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

中級3/20/2024, 5:28:02 AM
Axelar是一家跨鏈互操作性項目,通過提出鏈間概念,爲Web3應用提供統一開發環境。其團隊具有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融資額達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知名機構。Axelar已與60個鏈相連,合作項目超過600個。代幣AXL具有共識、治理、發展和支付功能。Axelar的跨鏈方案採用“三位一體”架構,具有安全性和可拓展性。未來將推出Axelar虛擬機和開發工具,實現跨鏈智能合約部署。與競品相比,Axelar具有競爭優勢,但仍需注意風險。

轉發原文標題:《頭等倉研報: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

投資概要

Axelar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Axelar團隊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且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項目目前開發情況良好,代碼提交量和開發者數量都呈現出了明顯上升的趨勢。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Axelar以跨鏈技術爲基礎,並且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並且推出了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等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利用Axelar網路的優勢,將Axelar網路作爲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然後擴展至其他網路,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鏈間方案在未來擁有着非常不錯的潛力。

從項目發展來看,Axelar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數據方面,GMP跨鏈消息數量的增長,反映了跨鏈生態的成長與完善,同時活躍用戶數量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也顯示了Axelar生態的用戶粘性。除此之外Axelar生態版圖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與60個鏈相連,交互,合作以及集成的智能合約超過600個,其中不乏DeFi,公鏈,二層等賽道的龍頭項目。未來隨着生態相關項目的發展,Axelar也將取得一定的成績。

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AXL代幣主要作爲網路的應用代幣使用,發揮網路共識,治理,發展,支付等方面的職能。未來AXL代幣將會轉爲通貨緊縮,屆時將進一步推動網路的良性發展。

從賽道的角度來看,Axelar所處於的跨鏈互操作性賽道仍然在成長階段,未來隨着公鏈賽道以及DeFi賽道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賽道競爭當中,Axelar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鏈間的概念使其在可拓展性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如果可以依托這個概念,吸引足夠的項目來建立一個繁榮的生態,那麼Axelar將擁有在這個賽道當中很大的競爭優勢。

1. 基本概況

1.1 項目簡介

Axelar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以跨鏈技術爲基礎,在跨聯和多鏈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的概念,致力於爲所有的Web3應用提供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爲此,於2024年Axelar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VM),並且推出了多款開發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

1.2 基本信息[1]

2. 項目詳解

2.1 團隊

根據當前可以獲得的信息,Axelar的開發團隊Interop Labs位於加拿大,總人數估計在50人左右,在領英上目前有33名僱員:

Sergey Gorbunov—聯合創始人,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創辦了一家幫助企業進行數據加密的公司StealthMine,2018年,Gorbunov加入Algorand擔任首席密碼學家。2020年6月,Gorbunov參與創辦了Axelar。

Georgios Vlachos—聯合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Algorand,擔任數學研究負責人,2020年6月,Vlachos參與創辦了Axelar。

Christian Gorenflo—開發團隊負責人,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加入Axelar的開發團隊Interop Labs,擔任區塊鏈工程師,2023年7月升任開發團隊負責人。

Milap Sheth—工程團隊負責人,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加入了一家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公司ISARA從事軟件開發工作,2021年7月,Sheth加入Interop Labs,擔任工程團隊負責人。

Talal Ashraf—DevOps團隊負責人,多倫多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加入一家企業雲服務開發公司Symantec擔任全棧後端工程師,隨後於2019年,2020年相繼加入兩家軟件開發公司,Flywheel和Pixlee從事DevOps開發工作,2021年8月,Ashraf加入Interop Labs,擔任DevOps團隊負責人。

總的來看, Axelar項目的開發團隊成員均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創始人還曾經參加過Algorand公鏈的研究與開發,因此項目本身擁有不錯的開發能力。

2.2 資金

表2-1 Axelar融資情況[2]

截至2024年3月5日,Axelar共完成了5輪融資,根據已經披露的融資信息,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B輪融資時,項目總估值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但是最近一輪融資完成於2022年3月10日,距今已接近兩年,目前項目實際資金情況不明,但因其仍然能維持團隊規模,且仍在推進開發和運營計劃,因此估計項目本身資金仍然較爲充裕。

2.3 代碼

圖2-1 Axelar代碼提交情況[3]

圖2-2 Axelar代碼貢獻者情況

Axelar的原始碼在Github上開源。截至2024年3月4日,從上圖可以看出,Axelar代碼在持續更新,Commits提交數共計12,110次,開發者人數最多時在50人以上,目前開發者數量約在50人左右。Axelar的開發節奏沒有出現過明顯的峯谷,進入2023年以來,Axelar的代碼更新量和開發人員數量都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目前項目開發情況良好。

2.4 產品與技術

Axelar是一個用Cosmos SDK開發的以跨鏈爲主要核心業務的跨鏈互操作性項目。

2.4.1跨鏈層

圖2-3 Axelar技術堆棧[4]

在跨鏈方案上,Axelar選擇的是以網關爲點,驗證者爲線,Axelar網路爲面的“三位一體”的跨鏈層作爲跨鏈解決方案。其中:

網關主要負責通信和跨鏈執行功能。在跨鏈發起的源鏈上,網關負責發起相應的請求,而在跨連結收的目標鏈上,網關負責接收並執行相應的消息完成跨鏈操作。在EVM鏈上,網關以智能合約的形式存在,而在Cosmos和其他非EVM鏈上,網關以Dapp的形式存在,控制網關的多重籤名密鑰由所有驗證者共同持有,每個驗證者所持有的分享密鑰份額由其質押的AXL代幣數量來決定,只有當確認消息的驗證者提交的密鑰份額超過閾值時,密鑰才會生效。

用戶在各條鏈上發送的跨鏈消息,都會首先與網關進行交互,網關在收到消息後會在後臺生成一個事件,隨後由中繼器拾取這些事件,並且將這些事件提交到Axelar網路進行處理。

驗證者主要負責消息驗證與網路共識。當跨鏈事件被提交到Axelar網路以後,驗證者節點就會開始工作,通過查詢其在源鏈節點的RPC端口,檢查是否能夠觀察到被提交的事件,隨後再確認事件存在後,投票批準該事件爲合法。隨後驗證者會將這些事件打包成區塊,並且通過權益證明共識來確認這些區塊。

Axelar網路主要負責處理所有的跨鏈請求,並且支付相應的Gas費用。當區塊打包完畢,跨鏈請求的消息被授權之後,另一組中繼器會拾取這些消息,並定期將這些消息發送到目標鏈上的網關上。在這個過程中,Axelar需要使用目標鏈上的代幣來支付Gas費用。而爲了方便用戶的使用,使其不用準備目標鏈和Axelar上的代幣以支付Gas費用,Axelar創建並部署了一個名爲Gas Receiver的智能合約。Gas Receiver合約會估算源鏈,Axelar網路和目標鏈上所需要的總Gas費用,向用戶一次性收取源鏈上的原生代幣作爲Gas費用,隨後將這些原生代幣轉換爲AXL,目標鏈代幣和其他需要的代幣,代用戶完成Gas費支付。在這個過程當中,Gas Receiver一般會收取超過實際支付數量的代幣,並在交易完成後將多餘的Gas費用返還到用戶帳戶。

