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艾略特波浪:每個人都在談論的交易模式(但卻有一半人不懂)

如果你瀏覽過加密交易社群,你一定聽過有人喊著「第三浪來襲!」或是「我們正處於修正階段」。艾略特波浪理論(Elliott Wave Theory)(EWT)基本上就像是每個交易者都希望擁有的水晶球。但它真的有效嗎?讓我們用不那麼教科書式的語言來拆解。

那麼,艾略特波浪到底是什麼?

回到1930年代,有個叫拉爾夫·尼爾森·艾略特的人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金融市場並非隨機移動——它們遵循可預測的模式,這些模式源自人類心理。他的理論指出,市場在樂觀(牛市)(bullish)與恐慌(熊市)(bearish)之間循環擺動。

想像一下:當群眾變得興奮時,價格會像波浪一樣推升;當恐慌來襲時,市場會進行反向調整。艾略特將這些波動畫出來,發現一個重複出現的八浪結構——就像大自然最喜歡的舞步。

這個理論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受到重視,當時羅伯特·普雷切特(Robert Prechter)推廣它。如今,交易者會在各種時間框架中應用艾略特波浪:加密貨幣圖表、股市、商品市場,應有盡有。

5-3浪舞蹈

基本的模式如下:

五個推動浪(Impulse Waves) (跟隨主要趨勢)

  • 浪1、3、5向上推動
  • 浪2、4則是小幅回調

三個修正浪(Corrective Waves) (逆勢調整)

  • 浪A、B、C向下修正

在牛市中,會看到五浪上升,三浪回調,循環不斷。熊市則相反。

最神奇的是?艾略特說市場具有分形特性——放大浪3,你會看到它分解成五個更小的浪;縮小看整個1-5的序列,它只是一個更大循環中的微小點。就像俄羅斯套娃,但你的資產在其中。

規則 (如果你在意)

艾略特為推動浪制定了三個硬性規則:

  1. 浪2不能回撤超過浪1的100%
  2. 浪4不能回撤超過浪3
  3. 浪3從不是最短的,通常也是最長的

修正浪則較簡單——它們總是由三個浪組成:A-B-C,從不五浪。就這樣。

它真的有效嗎?真相有點亂

這裡就變得複雜:艾略特波浪非常主觀。

技術上,規則聽起來很合理,但實務上?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畫出浪,卻都不違反規則。兩個交易者看同一張圖,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浪型。這就像是金融界的羅夏測試。

批評者認為這會扼殺理論——如果你可以用艾略特波浪解釋任何市場動作,那它其實什麼都不是。這是無法被證偽的偽科學,包裹在幾何學的外衣裡。

**但重點是:**成千上萬的專業交易者都信奉它。許多人會結合斐波那契回撤或其他指標來篩除雜訊。說真的,當大家都在看同一個浪型時,預言就有可能變成自我實現。

成功率主要取決於:

  • 你能多準確地數浪(比想像中難)
  • 你願意耐心等待明確的模式
  • 你能謙虛承認自己數錯的時候

總結

艾略特波浪理論不是神奇的預測工具——它是一個理解市場心理的框架。拉爾夫·艾略特從未解釋過為何市場會呈現這個5-3的結構;他只是觀察了75年的數據。

用它?需要大量練習。對經驗豐富的交易者來說,它很有用;對新手則風險較高;如果你不懂得正確數浪,基本上毫無用處。

真正的教訓是:市場並非完全隨機,但也不是百分百可預測。艾略特波浪只是一種看待市場的角度。把它當作工具,而非信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