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為什麼你的雜貨車只由10家公司控制

走進任何超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陷入了選擇的海洋。但真實的殘酷事實是:超過80%的貨架商品都來自僅僅10家巨型企業。讓我們來拆解這個壟斷現象。

壟斷遊戲

在過去的40年裡,食品產業沒有進步,而是自我崩潰。數千個獨立品牌和地區企業被少數巨頭通過合併收購吞噬。如今,市場如此集中,這十家公司實際上左右著數十億人的飲食習慣。

這十巨頭是誰

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擁有超過2000個品牌——如奇巧(KitKat)、雀巣咖啡(Nescafé)、Maggi,還有數百個你可能從未想過是他們的品牌。百事公司掌控零食和飲料市場,擁有百事可樂、樂事(Lay’s)、多力多滋(Doritos)、橘子水(Tropicana)等品牌。可口可樂在全球飲料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接著是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有Ben & Jerry’s、Hellmann’s;瑪氏(Mars)有M&M、士力架(Snickers);蒙德利茲(Mondelez)擁有奧利奧(Oreo)、吉百利(Cadbury);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有奇多(Cheerios)、皮爾斯伯里(Pillsbury);凱洛格(Kellogg)專注早餐穀物;達能(Danone)則以優格和水為主;ABF擁有Twinings、金斯米爾(Kingsmill)等品牌。

你以為這些是不同公司在競爭?其實很多都屬於同一母公司。

他們如何掌控一切

市場營銷主導:這些巨頭花費數十億美元塑造你的飲食偏好。你渴望某種零食?都是經過設計的。

定價權:憑藉巨大的市場份額,他們能左右全球食品價格。漲價時,通貨膨脹就會侵蝕你的錢包。

供應鏈壟斷:從農場到餐桌,他們控制一切——原料採購、製造、分銷。小農戶?基本上是在和神談判。

零售鎖定:與超市和餐廳的合作,讓貨架空間偏向他們的產品,而非本地生產者。

真正的問題

你的選擇不是真正的選擇。你看到的多樣性只是一個幻象。其實都是同樣的十家公司,換了不同的品牌面具。

公共健康被置於次要位置。他們的行銷推廣充滿糖、鹽和添加劑的加工食品。孩子每年看到約4000則食品廣告——其中95%是推銷不健康產品。難怪肥胖率與這種壟斷同步飆升。

地球付出代價。他們的大規模運營導致森林砍伐、工業化農業退化,以及巨大的碳足跡。一家公司的採購決策,可能影響全球生態系統。

工人和小生產者被壓榨。供應鏈中的勞動條件常常令人質疑,小農戶的收成卻只拿微薄的報酬,而這些公司卻賺取數十億。

更大的圖景

這不僅僅是零食或早餐穀物的問題,而是權力的問題——掌控全球飲食習慣、設定價格、影響營養政策、操控食品話語權的力量。當十家公司控制全球食品系統時,他們實際上也控制了公共衛生決策、環境影響和農業經濟的未來。

問題不在於自由市場是否會出現整合——事實上會。真正的問題是,這種集中程度是否真正為除了股東之外的任何人謀利。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