相比於常見的跨鏈橋,作爲跨鏈層的Axelar網路在很多方面有着更多的優勢。

1)首先是安全性方面,Axelar的安全性由多重籤名密鑰和網路共識層來保證。首先在傳輸跨鏈信息和執行跨鏈操作時,需要達到閾值數量的驗證者節點確認完消息的真實性並提交分享密鑰,網關才能發揮作用,且Axelar在網關層面還添加了速率限制的功能,在給定時間間隔內每類資產進行交易的數量將存在一個上限。其次所有的跨鏈事件被打包完畢後,需要通過委托權益證明(DPoS)共識機制確認,才能生成新的區塊。而且爲了降低由於AXL質押份額不同,導致投票權集中於少數利益相關者的風險,在共識層面Axelar還引入了“平方投票”機制,即當驗證者進行投票時,其獲得一個份額的投票權,需要質押一個單位的AXL代幣,但是如果其需要獲得兩個份額的投票權,則要質押二的平方,即四個單位的AXL代幣,以此類推,驗證者節點所擁有的代幣份額,需要開完平方以後才能獲得相應數量的投票權。在限制了高質押份額的驗證者節點以後,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有了更大的提升。以上,兩種機制的存在,保證了Axelar相較於常見的跨鏈橋擁有着更好的安全性。

2)其次是可拓展性方面,Axelar作爲一個公鏈,能夠執行智能合約。這意味着Axelar能夠更方便快捷且低成本地與其他的公鏈和Dapp進行集成,甚至在模塊化區塊鏈的概念當中充當他們的“跨鏈層”來幫助這些項目完成跨鏈的操作,同時也能有效地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例如Axelar發布的一個API,可以幫助集成的Dapp生產一個一次性存款地址,這些地址可以從集成的任何鏈上的任何錢包當中接收任意代幣的跨鏈資金,讓用戶在跨鏈的過程當中獲得不亞於中心化交易所的交互體驗。其次通過拓展通用消息傳遞(General Message Passing(GMP))功能,使得Axelar不光能夠實現資產跨鏈,還能夠支持復雜的跨鏈函數調用以及跨鏈狀態同步,這極大地提升了與Axelar合作的Dapp的可拓展性。

除此之外,在2023年,Axelar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進一步實現Axelar的全棧互操作性的理想。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

2.4.2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

AVM作爲一個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其意義不管是能夠部署智能合約,還在於其徹底改變了傳統Dapp實現跨鏈的邏輯。因爲對於Dapp的開發人員來講,在AVM上開發的應用程序就相當於先天擁有了跨鏈的功能,而無需後天再去與其他跨鏈項目集成,其跨鏈的功能則是由更底層的區塊鏈,也就是Axelar來實現的,這就是Axelar所提出的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用Axelar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一次構建,隨處可用”(Build once, run everywhere)。

具體來講,通過在AVM上開發Dapp,DeFi項目將能夠同時使用多個鏈上的流動性來進行交易或者借貸;穩定幣項目將能夠拓展應用空間,且讓用戶在多個鏈上獲得無縫的使用體驗;遊戲項目可以選擇在多個鏈上發行同一個資產或者代幣;NFT項目也可以集成到跨鏈遊戲當中,或者充分地享受更高的交易流動性;錢包項目可以登入任何一個區塊鏈,爲上面的用戶提供服務;DAO項目可以跨多個鏈進行治理和行動,並且更輕鬆地分配資產。

圖2-4 AVM架構[5]

爲了幫助開發人員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在AVM上部署自己的項目,Axelar推出了兩個可供開發人員使用以構建應用程序的工具: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

Interchain Amplifier是一個供開發人員連接和使用Axelar網路的工具,主要用於幫助開發人員無需許可且低成本地建立起與Axelar網路的連接。開發者僅需支付加入Axelar網路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Axelar與其他生態系統和網路之間的連結,來添加新的功能屬性來提升Dapp安全性和可拓展性,因此被稱爲Amplifier(放大器)。其用例包括可以輕鬆地將以太坊上開發的一些組件,例如ZK證明組件集成到Axelar網路的Dapp當中。

Interchain Maestro是一個供開發人員部署和管理多鏈Dapp的工具,開發人員通過以下簡單的流程就可以在多鏈上部署自己的合約:
1)指定想部署的合約,設置合約的關鍵參數以及希望涉及的鏈。
2)將參數和內容存儲在Axelar的智能合約上,並且把智能合約部署在相關的鏈上。
3)將這些合約擴展或者複製至其他鏈。
4)當需要升級Dapp時,開發人員僅需在Axelar上發起一筆交易升級自己的合約代碼,這些代碼的升級就會發送到其他連接的鏈上,而無需分別在其他鏈上進行智能合約的升級。

開發人員可以通過Interchain Maestro極大地提升Dapp部署的效率,並且降低Dapp部署的成本。其中Interchain Maestro當中的重要組件Interchain Token Service已經發布至主網,通過該功能,項目方可以輕鬆地發行和管理鏈間的代幣,並且在這個跨鏈部署的過程當中保留代幣的跨鏈可互換性以及一些自定義功能。

通過AVM的部署,可以真正實踐Axelar所提出的“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從而爲Axelar生態系統的發展奠定切實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相當於確立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這種方案在未來擁有不錯的潛力。

總結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Axelar團隊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且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項目目前開發情況良好,代碼提交量和開發者數量都呈現出了明顯上升的趨勢。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Axelar以跨鏈技術爲基礎,並且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並且推出了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等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利用Axelar網路的優勢,將Axelar網路作爲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然後擴展至其他網路,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鏈間方案在未來擁有着非常不錯的潛力。

3. 發展

3.1 歷史

表3-1 Axelar大事件

3.2 現狀

3.2.1運營數據

圖3-1 Axelar交易量[6]

圖3-1 Axelar活躍地址數

根據Axelar的區塊瀏覽器,截至2024年3月11日11時,Axelar上共產生了1,528,445筆交易,其中GMP(General Message Passing)交易962,300筆,佔比約62.96%,GMP交易主要用於在一個鏈上調用憑藉Axelar連接的其他鏈上的智能合約,其與普通跨鏈交易的區別在於,其指定的對象是智能合約,而普通跨鏈交易則僅是負責把一種資產從源鏈的帳戶轉移到目標鏈的帳戶上。因此2023年以後,GMP交易數量的快速上升,反映的是Axelar跨鏈生態的不斷完善和活躍。除此之外,自2023年以來,Axelar的活躍用戶數量也出現了明顯的增加,並且後續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這體現了Axelar擁有着不錯的用戶生態粘性。

3.2.2生態項目

作爲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Axelar的生態系統既包含與其相連接的其他鏈,還包括在其之上開發的Dapp。

圖3-2 Axelar跨鏈公鏈生態圖

Axelar上目前已經有60個與之相連的區塊鏈,並且這些區塊鏈可以按照用戶以及Dapp交互的活躍等級分爲3個等級。

T1等級的公鏈包括:Polygon,Osmosis,BNB Chain,Arbitrum,Avalanche,Ethereum,Fantom,Moonbeam,Celo,Terra Classic,Terra,Base,Optimism,Kujira。

T2級別的公鏈包括:Kava,Sei,Mantle,Linea,Neutron,Umee,Juno,Crescent,Secret-SNIP,Cosmos,FIL,Evmos,Scroll,Comdex,XPLA。

其中從Polygon發起的交易約有290,330筆,佔比約19.00%,從BNB Chain發起的交易約有189,880筆,佔比約12.42%,從Osmosis發起的交易約爲166,120筆,佔比約10.87%,從Arbitrum發起的交易約爲151,400筆,佔比約9.91%,從Avalanche發起的交易約爲135,840筆,佔比約8.89%,從Ethereum發起的交易約爲95,540筆,佔比約6.25%。可以看到Axelar跨鏈生態當中各公鏈的參與是相對分散的,不存在於特別依賴於某條公鏈的情況,整體的發展情況較爲健康。

在應用程序層面,截至2024年3月11日,在Axelar上部署或者準備部署的Dapp已經達到了635[7]個。

圖3-3 Axelar生態的部分項目[8]

目前已經部署的項目,包括錢包項目,例如MetaMask,Trust,Keplr;基礎設施項目,例如Biconomy;遊戲項目,例如Decentraland;DeFi項目,例如dYdX,Lido,PancakeSwap,SushiSwap,QuickSwap,KyberSwap。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Axelar集成或者合作的項目,包括Uniswap,Ripple,Immutable,Frax Finance,Vertex,Ondo Finance,Fantom,Band Protocol,Sommelier,FIL,Umee,Polygon,Sui,Circle等。

