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0.1%規則:北京如何重新塑造全球供應鏈政治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3年10月9日,北京發布了一項在西方幾乎未引起關注的監管震撼——但它正在重塑從半導體到加密貨幣挖礦基礎設施的每一個供應鏈。

核心策略:0.1%門檻

中國商務部剛剛實施了一套新的出口管制框架:任何含有0.1%中國稀土、石墨或磁性材料的產品,現在都受到國家出口限制。這個標籤並不重要——“美國製”、“歐盟認證”,都不算。如果原材料來自中國,北京就聲稱擁有管轄權。

這顛覆了西方的策略。華盛頓利用制裁來封鎖中國產品,而北京現在掌控的是每個西方製造商依賴的上游原料

立即影響區域

路透社報導,核心禁令已經開始實施,全面執行預計將於12月1日完成:

  • 半導體與AI芯片:由於稀土依賴,產量受到限制
  • 電池供應:電動車製造商面臨採購困難
  • 國防承包商:關鍵零件被列入限制
  • 無人機技術:出口限制影響深遠
  • GPU/ASIC供應:加密貨幣挖礦者需密切關注

為何加密貨幣應該在意

這裡被忽視的角度是:挖礦基礎設施依賴中國的稀土。ASIC芯片、GPU礦機、高性能計算集群——都可能受到供應中斷的影響。如果中國大幅收緊稀土出口,算力壓力可能會激增。這將影響網絡安全、挖礦盈利能力,以及所有下游的連鎖反應。

杠杆的轉移

數十年來,西方的主導地位建立在市場控制+軍事實力的假設上——但中國剛剛證明,真正的槓杆是資源控制。沒有開火、沒有演講,只是通過監管套利。

西方專注於關稅和聯盟,而中國則專注於掌握使現代科技成為可能的礦物資源。這就是不對稱性。

這次有何不同

過去的稀土限制多是被動反應,而這次是系統性的。0.1%的門檻設計得幾乎無法規避——你無法在半導體和磁鐵的化學結構中繞過這些材料。

這不是貿易戰升級,而是結構性杠杆的運用。

時機點

2025年10月的措施具有啟示意義。在關稅不確定的時期悄然實施,它重塑了談判格局。傳遞的訊息是:我們不需要與你對抗關稅,因為我們可以控制你的供應鏈。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