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大選前瞻:比特幣與加密貨幣成焦點 政策分歧成關鍵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成爲2024美國大選焦點議題

加密貨幣成爲重要選舉議題的背景

比特幣對美國的意義

對沖通貨膨脹需求加強

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人的實際工資水平幾乎沒有顯著提升。經通脹調整後,當今美國的平均時薪購買力與1978年相差無幾。這加劇了貧富差距的擴大:上層階級因持有大量固定資產而財富劇增,而工薪階層的財富則在不斷縮水。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視爲對抗通脹和經濟不確定性的一種潛在工具,尤其爲中產階級提供了實現經濟獨立的希望。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和有限供應使其成爲政府和中央銀行幹預下的替代資產。

過去25年間,美國聯邦債務佔GDP的比例從40%急劇上升至100%,並且在未來10-30年間,這一比例可能攀升至124%-200%。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可能引發所謂的"明斯基時刻",即債券市場意識到債務問題的嚴重性,進而要求更高的回報以彌補融資風險。這種時刻可能導致債券市場崩盤,觸發金融危機。

無論是川普的減稅政策還是哈裏斯的增稅計劃,都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的赤字和債務負擔,增加金融市場動蕩的風險。解決這種高負債的方式有限,通過通貨膨脹稀釋債務,可能成爲美國政府應對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然而,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會壓縮工薪階層的購買力,加劇財富不平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等待國會批準的比特幣法案,可能爲美國債務問題提供一條新的解決途徑。該法案旨在將比特幣納入更廣泛的金融體系,有可能通過吸引大量私人和機構資本,幫助穩定美國的債務結構,甚至爲全球金融體系帶來一定程度的穩定性。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加強美元國際影響力

穩定幣作爲當前最受歡迎的加密產品之一,已經成爲政策討論的焦點話題,美國國會正在審議多項相關法案。推動這一討論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認識到穩定幣有助於在美元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逐漸削弱的情況下,繼續強化其國際影響力。目前,超過99%的穩定幣以美元計價,遠超第二大計價貨幣歐元,後者僅佔0.20%。

除了在國際上增強美元的影響力,穩定幣還可能在國內進一步鞏固美國的金融基礎。盡管穩定幣發展僅有十年,它們已經成爲美國國債的前20大持有者之一,超越了德國等國家。這表明,穩定幣不僅有助於提升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還能夠通過吸納大量國債,成爲美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爲經濟提供額外的流動性支持。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選民對於加密興趣的上升

在哈裏斯民意調查中,由灰度代表進行的全國性調查顯示,大約一半的潛在美國選民表示他們更傾向於支持對加密貨幣持積極態度的候選人,而不是那些對加密貨幣不感興趣的候選人。

同時,搖擺州選民對加密貨幣的關注度也顯著上升。在即將進行激烈競爭的兩個關鍵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自2020年大選以來,這些州的谷歌加密貨幣搜索興趣分別上升至第四和第五位,密歇根州的加密貨幣搜索興趣則位居全美第八。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加密企業捐款扮演核心角色

2024年,加密貨幣公司已成爲美國政治捐款的主要力量之一。Coinbase和Ripple現爲今年最大企業政治捐款者,佔企業捐款總額的近48%。Fairshake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PAC)於2023年成立,由前紐約州長助理Josh Vlasto領導,已爲支持加密貨幣的候選人籌集了超2億美元,成爲本選舉週期支出最多的PAC。Fairshake的目標是選舉支持加密的候選人,擊敗持懷疑態度者,獲得了Coinbase、Ripple和Andreessen Horowitz等公司的支持。

這些資金不僅影響總統候選人的政策,還推動有利於加密貨幣的國會選舉政策。加密貨幣行業由此從幕後走向前臺,成爲美國政壇的重要力量。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大選的影響

競選雙方的政策主張

哈裏斯

哈裏斯對加密貨幣政策的表態相對有限,僅表示將"鼓勵人工智能和數字資產等創新技術,同時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爲了應對黑人男性選民支持率低於預期的問題,近期她推出了一系列經濟保障計劃,其中包括承諾制定加密監管框架以保護黑人男性的加密投資。然而,這一框架僅針對黑人選民,缺乏明確的監管細節或具體政策立場,被加密社區批評爲缺乏誠意,認爲她只是將加密貨幣作爲爭取選票的工具。