目前來看,Axelar生態相關的項目以DeFi和公鏈爲主,這與Axelar本身的跨鏈性質是分不開的,後續隨着DeFi生態和公鏈生態的繁榮,Axelar擁有不錯的發展潛力。

3.2.3社交媒體規模

表3-2 Axelar社交媒體數據

截止2024年3月11日,Axelar的社交媒體平台規模較大,粉絲數量較多,但互動較少。社區人數較多,但活躍程度一般,交流內容主要圍繞項目交互所遇到的問題。治理論壇活躍程度一般,交流內容主要圍繞後續項目技術升級以及發展方向。

3.3 未來

根據Axelar於2024年1月30日公布的路線圖,Axelar接下來的發展將圍繞AVM展開,具體來講將包括以下幾個分項:

1)讓AVM成爲開源工具的發展平台,進行各種Dapp的開發。
2)通過Interchain Amplifier來實現對任意鏈的無許可連結,將潛在的網路效應擴展到以太坊Layer2等數百個區塊鏈當中。
3)拓展Interchain Tokens的用例,在所有連接的鏈上擴展其在原生鏈上的可用性。
4)爲AXL代幣添加Gas燃燒機制,從而實現通貨緊縮來保護Axelar網路。
5)整合不同鏈上的共識機制,包括Solana,Stellar和基於Move的鏈,如Aptos和Sui。
6)改進Gas的定價機制,提高在Axelar網路上跨鏈Gas估算服務的準確性。

總結:

從項目發展來看,Axelar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數據方面,GMP跨鏈消息數量的增長,反映了跨鏈生態的成長與完善,同時活躍用戶數量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也顯示了Axelar生態的用戶粘性。除此之外Axelar生態版圖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與60個鏈相連,交互,合作以及集成的智能合約超過600個,其中不乏DeFi,公鏈,二層等賽道的龍頭項目。未來隨着生態相關項目的發展,Axelar也將取得一定的成績。

4. 經濟模型

4.1 供給

4.1.1AXL代幣分配[9]

AXL是Axelar的項目代幣,於2022年9月上線主網,初始供應量爲1,000,000,000枚,採用通貨膨脹的方式發行新的AXL代幣,截至2024年3月5日,AXL代幣的供應量爲1,137,455,595枚,總流通量587,380,415枚。

表4-1 AXL代幣初次發行大致分配情況[10]


圖4-1 AXL代幣初次分配圖


圖4-2 AXL代幣分配堆積圖

從代幣分配來看,在初次分配的10億枚AXL當中,團隊和融資佔比都在三成左右,社區和生態佔比爲四成,比例相對合理。截至2024年3月5日,距離代幣首次發行已經接近17個月,在首次發行的10億枚代幣當中已解鎖的代幣約爲4.52[11]億枚。

從代幣的增發方式來看,目前AXL代幣仍然是一種通貨膨脹代幣,其代幣通脹率的計算公式是,1%的基礎通脹率加上每個外部支持的區塊鏈(EVM鏈)提供0.3%的通脹率(2023年12月5日前爲0.75%),目前有20個外部支持的區塊鏈,因此當前通脹率爲7%(2023年12月5日前爲14.5%)。

爲了推動網路的健康發展,Axelar計劃將通過實施Gas燃燒計劃將AXL代幣從通貨膨脹代幣改變爲通貨緊縮代幣。當前Axelar處理一條跨鏈信息約花費0.2 AXL代幣,如果以每日處理10萬筆交易來計算,大約一年會收取1.04[12]億AXL,通過燃燒掉這些作爲Gas費用的AXL代幣,Axelar將可以抵消最高10%的通貨膨脹率,實現代幣的通貨緊縮。

目前該提案雖然已經通過,但是有關AXL作爲網路Gas代幣並且進行燃燒的規劃還未部署在主網上,這將是接下來一年當中Axelar努力的重點之一。

4.2 需求

AXL代幣作爲Axelar網路的原生代幣,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職能:

1)作爲DPoS的基礎來進行網路共識,並且作爲驗證者節點所能獲取的區塊獎勵。

2)作爲治理代幣,對治理提案進行投票,包含網路參數以及協議的營銷,發展和技術升級。

3)支付網絡上的交易費用,未來將作爲Axelar網路生態上面的主要Gas費用。

4)用於獎勵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和社區貢獻者。

4.2.1網路節點

Axelar網路採用了Tendermint的共識算法,進行DPoS形式的網路共識。目前驗證者節點的數量固定爲75個,代幣質押數量前75的節點將可以註冊成爲驗證者,該驗證者數量未來可以通過治理來進行調整。

Axelar鏈上的驗證者需要首先在其選擇的外部鏈上配置節點,隨後將外部鏈的RPC端點提交給Axelar驗證器節點,並且註冊爲這些外部鏈的維護者,以隨時提交這些外部鏈的狀態以供投票,因此具有一定的運營門檻。

圖4-3驗證者節點份額[13]

各個節點將在區塊共識的過程當中獲得區塊獎勵,目前各個驗證者節點區塊獎勵的預期APR在5%-10%之間,視其所部署在外部鏈上的節點數量而定,而實際的APR均在9%上下。Axelar網路用戶可以通過將自己持有的AXL質押給對應的驗證者節點,以分享所獲得的區塊獎勵,此外取消質押將需要7天才能完成。

目前AXL份額佔比最高的驗證者節點ValidatorREX佔比約爲7.52%,前十驗證者節點的份額佔比約爲34.31%,且份額前三的驗證者節點幾乎不參與協議的治理。因此可以看到,雖然Axelar的驗證者節點數量相對較少,但是仍然有着一定的去中心化程度。

總結:

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AXL代幣的設計中規中矩,主要作爲網路的應用代幣使用,發揮網路共識,治理,發展,支付等方面的職能。未來AXL代幣將會轉爲通貨緊縮,屆時將進一步推動網路的良性發展。

5. 賽道

5.1賽道綜述

Axelar作爲一個可以進行消息跨鏈和資產跨鏈的跨鏈層可以被歸入跨鏈互操作性賽道。

在過去,大衆一般理解當中的跨鏈賽道指的都是進行資產跨鏈的項目,而在信息傳遞的方案被提出來以後,跨鏈互操作性賽道就應運而生。跨鏈互操作性顧名思義其目的是爲了實現多鏈之間的互相操作,例如用戶能在A鏈上完成對B鏈的操作,這個操作的完成依賴的是不同鏈上數據之間的交互,包括資產,鏈的狀態,合約調用等信息的互通有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跨鏈互操作性與側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兩者都強調實現主鏈和側鏈之間的互操作性,也就是資產和信息的共享。而不同的地方在於,跨鏈互操作性項目致力於實現一個互操作性的網路,當在主鏈上連接到這個網路以後,所有連接在網路上的其他鏈理論上都能成爲主鏈的“側鏈”。

目前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項目一般都遵循着類似的實現架構,就是“觀察-確認-傳遞/交互”。因爲本質上來講,所有的跨鏈項目承擔的都是類似“中介”的職能,它需要先獲取源鏈的信息,確認並處理之後再與目標鏈進行交互,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獲取源鏈的信息,如何確認和處理獲得的信息以及如何與目標鏈交互就成爲了各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在產品和技術上競爭的重點。

目前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項目不多,賽道整體的發展仍處於成長期,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下面的競品對比當中,我們將選取LayerZero和Wormhole來作爲Axelar的競品,對三者的實現方案進行一定程度的比較。

