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香,月兒圓~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限時開啓!
創作點亮中秋,帶上熱門話題發帖,就有機會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
立即報名參與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參與攻略
1️⃣ 在廣場發帖並帶上話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2️⃣ 內容需圍繞廣場官號(Gate廣場_Official)每日發布的熱點話題進行創作,並確保帶上該熱點話題及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標籤
3️⃣ 發帖數量越多,內容越優質,互動量越高,獎勵越豐厚!
💰 創作者專屬獎勵
🏆 Top 1: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100 合約體驗券 + $100 GT
🥈 Top 2: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80 合約體驗券 + $60 GT
🥉 Top 3: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60 合約體驗券 + $30 GT
Top 4-10: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50 合約體驗券
Top 11-20:多功能充電器 + $30 合約體驗券
幸運獎(30 位):每人 $20 合約體驗券
除此之外每位獲獎者都將獲得相應的社區流量扶持,增加您的社區影響力!
🍀 新用戶特別福利:
第一次在活動期間發帖?恭喜你,還有機會衝擊 $600 中秋賞月獎池!
完成任務(完善資料+關注5人+點讚/評論/轉發5帖+帶話題發首帖),30 位幸運用
Facebook 正在嘗試讓 ‘戳’ 再次流行
圖片來源:TechCrunch 從技術上講,poke 從未真正離開 Facebook。
Facebook早期的經典功能讓用戶能夠以一種虛擬的方式引起朋友的注意。雖然“poke”早已不再流行,但最近該功能在年輕用戶中使用有所增加,這促使公司將“poke”作爲Facebook體驗的一個更核心部分。
現在用戶可以通過他們的 Facebook 個人資料上的一個新專用按鈕來戳朋友,這將通過通知提醒戳的接收者。此外,Facebook 用戶可以看到誰戳了他們,並可以在 facebook.com/pokes 找到朋友戳。 在這個頁面上,用戶將能夠跟蹤與朋友的“戳計數”,每次互相戳時都會增加。他們還可以拒絕戳,如果他們不想回戳。
這個追蹤功能主要是爲了吸引那些在社交應用中成長起來的年輕用戶,這些應用內置了遊戲化元素,比如 Snapchat 和 TikTok 的連擊。這些功能表面上幫助朋友們跟蹤他們最常聯繫的對象,但由於其上癮的特性,連擊已經受到監管審查,甚至導致了訴訟,因爲它們讓孩子們沉迷於這些應用。
通過突出顯示戳一戳的數量並在Facebook上使戳一戳更加顯眼,Meta希望創建一個類似的互動機制。當用戶與朋友增加他們的戳一戳數量時,朋友的名字旁邊將出現不同的圖標,例如火焰表情符號或“100”等等。
這不是最近幾個月Facebook第一次嘗試復興戳一戳。2024年3月,該公司表示,它已經使用戶更容易通過搜索找到戳一戳頁面,並將在搜索朋友後更容易戳他們。這些小變化導致戳一戳在變化後的一個月內激增了13倍,Meta當時表示。
至於你爲什麼想要戳某人,這要由用戶自己決定。Facebook 從未解釋戳的目的,留下了解釋的空間。戳可以是引起某人注意、調情或僅僅是惹惱他們,具體取決於用戶的意圖。
Poke 計數可能永遠不會像連擊那樣受歡迎,但添加它們顯然表明 Meta 正在尋求提升 Facebook 的參與度。
根據《焦慮一代》的作者喬恩·海特的研究,該研究聚焦於社交媒體對兒童大腦發展的潛在危害,Snap已經知道“連擊”會形成習慣的特性多年。他與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高級研究科學家扎克·勞施共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內部文件,顯示Snap員工討論了連擊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它們在推動用戶參與方面的有效性。
盡管今天Facebook仍然是Meta業務的搖錢樹,爲其在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項目等領域的長期投資提供資金,但它長期以來受到批評,未能吸引年輕用戶——這一人口統計羣體在美國尤其在下降。該公司嘗試通過各種舉措重新奪回年輕市場,包括短暫存在的僅限大學生使用的功能Facebook Campus,該功能於2022年關閉,以及最近針對Z世代的重新設計。
查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