當前的拜登/哈裏斯政府對加密行業的監管立場較爲對抗,採取了包括提起多項訴訟、限制傳統銀行服務、否決兩黨立法等行動,並持續考慮對加密貨幣徵收資本利得稅。盡管哈裏斯的加密政策可能比拜登更爲友好,有望改善行業監管環境,但在稅收、比特幣挖礦和自托管等關鍵問題上,她的立場仍較爲謹慎,遠不及川普的親加密立場。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川普

共和黨歷來強調個人自由,其價值觀與加密貨幣(crypto)的去中心化理念有一定的契合。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在其官方綱領中提到加密貨幣,表示川普將捍衛比特幣挖礦權,並"確保每個美國人擁有自行保管數字資產的權利,並在無政府監控與幹預的情況下進行交易"。相比之下,民主黨傾向於加強政府權力與監管,這在理念上與加密貨幣社區存在一定的摩擦。

川普對數字資產行業表現出濃厚興趣,聲稱要將美國打造爲"全球加密貨幣和比特幣的首都",他支持比特幣挖礦,並承諾保護自托管的權利。此外,川普曾經在競選期間用BTC購買漢堡送給食客,並公開批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加密貨幣的強硬態度,表示如果再次執政,他將任命一位對加密友好的新主席。川普還推出了自己的去中心化金融項目(DeFi)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川普提出了一系列加密貨幣政策建議,其中包括:

  • 建立比特幣政府儲備:川普指出,他的政府將"保留美國政府當前持有的或未來獲取的100%的比特幣",並且這些比特幣將構成"國家戰略比特幣儲備的核心"。截至2023年10月,美國政府被估計持有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比特幣,主要通過刑事調查繳獲。然而,這些儲備將如何使用、是否實際可行,甚至能否被加密行業廣泛接受,目前仍不明朗。

  • 成立加密貨幣顧問委員會:川普在納什維爾提議組建"比特幣與加密貨幣總統顧問委員會",並表示該委員會將由"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來制定規則,而不是"憎恨加密行業的人"。

  • 阻止联准会推出數字貨幣:全球許多國家正在推進央行數字貨幣(CBDC),但這一趨勢在美國的加密社區受到抵制。盡管联准会尚未決定是否推出數字美元,但在2022年1月發布了一份報告,討論了CBDC的潛在成本和收益。川普多次公開反對這一想法,稱其爲"對自由的重大威脅"。2024年5月,衆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联准会創建CBDC,但這項法案距離成爲法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川普對加密貨幣持支持態度,他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經濟不確定性,這對市場和加密貨幣行業的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分裂政府"的情況可能出現

目前看來,除非有一黨能夠同時拿下參衆兩院和總統位置,在其他情況下不穩定時期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截至10月25日,Polymarket數據顯示,不同政黨在總統、參議院和衆議院選舉中的勝選概率各不相同。其中,唯一有較高可能性的具體結果是共和黨控制參議院。同時,"分裂政府"的局面也極有可能出現這是指總統和參議院分別由不同政黨控制的情況。上一次分裂政府出現在奧巴馬任期內,而在拜登和川普任期中都未出現。

這種政治局面通常會導致政策僵局,因爲總統和參議院在重大立法和人事提名上必須妥協。而如果共和黨全面獲勝,有望在短短三個月至半年內通過新的立法,這將是加密貨幣市場的利好結果,因爲共和黨傾向於推動更寬松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美國國會於9月25日星期三通過了一項臨時支出法案,將政府機構的經費維持至12月,暫時避免了政府關門。這一法案的通過也將最終的支出決定推遲至11月5日總統大選之後。換句話說,從12月到次年1月3日新一屆國會就職期間,政府的財政預算問題將受到一定限制。這意味着,在這一過渡期內,總統的權力可能不會對財政政策產生廣泛影響,直到新一屆衆議院就職後,才能通過正式的財政預算。

HTX Ventures:全盤分析2024美國大選,可能是加密行業從嚴監管封殺到扶持創新的轉折點

SEC領導層大概率更換

自Gary Gensler擔任SEC主席以來,他的強硬監管政策引發了加密貨幣社區的強烈不滿。盡管他在打擊非法證券發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過於嚴格的執法方式也遭到了許多加密公司的抗議。

川普曾公開表示,如果他再次當選,

BTC-1.0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瓜田李下vip
· 8小時前
不说了 囤币才是硬道理
回復0
合约自由人vip
· 8小時前
现在还担心啥选举 ,币都到新高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