5.2競品對比

5.2.1LayerZero

LayerZero是一個全鏈互操作性協議。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LayerZero的團隊有着較爲豐富的開發經驗,且團隊內彼此有較長時間的合作關係,磨合度高。目前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2.933億美元,投資者當中包括,Binance Labs,Delphi Digital,A16z,紅杉資本,Coinbase Ventures等一衆明星資本。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LayerZero專注於實現“輕量化”的數據傳輸,因此其選擇使用預言機和中繼網路來完成數據的傳輸。當用戶在LayerZero源鏈的端點上完成操作以後,預言機作爲一個外部組件,會將源鏈上交易的區塊頭轉發至目標鏈,同時中繼會獲取源鏈上的交易證明,並將其傳輸至目標鏈。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
1)降低了信息傳輸的成本。因爲LayerZero無需在各個鏈上運行自己的節點,而將信息驗證的職能外包了出去,同時預言機是單向往目標鏈發送信息的,也避免了與驗證節點之間產生互動的成本。
2)保證了安全性。將預言機和中繼的職能相互分離且獨立,並使得兩者傳輸的信息可以進行互相驗證,減少了預言機或者中繼單獨作惡對網路的威脅。
3)增加了可拓展性。因爲預言機和中繼僅負責傳輸信息,所有的驗證都是在各自的源鏈和目標鏈上完成的,因此交易的速度和吞吐量將完全取決於兩個交易鏈上的屬性。

2024年1月LayerZero推出了V2版本,將消息驗證和執行分爲了兩個獨立的階段,開發人員能夠視其需求,設定不同的安全配置,並且進行獨立的執行,由此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提升了協議的可編程性。

從代幣經濟學來看,雖然目前LayerZero仍未發幣,但是團隊在其官方文檔的代碼當中釋出了一些訊息,預計未來LayerZero的代幣將承擔支付Gas等職能。

從項目發展來看,目前LayerZero發展情況良好,尤其是進入2024年3月以來,用戶使用量出現了顯著增長。生態系統方面已經支持了超過20個鏈的互聯,其中交易最多的源鏈爲Arbitrum,Optimism,Polygon,Avalanche,Binance,Fantom和Ethereum。集成和合作的Dapps達到了95個,並且仍在增加當中。

5.2.2Wormhole

Wormhole是一個通用消息傳遞協議。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Wormhole脫胎於Solana 與 Certus.One的合作,最開始僅是爲了Ethereum和Solana兩個網路建立的跨鏈橋,因此有着較爲豐富的開發經驗。2023年11月Wormhole以25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2.25億美元的融資,並成立了新公司Wormhole Labs負責新協議的開發。

圖5-1 Wormhole架構[14]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Wormhole的實現方案較爲“簡單粗暴”,整體架構由鏈上組件和鏈下組件組成。

鏈上組件主要包括發射器(Emitter),Wormhole核心合約以及交易日志。

發射器當中包含xAsset合約(將普通代幣轉化爲xAsset,並且進行橋接的智能合約),中繼合約(允許跨鏈應用程序通過去中心化通用跨鏈中繼網路將消息發送給特定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以及Worm Router合約(允許開發人員將Dapp打造成跨鏈應用程序的智能合約)等智能合約組成,負責調用核心合約進行消息發送。

Wormhole核心合約是與鏈下組件進行交互的合約,主要負責消息的驗證與確認。

交易日志是區塊鏈上的特定日志,允許鏈下組件觀察核心組件發出的消息。

鏈下組件主要由守護者節點和消息傳輸網路組成。

其中守護者節點由19個守護者組成,他們持有VAA(Verifiable Action Approvals )多重籤名,其在每個連接的鏈上都運行一個完整的節點,專門監聽來自核心合約的任何消息。當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守護者驗證消息並籤名以後,經過驗證的消息就會被中繼到目標鏈,在目標鏈中處理消息並完成跨鏈交易。

Wormhole採用的外部驗證的解決方案,其優勢在於速度較快,且成本較低,並且可以以很快的速度拓展至多個鏈上,但是其劣勢在於犧牲了一定的安全性,需要依賴少數幾個驗證者節點,也存在着一定的中心化風險。

從代幣經濟學來看,Wormhole的代幣將主要用於未來項目與生態系統的發展,並且擁有一定的治理職能。但是總的來看W代幣與項目發展之間的連結不夠緊密,無法充分分享到項目發展的紅利也無法爲項目帶來更多的賦能。

從項目發展來看,目前Wormhole發展情況良好,雖然在FTX暴雷以後,被Solana生態連累出現了一年多的低潮期,但是從2023年年中開始項目又恢復了一定的活力。目前Wormhole所連接的網路(包含驗證網)超過40個,從交易量來看,交易最多的源鏈爲Ethereum,Solana,Sui,Arbitrum這四者相互之間的交易構成了Wormhole上的主要交易。目前與Wormhole集成和合作的Dapps已經超過100個,並且仍在增加當中。

競爭總結

表5-1 Axelar,LayerZero和Wormhole的競爭分析[15]

同LayerZero以及Wormhole進行對比以後,我們可以發現,因爲Axelar需要進行節點驗證和網路共識,因此Axelar的架構在效率不如LayerZero,在安全性上來講的話,LayerZero和Axelar都有可取之處,LayerZero簡化了跨鏈信息交互的流程,本身不負責信息的驗證,在預言機與中繼不合謀的情況下,由源鏈和目標鏈自身來保證跨鏈的安全性,Axelar則是依靠網路的共識來保證跨鏈的安全性。Axelar在架構上與Wormhole類似,但是與Wormhole相比,Axelar的驗證者節點數量更多,因此更爲去中心化。

但在可拓展性方面,作爲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Axelar則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提出的鏈間概念,也能進一步爲後續生態系統的開發奠定基礎。同時從代幣經濟學來看,AXL代幣與Axelar的結合無疑更加緊密,在新的代幣經濟模型應用以後,能夠爲項目的發展帶來新的賦能。而從目前具體的項目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看到LayerZero的發展的側重點在於以太坊二層生態之間的互動,Wormhole發展的側重點在於Solana生態與以太坊生態的互動,Axelar發展的側重點則在於以太坊生態與Cosmos生態之間的互動,三者呈現相互競爭又相互補充的態勢。這意味着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仍處於藍海當中,未來隨着公鏈賽道與DeFi賽道的發展,跨鏈互操作性賽道將仍有更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

綜上所述,我們看好後續Axelar在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競爭潛力。

總結

從賽道的角度來看,Axelar所處於的跨鏈互操作性賽道仍然在成長階段,未來隨着公鏈賽道以及DeFi賽道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賽道競爭當中,Axelar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鏈間的概念使其在可拓展性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如果可以依托這個概念,吸引足夠的項目來建立一個繁榮的生態,那麼Axelar將擁有在這個賽道當中很大的競爭優勢。

6. 風險

1)代碼安全性風險:盡管完成了多次審計,Axelar仍然有存在系統風險與漏洞的可能性,同時跨鏈賽道作爲黑客攻擊的重災區,用戶需要有更高的警惕。

2)市場競爭風險:目前Axelar的競品較多,且實力不弱。

3)中心化風險:目前Axelar僅有75個網路節點,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風險。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原文標題《頭等倉研報: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頭等倉 ],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

中級3/20/2024, 5:28:02 AM
Axelar是一家跨鏈互操作性項目,通過提出鏈間概念,爲Web3應用提供統一開發環境。其團隊具有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融資額達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知名機構。Axelar已與60個鏈相連,合作項目超過600個。代幣AXL具有共識、治理、發展和支付功能。Axelar的跨鏈方案採用“三位一體”架構,具有安全性和可拓展性。未來將推出Axelar虛擬機和開發工具,實現跨鏈智能合約部署。與競品相比,Axelar具有競爭優勢,但仍需注意風險。

