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 發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關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3,000 F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F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0 FST
二等獎(3名):500 FST/人
三等獎(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活動詳情連結: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你知道嗎,看財報的時候,90%的內容其實都是噪音。真正值得盯的,只有兩件事:事實和承諾。但奇怪的是,大多數人總愛盯着那些「觀點」和「期望」。爲啥呢?說到底,還是心理原因。
人天生喜歡聽故事,也喜歡未來有點幻想。觀點就像故事,有情緒、有色彩,讓你覺得「這公司很有未來感」。期望就更誇張了,一句管理層的預測,哪怕沒任何保障,也能讓你腦補一堆美好畫面。問題是故事和幻想,跟實際能不能兌現根本沒關係。
相比之下,事實就冷冰冰的,沒什麼情緒。比如「營收下滑」「負債比率升高」,聽起來枯燥,但才是真實情況。承諾也是一樣,它講的是責任、契約,而不是夢想。正因如此,很多人寧願盯觀點和期望,因爲它們聽起來舒服、帶勁。
聰明的投資人會反過來。越是好聽的故事,越得冷靜;越是乾貨的事實和承諾,越要重視。比方說,有些初創公司喊着「三年翻倍市佔率」,你一翻財報發現現金流連維持運營都困難,那這期望有啥用?反過來看看像可口可樂這種老企業,堅持分紅好多年,那就是事實支撐下的承諾,那就靠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