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億萬交易天才到口袋僅剩 27 美元:海龜交易法則作者的殞落

1980 年代,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實驗」震驚全球,證明普通人也能透過系統化交易成為市場贏家。《海龜交易法則》作者柯蒂斯·費思(Curtis Faith)是這場實驗中最耀眼的明星——19 歲入選,為團隊賺取超過 3,000 萬美元,被譽為「最成功的海龜」。然而數十年後,他卻從千萬富翁淪落為無家可歸者,口袋裡只剩 27 美元。這是一段從金融神壇墜入社會邊緣的真實故事。

海龜交易的傳奇起點

1983 年,傳奇交易員理查·丹尼斯(Richard Dennis)與數學家威廉·艾克哈特(William Eckhardt)為了驗證「交易員是天生還是後天培養」展開豪賭。丹尼斯在《華爾街日報》刊登招募廣告,最終選出十幾位幾乎沒有交易經驗的學員,帶到芝加哥進行兩週速成訓練。

核心系統是嚴格的機械化趨勢追蹤:用「N 值」標準化風險,嚴守進出場與停損規則,徹底排除情緒干擾。結果,這批「海龜」在短短幾年內為丹尼斯賺取超過 1.75 億美元,年化報酬率高達 80%。

最年輕、最耀眼的「海龜」

年僅 19 歲的柯蒂斯·費思是最年輕的學員,也是媒體眼中最成功的一位。他在實驗期間創造了超過 3,000 萬美元的利潤,成為系統交易的活招牌。

實驗結束後,他將經歷寫成《海龜交易法則》(Way of the Turtle),將原本封閉的交易系統公諸於世,成為無數交易者的啟蒙讀物。書中強調紀律、耐心與風險控制,告訴讀者「成功不在於預測市場,而在於堅定執行正期望值的系統」。

然而,這些理念在他自己的人生中,卻逐漸被拋諸腦後。

從千萬富翁到事業崩塌

離開海龜計畫後,費思的創業之路屢屢受挫。2003 年,他創立商品基金管理公司「加速資本」(Acceleration Capital),卻因員工盜用資金與自身缺席管理陷入混亂。2007 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以代理人欺詐為由吊銷其註冊資格,徹底終結了他的合規資產管理人生涯。

事業崩潰後,財務狀況急轉直下。到 2012 年,他在採訪中坦言「一無所有」,口袋裡只剩 27 美元。

法律糾紛與社會邊緣化

隨後十年間,費思的名字頻繁出現在美國各州的法庭紀錄中:損壞財物、持有管制藥物、盜竊、入室行竊、擾亂秩序……他的最後登記住址是一家波士頓遊民收容所。

2022 年,他因在飯店拒絕離開並與員工衝突被捕,數週後又在雜貨店砸毀商品並謊報火警,再次被警方拘留。警方報告形容他為「無家可歸的男子」,與 1980 年代那位年輕天才的形象判若兩人。

從系統勝利到人性悲劇

海龜實驗證明了交易員可以被「製造」,但費思的人生揭示了另一面:即使擁有完美的交易系統,若失去紀律與自我約束,人性弱點依然能摧毀一切。

他的姓氏 Faith(信念),成了最諷刺的註腳——失去信念,也就失去了支撐他站在市場巔峰的根基。

结語

柯蒂斯·費思的故事,是金融史上一則殘酷的寓言:紀律與系統能帶你登頂,但真正決定你能否長久立足的,是面對誘惑與挫折時的自我管理。市場可以造就一個億萬富翁,也能在瞬間將他推入街頭。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