轉發原文標題:《頭等倉研報: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

投資概要

Axelar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Axelar團隊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且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項目目前開發情況良好,代碼提交量和開發者數量都呈現出了明顯上升的趨勢。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Axelar以跨鏈技術爲基礎,並且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並且推出了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等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利用Axelar網路的優勢,將Axelar網路作爲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然後擴展至其他網路,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鏈間方案在未來擁有着非常不錯的潛力。

從項目發展來看,Axelar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數據方面,GMP跨鏈消息數量的增長,反映了跨鏈生態的成長與完善,同時活躍用戶數量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也顯示了Axelar生態的用戶粘性。除此之外Axelar生態版圖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與60個鏈相連,交互,合作以及集成的智能合約超過600個,其中不乏DeFi,公鏈,二層等賽道的龍頭項目。未來隨着生態相關項目的發展,Axelar也將取得一定的成績。

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AXL代幣主要作爲網路的應用代幣使用,發揮網路共識,治理,發展,支付等方面的職能。未來AXL代幣將會轉爲通貨緊縮,屆時將進一步推動網路的良性發展。

從賽道的角度來看,Axelar所處於的跨鏈互操作性賽道仍然在成長階段,未來隨着公鏈賽道以及DeFi賽道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賽道競爭當中,Axelar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鏈間的概念使其在可拓展性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如果可以依托這個概念,吸引足夠的項目來建立一個繁榮的生態,那麼Axelar將擁有在這個賽道當中很大的競爭優勢。

1. 基本概況

1.1 項目簡介

Axelar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以跨鏈技術爲基礎,在跨聯和多鏈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的概念,致力於爲所有的Web3應用提供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爲此,於2024年Axelar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VM),並且推出了多款開發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

1.2 基本信息[1]

2. 項目詳解

2.1 團隊

根據當前可以獲得的信息,Axelar的開發團隊Interop Labs位於加拿大,總人數估計在50人左右,在領英上目前有33名僱員:

Sergey Gorbunov—聯合創始人,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創辦了一家幫助企業進行數據加密的公司StealthMine,2018年,Gorbunov加入Algorand擔任首席密碼學家。2020年6月,Gorbunov參與創辦了Axelar。

Georgios Vlachos—聯合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Algorand,擔任數學研究負責人,2020年6月,Vlachos參與創辦了Axelar。

Christian Gorenflo—開發團隊負責人,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物理學學士學位,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加入Axelar的開發團隊Interop Labs,擔任區塊鏈工程師,2023年7月升任開發團隊負責人。

Milap Sheth—工程團隊負責人,滑鐵盧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加入了一家網路安全解決方案公司ISARA從事軟件開發工作,2021年7月,Sheth加入Interop Labs,擔任工程團隊負責人。

Talal Ashraf—DevOps團隊負責人,多倫多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加入一家企業雲服務開發公司Symantec擔任全棧後端工程師,隨後於2019年,2020年相繼加入兩家軟件開發公司,Flywheel和Pixlee從事DevOps開發工作,2021年8月,Ashraf加入Interop Labs,擔任DevOps團隊負責人。

總的來看, Axelar項目的開發團隊成員均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創始人還曾經參加過Algorand公鏈的研究與開發,因此項目本身擁有不錯的開發能力。

2.2 資金

表2-1 Axelar融資情況[2]

截至2024年3月5日,Axelar共完成了5輪融資,根據已經披露的融資信息,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B輪融資時,項目總估值已經達到了10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但是最近一輪融資完成於2022年3月10日,距今已接近兩年,目前項目實際資金情況不明,但因其仍然能維持團隊規模,且仍在推進開發和運營計劃,因此估計項目本身資金仍然較爲充裕。

2.3 代碼

圖2-1 Axelar代碼提交情況[3]

圖2-2 Axelar代碼貢獻者情況

Axelar的原始碼在Github上開源。截至2024年3月4日,從上圖可以看出,Axelar代碼在持續更新,Commits提交數共計12,110次,開發者人數最多時在50人以上,目前開發者數量約在50人左右。Axelar的開發節奏沒有出現過明顯的峯谷,進入2023年以來,Axelar的代碼更新量和開發人員數量都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目前項目開發情況良好。

2.4 產品與技術

Axelar是一個用Cosmos SDK開發的以跨鏈爲主要核心業務的跨鏈互操作性項目。

2.4.1跨鏈層

圖2-3 Axelar技術堆棧[4]

在跨鏈方案上,Axelar選擇的是以網關爲點,驗證者爲線,Axelar網路爲面的“三位一體”的跨鏈層作爲跨鏈解決方案。其中:

網關主要負責通信和跨鏈執行功能。在跨鏈發起的源鏈上,網關負責發起相應的請求,而在跨連結收的目標鏈上,網關負責接收並執行相應的消息完成跨鏈操作。在EVM鏈上,網關以智能合約的形式存在,而在Cosmos和其他非EVM鏈上,網關以Dapp的形式存在,控制網關的多重籤名密鑰由所有驗證者共同持有,每個驗證者所持有的分享密鑰份額由其質押的AXL代幣數量來決定,只有當確認消息的驗證者提交的密鑰份額超過閾值時,密鑰才會生效。

用戶在各條鏈上發送的跨鏈消息,都會首先與網關進行交互,網關在收到消息後會在後臺生成一個事件,隨後由中繼器拾取這些事件,並且將這些事件提交到Axelar網路進行處理。

驗證者主要負責消息驗證與網路共識。當跨鏈事件被提交到Axelar網路以後,驗證者節點就會開始工作,通過查詢其在源鏈節點的RPC端口,檢查是否能夠觀察到被提交的事件,隨後再確認事件存在後,投票批準該事件爲合法。隨後驗證者會將這些事件打包成區塊,並且通過權益證明共識來確認這些區塊。

Axelar網路主要負責處理所有的跨鏈請求,並且支付相應的Gas費用。當區塊打包完畢,跨鏈請求的消息被授權之後,另一組中繼器會拾取這些消息,並定期將這些消息發送到目標鏈上的網關上。在這個過程中,Axelar需要使用目標鏈上的代幣來支付Gas費用。而爲了方便用戶的使用,使其不用準備目標鏈和Axelar上的代幣以支付Gas費用,Axelar創建並部署了一個名爲Gas Receiver的智能合約。Gas Receiver合約會估算源鏈,Axelar網路和目標鏈上所需要的總Gas費用,向用戶一次性收取源鏈上的原生代幣作爲Gas費用,隨後將這些原生代幣轉換爲AXL,目標鏈代幣和其他需要的代幣,代用戶完成Gas費支付。在這個過程當中,Gas Receiver一般會收取超過實際支付數量的代幣,並在交易完成後將多餘的Gas費用返還到用戶帳戶。

相比於常見的跨鏈橋,作爲跨鏈層的Axelar網路在很多方面有着更多的優勢。

1)首先是安全性方面,Axelar的安全性由多重籤名密鑰和網路共識層來保證。首先在傳輸跨鏈信息和執行跨鏈操作時,需要達到閾值數量的驗證者節點確認完消息的真實性並提交分享密鑰,網關才能發揮作用,且Axelar在網關層面還添加了速率限制的功能,在給定時間間隔內每類資產進行交易的數量將存在一個上限。其次所有的跨鏈事件被打包完畢後,需要通過委托權益證明(DPoS)共識機制確認,才能生成新的區塊。而且爲了降低由於AXL質押份額不同,導致投票權集中於少數利益相關者的風險,在共識層面Axelar還引入了“平方投票”機制,即當驗證者進行投票時,其獲得一個份額的投票權,需要質押一個單位的AXL代幣,但是如果其需要獲得兩個份額的投票權,則要質押二的平方,即四個單位的AXL代幣,以此類推,驗證者節點所擁有的代幣份額,需要開完平方以後才能獲得相應數量的投票權。在限制了高質押份額的驗證者節點以後,網路的去中心化程度有了更大的提升。以上,兩種機制的存在,保證了Axelar相較於常見的跨鏈橋擁有着更好的安全性。

