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活动: #PTB创作大赛# 💥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TB、CandyDrop 第77期或 Launchpool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5,000 PTB 奖励!
CandyDrop 第77期:CandyDrop x PTB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22
PTB Launchpool 火热进行中: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34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0日 12:00 – 9月14日24:00 UTC +8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PTB、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PTB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 一等奖(1名):2,000 PTB
🥈 二等奖(3名):800 PTB/人
🥉 三等奖(2名):300 PTB/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Raydium发布LaunchLab挑战Pump Fun 能否重塑Solana造富神话
Raydium与Pump Fun的生态之争:LaunchLab能否重塑Solana上的造富神话?
Solana生态中,Raydium作为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而Pump Fun则是最大的代币发行平台。尽管两者业务领域不同,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态竞争,意图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近期,Pump Fun推出的PumpSwap日交易量稳定在4亿美元左右,逼近Raydium的6亿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Pump Fun在过去一个月为Raydium贡献了高达41%的自动做市商(AMM)收入。然而,随着PumpSwap的崛起,Raydium的流量大幅下降,迫使其推出LaunchLab以"收回流动性主导权"。
那么,LaunchLab与Pump Fun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项目?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LaunchLab概览
Raydium推出的LaunchLab本质上是一个"零代码发币工具加自动流动性迁移服务",主要提供两种使用模式:
JustSendIt模式:用户可一键创建代币,预设募集85 SOL,成功后自动迁移至Raydium的AMM,并销毁LP代币以锁定流动性。
LaunchLab Pro模式:允许自定义总量,最低募集额为30 SOL,可调整价格曲线斜率、归属条件,以及是否启用AMM分润(最高可开启10%交易手续费返还给项目方)。
在费用结构上,Raydium统一收取1%基础手续费,其中50%进入"社区池",25%用于回购RAY代币,25%作为基础设施和运营基金。
LaunchLab还允许第三方界面接入其后端服务,建立独立的发币前端。其中最知名的是cook.meme,这是一个专注于迷因币发行的平台,主打零费用、即时交易和简洁界面,吸引了不少开发者尝试。
Raydium采取这种开放策略,不仅为了引流,更是为了复制Pump Fun通过社区前端构建的内容和生态飞轮效应。
重点项目分析
LaunchLab的推出直接受益的是RAY代币(手续费的25%用于回购)。在LaunchLab公布后,RAY价格上涨约8%。如果LaunchLab能持续保持热度,RAY的回购力度将会不断增强,有望推动价格上涨。
LaunchPad平台的生命力取决于能孵化出多少"金狗"项目。当平台不断创造财富效应时,用户资产自然会向该平台集中,形成正向循环。
在LaunchLab上线24小时内,只有TIME代币的市值突破了100万美元。其他如ARUA、Gaydium等代币虽然在初期市值飙升,但最终市场选择了集中支持单一高市值代币。
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项目:
TIME
ARUA:Raydium自己发行的代币,虽然比TIME更早部署,但较晚发射。
Gaydium:除了谐音梗外,Raydium的开发人员曾短暂将Gaydium的合约地址放在Raydium的GitHub中,但很快删除,导致代币价格波动。
结语
Raydium的LaunchLab虽然看似是一次迟来的反击,但其整体设计已针对Pump Fun的优势做出了系统性应对。不仅提供自定义发币模式,还通过cook.meme等开放前端策略扩展生态,旨在将流量、手续费和市场叙事重新带回Raydium生态。
LaunchLab能否真正实现造富效应、重新引爆迷因币热潮,仍取决于三个核心要素:
目前这三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但考虑到LaunchLab推出不到一个月,现在就断定其成败为时尚早。加密货币市场瞬息万变,也许下一个百倍收益的迷因币就会诞生在LaunchLab平台上,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