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別人發的每一條帖子,基本都能看出點心理痕跡。
看似在說別人,其實都在暴露自己。
吐槽和噴人,表面是犀利,實際上是焦慮在泄漏。罵別人“韭菜”,潛臺詞就是“我怕自己也會被割”。諷刺別人蠢,是爲了證明“我沒那麼蠢”。
寫哲理、談長期的,看上去像經驗分享,其實很多時候是在安撫自己。行業的不確定、身後的追趕者,讓他們不得不一遍遍強調“穩健”“積累”。
自我辯護和澄清也一樣。文字越冷靜,越說明心裏急。表面是理性解釋,本質是在拼命修補形象。潛臺詞永遠是那句:你們不要懷疑我。
攻擊型回應,很多人看似在暴走,實際上是在運營自己。憤怒只是表層包裝,底層邏輯是搶話語權,靠衝突刷存在感。尤其在幣圈,罵戰就是一種流量玩法。
過度正能量,看起來是給別人打氣,其實更多是寫給自己看。“我很穩,我很樂觀”,重復得越多,越說明內心很慌。
嫉妒和厭惡更微妙。嫉妒不會寫成“我羨慕”,它會披上輕蔑的外衣。別人賺到,就說“運氣而已”;別人火了,就說“一陣風罷了”。厭惡同樣如此,表面是價值批評,實際上是投射。他說“不稀罕”,可心裏卻停不下來盯着看。
就像我寫這篇,也是在拆解別人時,來思考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