2)其次是可拓展性方面,Axelar作爲一個公鏈,能夠執行智能合約。這意味着Axelar能夠更方便快捷且低成本地與其他的公鏈和Dapp進行集成,甚至在模塊化區塊鏈的概念當中充當他們的“跨鏈層”來幫助這些項目完成跨鏈的操作,同時也能有效地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例如Axelar發布的一個API,可以幫助集成的Dapp生產一個一次性存款地址,這些地址可以從集成的任何鏈上的任何錢包當中接收任意代幣的跨鏈資金,讓用戶在跨鏈的過程當中獲得不亞於中心化交易所的交互體驗。其次通過拓展通用消息傳遞(General Message Passing(GMP))功能,使得Axelar不光能夠實現資產跨鏈,還能夠支持復雜的跨鏈函數調用以及跨鏈狀態同步,這極大地提升了與Axelar合作的Dapp的可拓展性。

除此之外,在2023年,Axelar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進一步實現Axelar的全棧互操作性的理想。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

2.4.2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

AVM作爲一個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其意義不管是能夠部署智能合約,還在於其徹底改變了傳統Dapp實現跨鏈的邏輯。因爲對於Dapp的開發人員來講,在AVM上開發的應用程序就相當於先天擁有了跨鏈的功能,而無需後天再去與其他跨鏈項目集成,其跨鏈的功能則是由更底層的區塊鏈,也就是Axelar來實現的,這就是Axelar所提出的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用Axelar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一次構建,隨處可用”(Build once, run everywhere)。

具體來講,通過在AVM上開發Dapp,DeFi項目將能夠同時使用多個鏈上的流動性來進行交易或者借貸;穩定幣項目將能夠拓展應用空間,且讓用戶在多個鏈上獲得無縫的使用體驗;遊戲項目可以選擇在多個鏈上發行同一個資產或者代幣;NFT項目也可以集成到跨鏈遊戲當中,或者充分地享受更高的交易流動性;錢包項目可以登入任何一個區塊鏈,爲上面的用戶提供服務;DAO項目可以跨多個鏈進行治理和行動,並且更輕鬆地分配資產。

圖2-4 AVM架構[5]

爲了幫助開發人員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在AVM上部署自己的項目,Axelar推出了兩個可供開發人員使用以構建應用程序的工具: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

Interchain Amplifier是一個供開發人員連接和使用Axelar網路的工具,主要用於幫助開發人員無需許可且低成本地建立起與Axelar網路的連接。開發者僅需支付加入Axelar網路的成本,就可以享受到Axelar與其他生態系統和網路之間的連結,來添加新的功能屬性來提升Dapp安全性和可拓展性,因此被稱爲Amplifier(放大器)。其用例包括可以輕鬆地將以太坊上開發的一些組件,例如ZK證明組件集成到Axelar網路的Dapp當中。

Interchain Maestro是一個供開發人員部署和管理多鏈Dapp的工具,開發人員通過以下簡單的流程就可以在多鏈上部署自己的合約:
1)指定想部署的合約,設置合約的關鍵參數以及希望涉及的鏈。
2)將參數和內容存儲在Axelar的智能合約上,並且把智能合約部署在相關的鏈上。
3)將這些合約擴展或者複製至其他鏈。
4)當需要升級Dapp時,開發人員僅需在Axelar上發起一筆交易升級自己的合約代碼,這些代碼的升級就會發送到其他連接的鏈上,而無需分別在其他鏈上進行智能合約的升級。

開發人員可以通過Interchain Maestro極大地提升Dapp部署的效率,並且降低Dapp部署的成本。其中Interchain Maestro當中的重要組件Interchain Token Service已經發布至主網,通過該功能,項目方可以輕鬆地發行和管理鏈間的代幣,並且在這個跨鏈部署的過程當中保留代幣的跨鏈可互換性以及一些自定義功能。

通過AVM的部署,可以真正實踐Axelar所提出的“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從而爲Axelar生態系統的發展奠定切實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相當於確立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這種方案在未來擁有不錯的潛力。

總結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Axelar團隊有不錯的學術背景和開發能力,且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1.138億美元,投資人包括Binance,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Dragonfly Capital,Crypto.com Capital等,項目目前開發情況良好,代碼提交量和開發者數量都呈現出了明顯上升的趨勢。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Axelar以跨鏈技術爲基礎,並且在跨鏈(Cross-chain)和多鏈(Multichain)的概念之上,又提出了一個鏈間(Interchain)的概念,這個概念當中,所有的Web3應用將擁有一個統一的開發環境,這個開發環境將容納多種鏈上不同的邏輯,並且支持來自多種鏈上的用戶。爲此,2024年,Axelar在CosmWasm的基礎上開發了Axelar虛擬機(Axelar Virtual Machine(AVM)),並且推出了Interchain Amplifier和Interchain Maestro等工具,讓Axelar從一個負責消息和資產傳遞的跨鏈層進化爲了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Axelar的鏈間概念是對跨鏈,多鏈概念的一種升級,其核心在於利用Axelar網路的優勢,將Axelar網路作爲了一個多鏈網路當中的中心交互節點,通過在這個中心節點當中開發和部署應用程序,然後擴展至其他網路,就可以極大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而對用戶來講,也將有更平滑的使用體驗。因此Axelar所提出的鏈間方案在未來擁有着非常不錯的潛力。

3. 發展

3.1 歷史

表3-1 Axelar大事件

3.2 現狀

3.2.1運營數據

圖3-1 Axelar交易量[6]

圖3-1 Axelar活躍地址數

根據Axelar的區塊瀏覽器,截至2024年3月11日11時,Axelar上共產生了1,528,445筆交易,其中GMP(General Message Passing)交易962,300筆,佔比約62.96%,GMP交易主要用於在一個鏈上調用憑藉Axelar連接的其他鏈上的智能合約,其與普通跨鏈交易的區別在於,其指定的對象是智能合約,而普通跨鏈交易則僅是負責把一種資產從源鏈的帳戶轉移到目標鏈的帳戶上。因此2023年以後,GMP交易數量的快速上升,反映的是Axelar跨鏈生態的不斷完善和活躍。除此之外,自2023年以來,Axelar的活躍用戶數量也出現了明顯的增加,並且後續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這體現了Axelar擁有着不錯的用戶生態粘性。

3.2.2生態項目

作爲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Axelar的生態系統既包含與其相連接的其他鏈,還包括在其之上開發的Dapp。

圖3-2 Axelar跨鏈公鏈生態圖

Axelar上目前已經有60個與之相連的區塊鏈,並且這些區塊鏈可以按照用戶以及Dapp交互的活躍等級分爲3個等級。

T1等級的公鏈包括:Polygon,Osmosis,BNB Chain,Arbitrum,Avalanche,Ethereum,Fantom,Moonbeam,Celo,Terra Classic,Terra,Base,Optimism,Kujira。

T2級別的公鏈包括:Kava,Sei,Mantle,Linea,Neutron,Umee,Juno,Crescent,Secret-SNIP,Cosmos,FIL,Evmos,Scroll,Comdex,XPLA。

其中從Polygon發起的交易約有290,330筆,佔比約19.00%,從BNB Chain發起的交易約有189,880筆,佔比約12.42%,從Osmosis發起的交易約爲166,120筆,佔比約10.87%,從Arbitrum發起的交易約爲151,400筆,佔比約9.91%,從Avalanche發起的交易約爲135,840筆,佔比約8.89%,從Ethereum發起的交易約爲95,540筆,佔比約6.25%。可以看到Axelar跨鏈生態當中各公鏈的參與是相對分散的,不存在於特別依賴於某條公鏈的情況,整體的發展情況較爲健康。

在應用程序層面,截至2024年3月11日,在Axelar上部署或者準備部署的Dapp已經達到了635[7]個。

圖3-3 Axelar生態的部分項目[8]

