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 Worldcoin 的 World Network 於 1/9 宣布正式突破千萬用戶大關,雖說 World 的初衷是以數位身分驗證技術來造福全人類,但隨之而來的隱私與法規問題也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突破千萬認證用戶,數位身分系統迎接 AI 挑戰
World 於 1/9 在推特宣布,已有超過千萬用戶完成數位身分驗證,成為全球最大的人類身分驗證網路之一。World 利用專屬設備 Orbs 來蒐集用戶的眼球虹膜辨識數據,以驗證用戶是否為真實人類並確認其身分。
而 World 也在官方網站上表示:「當 AI 代理在未來的數位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時,我們需要透過人類身分驗證來確保人類依然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核心。避免被 AI 的發展邊緣化,並確保 AI 的使用是符合道德標準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圖為用戶拿著 World 的 Orb 並好奇使用方法 監管挑戰不斷,全球各國對 World 接連發出警告
雖說 World 在身分驗證上的技術獲得明顯突破,但也因個資與法律合規等問題,面臨全球各國監管機構的審查與警告。
肯亞:於 2023 年 8 月以國家安全與隱私風險為由,率先禁止 World 運作,成為第一個對 World 實施禁令的國家。
西班牙:西班牙個資監管機關 (AEPD) 於去年 3 月對 World 展開調查,指控 World 未獲用戶授權,且涉嫌向未成年蒐集數據。World 即被勒令暫停營運 3 個月,隨後同意將停運延長至年底。
葡萄牙與香港:葡萄牙於去年 3 月,為保護公民隱私權,宣布 World 停止營運 90 天。而香港個資私隱專員公署 (PCPD) 則是在去年 5 月下令 World 停止在港運作,理由為用戶的虹膜數據可能被不當使用。
南韓:於去年 9 月以違反個資保護法為由,對 World 開罰 11 億韓元 (約合 82.9 萬美元)。
(西班牙對Worldcoin下達三個月禁令,韓國展開調查:若違法將採取行動)
數位身分與隱私爭議該如何平衡,未來挑戰仍存
儘管 World 旨在造福全人類,也強調自家技術的合法性,並堅稱所有運營皆符合全球各國監管法規,但數位身分驗證系統仍攸關個資等爭議問題。有批評者認為,收集用戶的虹膜數據可能會被作為監控手段,甚至成為極權政府操控的工具。未來 World 如何在秉持初衷的同時,在創新與隱私之間找到平衡,仍為未來挑戰。
(德國監管機構要求 Worldcoin 刪除違規數據,歐盟 GDPR 掀起數位身份驗證爭議)
這篇文章 World Network 生物識別驗證用戶破千萬!數位身分與 AI 交匯仍面臨信任危機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6萬 熱度
5.7萬 熱度
4萬 熱度
9753 熱度
World Network 生物識別驗證用戶破千萬!數位身分與 AI 交匯仍面臨信任危機
前身為 Worldcoin 的 World Network 於 1/9 宣布正式突破千萬用戶大關,雖說 World 的初衷是以數位身分驗證技術來造福全人類,但隨之而來的隱私與法規問題也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突破千萬認證用戶,數位身分系統迎接 AI 挑戰
World 於 1/9 在推特宣布,已有超過千萬用戶完成數位身分驗證,成為全球最大的人類身分驗證網路之一。World 利用專屬設備 Orbs 來蒐集用戶的眼球虹膜辨識數據,以驗證用戶是否為真實人類並確認其身分。
而 World 也在官方網站上表示:「當 AI 代理在未來的數位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時,我們需要透過人類身分驗證來確保人類依然是這個生態系統的核心。避免被 AI 的發展邊緣化,並確保 AI 的使用是符合道德標準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圖為用戶拿著 World 的 Orb 並好奇使用方法 監管挑戰不斷,全球各國對 World 接連發出警告
雖說 World 在身分驗證上的技術獲得明顯突破,但也因個資與法律合規等問題,面臨全球各國監管機構的審查與警告。
肯亞:於 2023 年 8 月以國家安全與隱私風險為由,率先禁止 World 運作,成為第一個對 World 實施禁令的國家。
西班牙:西班牙個資監管機關 (AEPD) 於去年 3 月對 World 展開調查,指控 World 未獲用戶授權,且涉嫌向未成年蒐集數據。World 即被勒令暫停營運 3 個月,隨後同意將停運延長至年底。
葡萄牙與香港:葡萄牙於去年 3 月,為保護公民隱私權,宣布 World 停止營運 90 天。而香港個資私隱專員公署 (PCPD) 則是在去年 5 月下令 World 停止在港運作,理由為用戶的虹膜數據可能被不當使用。
南韓:於去年 9 月以違反個資保護法為由,對 World 開罰 11 億韓元 (約合 82.9 萬美元)。
(西班牙對Worldcoin下達三個月禁令,韓國展開調查:若違法將採取行動)
數位身分與隱私爭議該如何平衡,未來挑戰仍存
儘管 World 旨在造福全人類,也強調自家技術的合法性,並堅稱所有運營皆符合全球各國監管法規,但數位身分驗證系統仍攸關個資等爭議問題。有批評者認為,收集用戶的虹膜數據可能會被作為監控手段,甚至成為極權政府操控的工具。未來 World 如何在秉持初衷的同時,在創新與隱私之間找到平衡,仍為未來挑戰。
(德國監管機構要求 Worldcoin 刪除違規數據,歐盟 GDPR 掀起數位身份驗證爭議)
這篇文章 World Network 生物識別驗證用戶破千萬!數位身分與 AI 交匯仍面臨信任危機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