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Web3應用上架蘋果/谷歌應用商店?先過這幾關!

各位Web3App項目方注意:2025年Apple和Google 針對Web3應用的上架政策在“收緊”。 要點很直白—— Apple側:帶交易/投資屬性的功能只能在已持證的國家/地區開放,且此類App原則上應由金融機構主體提交。Google Play側:交易所/托管錢包按目標國家逐一核牌照;非托管錢包雖不在該專項政策範圍,但仍受地方法約束且可能被要求補件;歐盟市場進入倒計時,2026-07-01起僅承認MiCA體系下的CASP授權。別忽略流程細節:所有App都要做金融功能申報;凡涉及代幣化數字資產/NFT,需透明披露且不得“穩賺/高收益”敘事,審核隨時可能要求追加合規材料。 今天,本文將用實務視角講四件事:(1)Apple/Google 最新上架規則要點總結;(2)哪些場景必須持牌、何時可能被要求律師意見書;(3)不同Web3應用上架的合規打法;(4)我們可交付的“上架三件套”。 兩大商店的“紅線與黃線” 1.Apple(App Store Review Guidelines) 3.1.5加密貨幣條款:錢包:可做虛擬貨幣存儲,但必須由組織開發者提交;挖礦:設備端挖礦禁止;交易所:僅能在取得相應許可的國家/地區提供;ICO/期貨/類證券:必須來自銀行/券商/FCM或其他獲批金融機構,並遵法。3.2.1(viii):金融交易/投資/理財類 App,應由執行該服務的金融機構提交,且在上架地區具備必要許可。官方頁面最近一次更新時間爲 2025-06-09。 2.Google Play(政策與申報) “加密貨幣交易所與軟體錢包”政策:非托管錢包:不在本專項政策適用範圍(仍需守地方法);流程:在Play Console 的金融功能申報中聲明;若目標國家在名單內,系統會下發地區化表單,要求你填寫/上傳當地許可或註冊信息;不符合就移除該國投放;歐盟:自2026-07-01起,僅接受MiCA CASP授權;法國、德國在此之前有過渡安排。區塊鏈內容與 NFT:必須透明披露“代幣化數字資產”的存在與用途;不得鼓吹“賺錢”;NFT 抽獎/對賭等受限;谷歌可要求補交合規文件以證明你在目標地區符合法規。金融功能申報(Financial features declaration);所有上架應用都要完成該申報;若勾選了“加密錢包/交易所/NFT 等”,需按指引逐項披露並可能上傳牌照/佐證。 什麼時候一定要“牌照”?什麼時候可能被要“法律意見書”? (一)需要牌照的高確定性場景 從各自條文落地到實務經驗,以下情形基本等於“先看牌照再談上架”: 撮合/交易所/ATS、托管型錢包、法幣出入金/兌換、證券/衍生品/收益類功能。Apple明確要求僅在持證地區開放交易所功能;Google對“交易所/托管錢包”按國家/地區核驗許可,不符合需下線該國。如下是google的政策

(二)高概率被要求補件/意見書的灰區 是否“必須提交律師意見書”並非兩家條文的統一硬性要求。但在以下灰區裏,審核團隊經常會要求“補件”來證明你在某地區的合法性: 非托管錢包但疊加:法幣on-ramp、收益展示、經紀聚合、跨境廣告投放。NFT/代幣化內容觸發透明披露且涉及價值博弈。實務經驗:商店審核或合規模塊可能要求法律意見書/合規說明來佐證“不觸證/已持證/有豁免”,尤其面向敏感轄區與金融促銷場景。Google政策亦寫明可要求額外信息或文件。 在以上這樣的溝通場景裏,由律師出具的法律意見書(就“是否觸發許可/是否適用豁免/開放哪些地區”給出條件性結論)是被廣泛接受的材料形態。 不同產品形態的“上架打法” 1.非托管錢包 / 純鏈上工具 策略:強調“不托管資金/私鑰”的事實陳述;僅在合規清晰的國家/地區開放;在Play Console完成金融功能申報並區塊鏈透明披露;避免任何“收益/投資承諾”措辭。 2.托管/法幣出入金/經紀 策略:以具備牌照/註冊或明確豁免的地區首發,其他地區用地理圍欄與差異化版本漸進開區;準備牌照證明/註冊編號/合作機構資質與(必要時)法律意見書;對Apple,優先由持牌主體開發者帳號提交。 3.交易所/ATS/衍生品 策略:提前布局多轄區牌照路徑(如EU MiCA CASP、US FinCEN MSB + 州MTL/銀行牌照等),並在商店端做地區開關與功能差異化。歐盟注意 2026-07-01 起僅認 MiCA。 4.NFT/代幣化數字資產 策略:在Play Console勾選並披露代幣化數字資產;不得以“賺錢”敘事導流;若有不確定價值的抽卡/盲盒/對賭元素,基本不可過。 我們能爲你做什麼(“上架三件套”) 作爲深耕Web3行業的律師,我們能爲你的APP上架做什麼: 第一步是診斷。 我們會用一張“功能 × 法域 × 商店”的合規矩陣,把你的具體功能(是否托管、是否撮合、是否法幣/收益)與目標國家逐一對齊,得出“可上架/需持證/須圍欄/不建議”的四象限。 輸出包含:商店策略(上架地區與灰度節奏)、元數據與截圖的“合規版”文案、金融功能申報與區塊鏈披露的填寫草稿。這些材料既供審核閱讀,也方便內部產品/運營執行。 第二步是法律意見書。 對關鍵法域,我們按事實與假設(功能邊界、資金流、KYC/AML流程、開放地區)進行定性,回答三個實務問題:是否觸發許可、能否在商店分發、需要哪些披露與限制。結論採用“條件性合規”寫法(例如:僅在A 國/滿足B 流程/關閉C功能的前提下上架),並明確保留與適用範圍,避免被濫用或外延理解。審核溝通需要“支持性文件”時,法律意見書就是主材料之一。 第三步是合規文件包。 這是把合規落到運營的“工具箱”:ToS、Privacy(含跨境與數據駐留)、風險披露與禁止地區、KYC/AML&CFT 與制裁篩查SOP、客戶資產隔離與退款投訴機制、密鑰/托管與事故響應、廣告與金融促銷合規指引。 對Google,我們會同步準備好地區化表單所需的牌照/註冊編號與合作方資質;對 Apple,則校準提交主體與功能敘述,減少“主體不一致”與“功能描述不清”的反復。 結語 請把上架當成一場“合規工程”,而不是一次“撞運氣”。功能邊界不清、牌照與投放地區不匹配、材料證明不完整,都會直接卡在審核口。建議你現在就把四件事一次對齊——功能 → 牌照/註冊 → 商店申報 → 證明材料,先在“可合規上線”的國家首發,再按矩陣穩步擴區。 我們能做的是把這張地圖畫實:診斷與矩陣(能/不能/怎麼開)、律師意見書(結論+條件+披露)、文件包與上架輔導(把要求落到文案與後臺配置)。合規是持續動作,版本更新與擴區都要復核。若你的Web3應用上架遇到了問題,請隨時來找曼昆律師。

原創作者:邵嘉碘律師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