目前已經部署的項目,包括錢包項目,例如MetaMask,Trust,Keplr;基礎設施項目,例如Biconomy;遊戲項目,例如Decentraland;DeFi項目,例如dYdX,Lido,PancakeSwap,SushiSwap,QuickSwap,KyberSwap。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與Axelar集成或者合作的項目,包括Uniswap,Ripple,Immutable,Frax Finance,Vertex,Ondo Finance,Fantom,Band Protocol,Sommelier,FIL,Umee,Polygon,Sui,Circle等。

目前來看,Axelar生態相關的項目以DeFi和公鏈爲主,這與Axelar本身的跨鏈性質是分不開的,後續隨着DeFi生態和公鏈生態的繁榮,Axelar擁有不錯的發展潛力。

3.2.3社交媒體規模

表3-2 Axelar社交媒體數據

截止2024年3月11日,Axelar的社交媒體平台規模較大,粉絲數量較多,但互動較少。社區人數較多,但活躍程度一般,交流內容主要圍繞項目交互所遇到的問題。治理論壇活躍程度一般,交流內容主要圍繞後續項目技術升級以及發展方向。

3.3 未來

根據Axelar於2024年1月30日公布的路線圖,Axelar接下來的發展將圍繞AVM展開,具體來講將包括以下幾個分項:

1)讓AVM成爲開源工具的發展平台,進行各種Dapp的開發。
2)通過Interchain Amplifier來實現對任意鏈的無許可連結,將潛在的網路效應擴展到以太坊Layer2等數百個區塊鏈當中。
3)拓展Interchain Tokens的用例,在所有連接的鏈上擴展其在原生鏈上的可用性。
4)爲AXL代幣添加Gas燃燒機制,從而實現通貨緊縮來保護Axelar網路。
5)整合不同鏈上的共識機制,包括Solana,Stellar和基於Move的鏈,如Aptos和Sui。
6)改進Gas的定價機制,提高在Axelar網路上跨鏈Gas估算服務的準確性。

總結:

從項目發展來看,Axelar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數據方面,GMP跨鏈消息數量的增長,反映了跨鏈生態的成長與完善,同時活躍用戶數量一直保持着相對的穩定,也顯示了Axelar生態的用戶粘性。除此之外Axelar生態版圖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已經與60個鏈相連,交互,合作以及集成的智能合約超過600個,其中不乏DeFi,公鏈,二層等賽道的龍頭項目。未來隨着生態相關項目的發展,Axelar也將取得一定的成績。

4. 經濟模型

4.1 供給

4.1.1AXL代幣分配[9]

AXL是Axelar的項目代幣,於2022年9月上線主網,初始供應量爲1,000,000,000枚,採用通貨膨脹的方式發行新的AXL代幣,截至2024年3月5日,AXL代幣的供應量爲1,137,455,595枚,總流通量587,380,415枚。

表4-1 AXL代幣初次發行大致分配情況[10]


圖4-1 AXL代幣初次分配圖


圖4-2 AXL代幣分配堆積圖

從代幣分配來看,在初次分配的10億枚AXL當中,團隊和融資佔比都在三成左右,社區和生態佔比爲四成,比例相對合理。截至2024年3月5日,距離代幣首次發行已經接近17個月,在首次發行的10億枚代幣當中已解鎖的代幣約爲4.52[11]億枚。

從代幣的增發方式來看,目前AXL代幣仍然是一種通貨膨脹代幣,其代幣通脹率的計算公式是,1%的基礎通脹率加上每個外部支持的區塊鏈(EVM鏈)提供0.3%的通脹率(2023年12月5日前爲0.75%),目前有20個外部支持的區塊鏈,因此當前通脹率爲7%(2023年12月5日前爲14.5%)。

爲了推動網路的健康發展,Axelar計劃將通過實施Gas燃燒計劃將AXL代幣從通貨膨脹代幣改變爲通貨緊縮代幣。當前Axelar處理一條跨鏈信息約花費0.2 AXL代幣,如果以每日處理10萬筆交易來計算,大約一年會收取1.04[12]億AXL,通過燃燒掉這些作爲Gas費用的AXL代幣,Axelar將可以抵消最高10%的通貨膨脹率,實現代幣的通貨緊縮。

目前該提案雖然已經通過,但是有關AXL作爲網路Gas代幣並且進行燃燒的規劃還未部署在主網上,這將是接下來一年當中Axelar努力的重點之一。

4.2 需求

AXL代幣作爲Axelar網路的原生代幣,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職能:

1)作爲DPoS的基礎來進行網路共識,並且作爲驗證者節點所能獲取的區塊獎勵。

2)作爲治理代幣,對治理提案進行投票,包含網路參數以及協議的營銷,發展和技術升級。

3)支付網絡上的交易費用,未來將作爲Axelar網路生態上面的主要Gas費用。

4)用於獎勵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和社區貢獻者。

4.2.1網路節點

Axelar網路採用了Tendermint的共識算法,進行DPoS形式的網路共識。目前驗證者節點的數量固定爲75個,代幣質押數量前75的節點將可以註冊成爲驗證者,該驗證者數量未來可以通過治理來進行調整。

Axelar鏈上的驗證者需要首先在其選擇的外部鏈上配置節點,隨後將外部鏈的RPC端點提交給Axelar驗證器節點,並且註冊爲這些外部鏈的維護者,以隨時提交這些外部鏈的狀態以供投票,因此具有一定的運營門檻。

圖4-3驗證者節點份額[13]

各個節點將在區塊共識的過程當中獲得區塊獎勵,目前各個驗證者節點區塊獎勵的預期APR在5%-10%之間,視其所部署在外部鏈上的節點數量而定,而實際的APR均在9%上下。Axelar網路用戶可以通過將自己持有的AXL質押給對應的驗證者節點,以分享所獲得的區塊獎勵,此外取消質押將需要7天才能完成。

目前AXL份額佔比最高的驗證者節點ValidatorREX佔比約爲7.52%,前十驗證者節點的份額佔比約爲34.31%,且份額前三的驗證者節點幾乎不參與協議的治理。因此可以看到,雖然Axelar的驗證者節點數量相對較少,但是仍然有着一定的去中心化程度。

總結:

從代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AXL代幣的設計中規中矩,主要作爲網路的應用代幣使用,發揮網路共識,治理,發展,支付等方面的職能。未來AXL代幣將會轉爲通貨緊縮,屆時將進一步推動網路的良性發展。

5. 賽道

5.1賽道綜述

Axelar作爲一個可以進行消息跨鏈和資產跨鏈的跨鏈層可以被歸入跨鏈互操作性賽道。

在過去,大衆一般理解當中的跨鏈賽道指的都是進行資產跨鏈的項目,而在信息傳遞的方案被提出來以後,跨鏈互操作性賽道就應運而生。跨鏈互操作性顧名思義其目的是爲了實現多鏈之間的互相操作,例如用戶能在A鏈上完成對B鏈的操作,這個操作的完成依賴的是不同鏈上數據之間的交互,包括資產,鏈的狀態,合約調用等信息的互通有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跨鏈互操作性與側鏈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兩者都強調實現主鏈和側鏈之間的互操作性,也就是資產和信息的共享。而不同的地方在於,跨鏈互操作性項目致力於實現一個互操作性的網路,當在主鏈上連接到這個網路以後,所有連接在網路上的其他鏈理論上都能成爲主鏈的“側鏈”。

目前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項目一般都遵循着類似的實現架構,就是“觀察-確認-傳遞/交互”。因爲本質上來講,所有的跨鏈項目承擔的都是類似“中介”的職能,它需要先獲取源鏈的信息,確認並處理之後再與目標鏈進行交互,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何獲取源鏈的信息,如何確認和處理獲得的信息以及如何與目標鏈交互就成爲了各個跨鏈互操作性項目在產品和技術上競爭的重點。

