ripple (XRP) 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

· Ripple 的優勢與野心: 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 最近表示,他們有能力在 2030 年前處理 SWIFT 14% 的交易量。XRP Ledger 的平均處理速度爲 1,500 TPS(每秒事務處理量),是 SWIFT 目前平均每天處理 4,000 多萬條消息(約 450 TPS)的三倍多,且能夠進行鏈上支付。

· SWIFT 的核心優勢: 然而,SWIFT 擁有無可匹敵的網路效應,覆蓋全球 200 多個國家的 11,000 多家合作銀行。Ripple 尚未達到如此的全球覆蓋範圍。

· 競爭升級: SWIFT 通過與 Linea 的合作探索,表明它願意採用其競爭對手所依賴的區塊鏈技術來彌補自身的速度和成本劣勢。這使得 SWIFT 與 Ripple 的競爭從傳統的中心化系統 vs 區塊鏈顛覆者,演變爲傳統巨頭採用區塊鏈 vs 原生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對決。

結語

SWIFT 探索將消息系統遷移至以太坊 L2 Linea 的舉措,是傳統金融基礎設施在穩定幣和區塊鏈衝擊下進行的一次深刻自我革新。通過解決“最後一英裏”的效率問題,SWIFT 有望將其龐大的網路效應與 L2 的速度和成本優勢結合起來。這無疑會使 Ripple 等專注於跨境支付的區塊鏈項目面臨更激烈的競爭。未來跨境支付的主導者,將取決於誰能最有效地結合全球覆蓋範圍、監管合規性和尖端技術,爲金融機構提供最可靠、最便捷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本文爲新聞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

ETH0.54%
LINEA-3.4%
XRP0.7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