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1️⃣ #TokenOfLove# |廣場音樂節打 CALL
爲偶像打 CALL,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誰?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曬旅程贏好禮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帶話題發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心願清單、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速乾套裝、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發帖還能賺錢
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續費返佣!發布優質內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觀點等,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你將獲得最高 10% 的手續費返佣!
詳情 👉 https://www.gate.
Web3世界的遊戲規則:派系、標籤與夢想的交織
Web3世界中的遊戲規則總是讓人驚嘆。曾經聽說某財庫項目的"廣告位"是可以購買的,方案是項目方認購一定數量的代幣,然後該項目負責人會將一部分投資用於購買對方項目代幣,剩餘部分則用於購買主流加密貨幣。當時我們覺得這種做法荒謬可笑,但當真有中介帶着提案找上門時,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人。
融資過程中的"拜碼頭"文化,讓許多初入行業的人感到困惑。2017年ICO時期,很多人天真地認爲,只要做好產品、在論壇上宣傳、設置ICO地址就足夠了。我們當時花費大量時間在社交平台上回答問題,努力開發產品。後來才意識到,還需要認識行業重要人物、尋找顧問、找機構背書、合作做市商和交易所等。加入某個陣營往往意味着要與另一方保持距離。
在這個宣稱要"重塑世界交易體系"的新領域,派系和站隊依然是不可避免的。有傳言稱,如果項目選擇在某個交易平台首發,可能會影響在其他平台的上市機會;如果得到某個社區的支持,可能會失去其他投資者的青睞;接受某家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可能會影響其他投資方的決策。雖然這些"二選一"的情況仍然存在,但隨着行業的成熟和專業化,利益考量逐漸淡化了派系之爭。面對頭部平台的絕對優勢,其他平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分享剩餘的市場機會。
人們習慣於給事物貼標籤,這在Web3領域表現得尤爲明顯。項目常常被按市值、行業、功能、投資方或發行渠道等進行分類。這些標籤幫助人們快速建立對項目的初步印象和預期。例如,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支持的項目往往被認爲是優質項目,有上市預期的項目也會受到更多關注。這些標籤背後反映的是品牌溢價效應。
meme的傳播邏輯也類似,通常依托於一個知名的"敘事"或"IP"。這些標籤或名字本身就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和傳播。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和參與時,項目就更容易進入公衆視野。
人性使然,當少數人獲利時可能被忽視,但當越來越多人,尤其是有影響力的人士都在盈利並不斷宣傳時,大衆就會開始關注並嘗試參與。這種集體行爲往往會影響個人的理性判斷,導致情緒化和衝動的決策。
Web3就像一個充滿夢想的國度,人們都在尋找下一個機會。項目方則努力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和資金。無論是鏈上活動的繁榮還是新的敘事出現,回歸價值始終是最終目標。然而,很多人總是希望能夠逆勢而上,經歷從懷疑到興奮,再到全身而退的循環。
我們所看到的機會,可能只是項目方希望我們看到的幻象,而財富效應則是吸引我們的誘餌。在這個不斷重復的循環中,我們似乎總是難以跳出這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