目前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項目不多,賽道整體的發展仍處於成長期,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下面的競品對比當中,我們將選取LayerZero和Wormhole來作爲Axelar的競品,對三者的實現方案進行一定程度的比較。

5.2競品對比

5.2.1LayerZero

LayerZero是一個全鏈互操作性協議。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LayerZero的團隊有着較爲豐富的開發經驗,且團隊內彼此有較長時間的合作關係,磨合度高。目前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總融資額達到了2.933億美元,投資者當中包括,Binance Labs,Delphi Digital,A16z,紅杉資本,Coinbase Ventures等一衆明星資本。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LayerZero專注於實現“輕量化”的數據傳輸,因此其選擇使用預言機和中繼網路來完成數據的傳輸。當用戶在LayerZero源鏈的端點上完成操作以後,預言機作爲一個外部組件,會將源鏈上交易的區塊頭轉發至目標鏈,同時中繼會獲取源鏈上的交易證明,並將其傳輸至目標鏈。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
1)降低了信息傳輸的成本。因爲LayerZero無需在各個鏈上運行自己的節點,而將信息驗證的職能外包了出去,同時預言機是單向往目標鏈發送信息的,也避免了與驗證節點之間產生互動的成本。
2)保證了安全性。將預言機和中繼的職能相互分離且獨立,並使得兩者傳輸的信息可以進行互相驗證,減少了預言機或者中繼單獨作惡對網路的威脅。
3)增加了可拓展性。因爲預言機和中繼僅負責傳輸信息,所有的驗證都是在各自的源鏈和目標鏈上完成的,因此交易的速度和吞吐量將完全取決於兩個交易鏈上的屬性。

2024年1月LayerZero推出了V2版本,將消息驗證和執行分爲了兩個獨立的階段,開發人員能夠視其需求,設定不同的安全配置,並且進行獨立的執行,由此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提升了協議的可編程性。

從代幣經濟學來看,雖然目前LayerZero仍未發幣,但是團隊在其官方文檔的代碼當中釋出了一些訊息,預計未來LayerZero的代幣將承擔支付Gas等職能。

從項目發展來看,目前LayerZero發展情況良好,尤其是進入2024年3月以來,用戶使用量出現了顯著增長。生態系統方面已經支持了超過20個鏈的互聯,其中交易最多的源鏈爲Arbitrum,Optimism,Polygon,Avalanche,Binance,Fantom和Ethereum。集成和合作的Dapps達到了95個,並且仍在增加當中。

5.2.2Wormhole

Wormhole是一個通用消息傳遞協議。

從團隊和資金來看,Wormhole脫胎於Solana 與 Certus.One的合作,最開始僅是爲了Ethereum和Solana兩個網路建立的跨鏈橋,因此有着較爲豐富的開發經驗。2023年11月Wormhole以25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2.25億美元的融資,並成立了新公司Wormhole Labs負責新協議的開發。

圖5-1 Wormhole架構[14]

從產品和技術來看,Wormhole的實現方案較爲“簡單粗暴”,整體架構由鏈上組件和鏈下組件組成。

鏈上組件主要包括發射器(Emitter),Wormhole核心合約以及交易日志。

發射器當中包含xAsset合約(將普通代幣轉化爲xAsset,並且進行橋接的智能合約),中繼合約(允許跨鏈應用程序通過去中心化通用跨鏈中繼網路將消息發送給特定區塊鏈的智能合約)以及Worm Router合約(允許開發人員將Dapp打造成跨鏈應用程序的智能合約)等智能合約組成,負責調用核心合約進行消息發送。

Wormhole核心合約是與鏈下組件進行交互的合約,主要負責消息的驗證與確認。

交易日志是區塊鏈上的特定日志,允許鏈下組件觀察核心組件發出的消息。

鏈下組件主要由守護者節點和消息傳輸網路組成。

其中守護者節點由19個守護者組成,他們持有VAA(Verifiable Action Approvals )多重籤名,其在每個連接的鏈上都運行一個完整的節點,專門監聽來自核心合約的任何消息。當有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守護者驗證消息並籤名以後,經過驗證的消息就會被中繼到目標鏈,在目標鏈中處理消息並完成跨鏈交易。

Wormhole採用的外部驗證的解決方案,其優勢在於速度較快,且成本較低,並且可以以很快的速度拓展至多個鏈上,但是其劣勢在於犧牲了一定的安全性,需要依賴少數幾個驗證者節點,也存在着一定的中心化風險。

從代幣經濟學來看,Wormhole的代幣將主要用於未來項目與生態系統的發展,並且擁有一定的治理職能。但是總的來看W代幣與項目發展之間的連結不夠緊密,無法充分分享到項目發展的紅利也無法爲項目帶來更多的賦能。

從項目發展來看,目前Wormhole發展情況良好,雖然在FTX暴雷以後,被Solana生態連累出現了一年多的低潮期,但是從2023年年中開始項目又恢復了一定的活力。目前Wormhole所連接的網路(包含驗證網)超過40個,從交易量來看,交易最多的源鏈爲Ethereum,Solana,Sui,Arbitrum這四者相互之間的交易構成了Wormhole上的主要交易。目前與Wormhole集成和合作的Dapps已經超過100個,並且仍在增加當中。

競爭總結

表5-1 Axelar,LayerZero和Wormhole的競爭分析[15]

同LayerZero以及Wormhole進行對比以後,我們可以發現,因爲Axelar需要進行節點驗證和網路共識,因此Axelar的架構在效率不如LayerZero,在安全性上來講的話,LayerZero和Axelar都有可取之處,LayerZero簡化了跨鏈信息交互的流程,本身不負責信息的驗證,在預言機與中繼不合謀的情況下,由源鏈和目標鏈自身來保證跨鏈的安全性,Axelar則是依靠網路的共識來保證跨鏈的安全性。Axelar在架構上與Wormhole類似,但是與Wormhole相比,Axelar的驗證者節點數量更多,因此更爲去中心化。

但在可拓展性方面,作爲一個可以進行編程和部署智能合約執行更復雜操作的跨鏈層,Axelar則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提出的鏈間概念,也能進一步爲後續生態系統的開發奠定基礎。同時從代幣經濟學來看,AXL代幣與Axelar的結合無疑更加緊密,在新的代幣經濟模型應用以後,能夠爲項目的發展帶來新的賦能。而從目前具體的項目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看到LayerZero的發展的側重點在於以太坊二層生態之間的互動,Wormhole發展的側重點在於Solana生態與以太坊生態的互動,Axelar發展的側重點則在於以太坊生態與Cosmos生態之間的互動,三者呈現相互競爭又相互補充的態勢。這意味着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仍處於藍海當中,未來隨着公鏈賽道與DeFi賽道的發展,跨鏈互操作性賽道將仍有更廣闊的市場成長空間。

綜上所述,我們看好後續Axelar在跨鏈互操作性賽道當中的競爭潛力。

總結

從賽道的角度來看,Axelar所處於的跨鏈互操作性賽道仍然在成長階段,未來隨着公鏈賽道以及DeFi賽道的發展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賽道競爭當中,Axelar所提出的解決方案以及鏈間的概念使其在可拓展性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如果可以依托這個概念,吸引足夠的項目來建立一個繁榮的生態,那麼Axelar將擁有在這個賽道當中很大的競爭優勢。

6. 風險

1)代碼安全性風險:盡管完成了多次審計,Axelar仍然有存在系統風險與漏洞的可能性,同時跨鏈賽道作爲黑客攻擊的重災區,用戶需要有更高的警惕。

2)市場競爭風險:目前Axelar的競品較多,且實力不弱。

3)中心化風險:目前Axelar僅有75個網路節點,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心化風險。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原文標題《頭等倉研報:跨鏈互操作性項目Axelar》,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頭等倉 ],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Розпочати зараз
Зареєструйтеся та отримайте ваучер на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