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富不過三代?Tron 創辦人 9 年前揭露殘酷真相:不是錢的問題

「中國人為什麼富不起來?就算富了,也富不過三代?」——這個困擾無數企業家與經濟學者的問題,Tron 創辦人在 9 年前的一場講座中,給出了令人不安卻極具穿透力的答案。這位創業者認為,問題的根源並非單純的經濟或商業能力,而是深植於文化、制度與社會價值觀中的結構性缺陷。

從「性與權力」到「金錢與自由」的時代轉型

這位創辦人指出,中國社會正經歷一場深刻的邏輯轉換:從以家庭、血緣、權力為核心的傳統結構,向以個人、能力、網路為槓桿的現代結構過渡。

他引用王爾德的名言:「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並將其延伸為新時代的版本:「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money, except money; money is about freedom」。

在舊時代,資源分配與社會地位往往取決於出身與血緣;而在新時代,金錢成為衡量能力與自由的核心標準。這種轉變意味著,能否適應「以個人為單位」的經濟與社會結構,將決定未來二三十年的財富走向。

為何中國富不過三代?

與歐美、日本動輒延續十數代甚至上千年的家族企業相比,中國的富豪家族往往難以跨過第三代。

Tron 創辦人認為,核心原因在於社會整體對財富與財產權缺乏神聖感與制度性保護。

在中國,財富常被視為「原罪」,富人需要為「為什麼有錢」辯解,而不是被鼓勵去保護與傳承財富。這種價值觀導致財富在政治動盪、社會洗牌中一次次被清零,甚至連性命都難保。

他直言:「在這片土地上,一旦你富起來,能保三代好死已屬幸運。」

文化與制度的深層根源

邊界感缺失:許多人分不清個人與家庭的財產邊界,甚至在至親之間也習慣於「理所當然地佔有」。這種邏輯延伸到社會層面,就演變為對陌生人財產權的漠視。

人權與財產權保護不足:在西方,財產權與生命權同等神聖;在中國,對財產權的侵犯往往被淡化,甚至被道德化包裝。

道德綁架與價值錯位:社會輿論容易將無關痛癢的小節拔高為道德審判,而對真正的財產侵害與契約違反卻缺乏足夠譴責。

缺乏信託文化:西方的信託制度保障財富跨世代傳承,而在中國,「信託」更多被當作理財產品,缺乏真正的法律與文化基礎。

國際對比與啟示

在歐美,財富被視為勤奮與價值創造的回報,保護財產權是社會共識;在中國,財富卻常被視為需要「懺悔」的結果。

Tron 創辦人認為,若不改變這種價值觀,中國將難以形成穩定的財富傳承環境。真正的突破,必須從尊重個人權利、建立清晰邊界、強化財產權保護開始。

他強調:「當一個社會能讓窮人靠奮鬥致富,並讓富人安心傳承財富,這個國家才算真正走向富強。」

结語

「富不過三代」在中國並非宿命,而是文化與制度選擇的結果。當社會從根本上承認並保護個人財產權,將財富視為價值創造的象徵而非原罪,中國才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百年家族與長盛企業。對於每一位渴望財富自由的人而言,理解並適應這場從「性與權力」到「金錢與自由」的轉型,或許才是打破宿命的第一步。

TRX0.86%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