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准会降息“狂飆”:投行喊着“一次降50點”,幣圈真能接住這波流動性嗎?



联准会的降息預期,早已跳出政策討論的範疇,演變成一場被投行們反復修改劇本的金融鬧劇——而幣圈,無疑是臺下最坐不住的觀衆羣體。

最近投行們的“轉向”速度,快得讓人咋舌。一個月前,渣打銀行還只敢謹慎預測“9月降息25基點”,如今直接拋出“降息50基點”的激進觀點,仿佛在賭桌上突然押上全部籌碼;麥格理將原本12月的降息預期提前至10月,節奏快得讓人難以跟上;巴克萊畫出“三連降”的路線圖,卻在50基點的激進選項前猶豫不決,一副既想衝鋒又怕摔倒的模樣。

這羣華爾街“預言家”集體從“鷹派”轉向“鴿派”,並非憑空樂觀,而是被8月的經濟數據打了個措手不及——非農就業僅新增2.2萬人、失業率攀升至4.3%、通脹也顯露松動跡象,就像候鳥遭遇寒流,立刻調轉方向。

說實話,若這波流動性真的放開,幣圈大概率會迎來久違的“水牛行情”。畢竟歷史擺在眼前:每當联准会釋放鴿派信號,比特幣這類風險資產往往會隨之脈衝漲。道理很簡單,降息後資金成本降低,逐利的資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總會湧向高波動的市場。更何況,如今企業用加密貨幣發放薪酬的趨勢逐漸顯現,在降息環境下,這種創新支付模式或許能加速發展,爲幣圈再添一個流動性源頭。

但我必須潑一盆冷水:投行的預測,比天氣預報還要不靠譜。去年他們還拍着胸脯宣稱“2024年僅降息3次”,如今卻恨不得把降息變成月度任務;橋水基金的達利歐早已提醒,降息可能導致美元貶值、股市動蕩,看似狂歡的流動性背後,暗藏着滯脹的風險。

更關鍵的是,幣圈的“水牛行情”從來都是“空中樓閣”——全靠資金堆砌而成,能否持續,完全取決於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萬一監管突然收緊,比如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框架》展開實質性審查,或者下個月經濟數據意外反轉,潮水退去後,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在我看來,與其把投行的預測當作“聖旨”,不如只將其視爲一份“天氣預報表”——看看即可,別真的照着調整策略。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幣圈玩家更該牢記:即便真的迎來財富盛宴,也得先爲風險預留好逃生通道。畢竟真正的投資,不是聽機構喊得有多響亮,而是能讀懂市場未說出口的信號,別在狂歡中忘了踩下剎車。
BTC-1%
ETH-0.82%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