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PTB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TB、CandyDrop 第77期或 Launchpool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5,000 PTB 獎勵!
CandyDrop 第77期:CandyDrop x PTB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22
PTB Launchpool 火熱進行中: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34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0日 12:00 – 9月14日24:00 UTC +8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PTB、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PTB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 一等獎(1名):2,000 PTB
🥈 二等獎(3名):800 PTB/人
🥉 三等獎(2名):300 PTB/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中國人為什麼富不過三代?9年前的孫宇晨給出了一個殘酷答案
孫宇晨 9 年前剖析中國人為何富不過三代,從財富本質、時代變遷,以及個人定位的深度思考,揭示了背後殘酷的制度與文化根源。 (前情提要:中國法院判「境外挖礦」商業合約無效!擾亂金融秩序與公共利益 ) (背景補充:中國「穩定幣封殺令」要人民不准討論:掐死美元幽靈,悄悄在港打造人民幣方舟 ) 繼上一篇《孫宇晨 9 年前講課刷屏網際網路:為什麼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對孫宇晨的「三不主義」的深度解讀後,我們發現這套人生選擇背後,實際上著一個更宏大的金錢財富思考體系:他對財富本質、時代變遷,以及個人在歷史洪流中定位的深度思考。 「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只是表象,真正值得探討的是:孫宇晨究竟是如何理解財富的?他對中國社會的財富創造與傳承困境有怎樣的洞察?中國人為什麼富不起來,富了也富不過三代?背後的制度與文化根源是什麼?在他看來,我們正在經歷一個怎樣的時代轉型?為什麼 9 年前就認同川普當選總統? 這些問題的答案,同樣藏在孫宇晨 9 年前的音頻課程《財富自由革命之路》裡,在那個他剛從北大畢業、在美國求學歸來,正準備大幹一場的人生節點上,孫宇晨的思考解釋了他個人的財富觀念。而這些年裡,孫宇晨又真的在實踐中驗證了自己的判斷。 為便於閱讀,律動 BlockBeats 繼續在原始音頻基礎上做最小幅度的潤色與重新編排。完整呈現孫宇晨的財富價值觀體系。 1、問:為什麼你說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我們正在經歷從什麼樣的社會向什麼樣的社會轉變? 孫宇晨:以前李敖寫過一本書,專門批判國民黨所謂的「權力結構分配」:他稱之為「生殖器串聯」。話雖然不好聽,但確實戳中要害:誰離蔣介石的生殖器越近,誰的權力就越大。為什麼宋子文能當外交部長、當中國銀行行長、當財政部長?不就是因為蔣介石娶了他的姐姐嗎?道理很直白。放大到更廣的層面,五十年前中國許多地方的權力分配,往往依賴這權力結構邏輯:從治理一個國家,到管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家族,政治世家層出不窮。本質上,這與「以家庭為單位的工業社會」。 這裡引一段我很喜歡的句子,來自王爾德(《紙牌屋》裡安德伍德也說過):「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傳統社會裡,世界上幾乎所有事都圍繞「性與繁殖」展開;只有「性本身/繁殖本身」不是關於性,而是關於權力。 為什麼說「萬事萬物都是關於性與繁殖」?因為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本質就是圍繞繁衍與家庭利益的資源安排。每個人的人生路徑:到了適婚年齡要結婚,結了婚要生孩子,生了孩子要為孩子配置教育、房產、遺產,這些幾乎都圍繞「性與繁殖」的邏輯旋轉。你回看自己做的每一步、賺的每一筆錢、做的每一個選擇,是否都在為這件事服務? 國家層面也類似。封建社會兩三千年,權力分配並不基於能力,而是基於嫡長子繼承制——誰的姓、誰的出身,決定了誰來掌權。資源分配、權力分配,本質上是「性—血緣—權力」的鏈條。就連家族,也是如此。前段時間我回山東老家翻族譜,女子沒有家族繼承權,甚至不能進族譜——這就是「sex is about power」的直觀體現:姓與權力高度綁定。我們決定一個家族、一個階層由誰主宰,往往並不問「能力如何、貢獻幾何」,更多是看血緣、出身,這就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底層邏輯。 而今天,我們正處在從「家庭、性、權力」邏輯,向「個人、能力、網路」邏輯遷移的關口。也因此,我一再強調要有戰略感:在這場跨代際的轉型中,誰先理解、先行動、先把自己重構為「以個人為單位、以網路為槓桿」的生產者,誰就更有可能在未來二三十年的波動裡,少踩坑、多抓住機會。 我覺得就從按權分配變成按錢分配,本身是非常偉大。所以從我們回到「為什麼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個話題本身,我們基本上就是從一個從與性和權力主宰的社會,漸漸在向金錢和自由主宰的社會過渡。 所以我覺得如果任何一個人深刻的理解了這一章的想法的話,他就會得到一個二分法,凡是與性、權力相關的,都是落後的,都是應該被拋棄的,而與金錢和自由相關的都是應當被鼓勵的,都是進步的。如果懂得這一點之後,你去分析你生活中出現的點點滴滴、各式各樣的事情,我覺得你就已經能如虎添翼了,包括很多事情你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我相信你就會具有非常多的自己的想法。 2、問:這種轉變的本質特徵和特點是什麼? 孫宇晨:前面說的王爾德的話:「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sex is about power」已經把傳統社會的底層邏輯說得很清楚。 不過,隨著時代演進,這套東西已經在後退,雖然仍是當下社會的一種主流形態,但具體表現正在改變。比如,女性進不了族譜、不能工作的那一套已不復存在;權力分配也不再完全按「距離核心多近」來定,雖然類似現象還常見。是什麼力量在改變它?我借王爾德的句式,給新社會做個概括: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money,except money;money is about freedom」 翻譯過來是什麼呢?就叫做現在這個社會上所有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是關於金錢的,大家要注意,我們已經追從性和繁殖變成了金錢,除了金錢,金錢是關於自由的。首先大家可能很好理解叫做為什麼万事万物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關於金錢的呢。相信這個事情甚至我不用解釋,大家體會比我更深,但是這個理解你千萬不要理解,說不是就什麼都是為了錢嗎?沒有這麼簡單,你要注意它的替換,是替換掉了繁殖和性,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可能日後決定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的力量都開始從繁殖性變成了金錢。 我們覺得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萌芽了,比如說有的人結婚一輩子奮鬥,其實就是為了為人類多做貢獻,多賺點錢,不一定要結婚生小孩,這樣的人我相信大家已經開始發現了吧。其實大家不要以為不結婚這個事情的意義很小,它是非常大的,這基本上對是對人類社會以往結構的一個挑戰。你想想,如果一個人不結婚了,那他基本就放棄了以前以家庭為單位的工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