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新加坡旗艦活動 · 廣場趣味答題 Day1】
#TOKEN2049# 馬上拉開序幕,Gate 也要在新加坡放大招啦!
Token of Love 音樂節、 Gate x Oracle Red Bull Racing 招待會、 F1 觀賽派對統統來襲!
現在參與廣場【趣味答題挑戰】,來測測你對活動了解多少,瓜分$100 BTC!
參與方式:評論區留下答案(格式:1B 2A 3B 4B)
🎁 獎勵:每天抽 3 名幸運用戶 → 每人 $10 BTC
🎁 終極彩蛋:三天全對的幸運超級答題王 → 再送 $10 BTC!
📖 Day1 · Quiz 單選題
Q1
Gate 新加坡旗艦活動在哪五天舉行?
A. 9月30日-10月4日
B. 10月1日-5日
C. 10月5日-9日
Q2
“TOKEN OF LOVE” 音樂節的舉辦地點是?
A. 濱海灣花園
B. 聖淘沙
C. 新加坡體育館
Q3
Gate x Oracle Red Bull Racing 招待會特別關注的三個主題是?
A. 體育、旅遊、時尚
B. 加密市場趨勢、全球經濟展望、Web3
C. 遊戲、NFT、元宇宙
Q4
在10月2日舉行的 F1 賽車模擬挑戰中,勝出者獲得的獎勵是什麼?
A. 音樂節 VVIP 門票
B. Gate 精美週邊
C. F1 觀賽盛宴門票
💡 小Tips:不確定答案?偷偷翻一下
Solo完成Pre-Seed輪融資 構建Web3可信匿名身分系統
Web3身分層新範式:Solo構建可信匿名身分系統
Web3身分層項目Solo近期完成120萬美元Pre-Seed輪融資,由Draper Associates領投。Solo正在基於其獨創的zkHE架構,構建一套"可信匿名"的鏈上身分系統,有望在隱私保護、身分唯一性與去中心化可驗證性之間實現平衡。
Solo的核心團隊實力雄厚。CEO Edison曾就讀耶魯商學院,聯合創辦耶魯商學院區塊鏈學會。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Stephen與Sissi均爲深圳大學教授,分別在區塊鏈與人工智能領域有深厚積累。
在Web3生態普遍面臨女巫攻擊、用戶信譽體系缺失、合規接入困難等問題的背景下,Solo提出的方案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Web3身分層長期缺位
盡管Web3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但"身分層"作爲關鍵模塊長期缺位。從鏈上系統視角,用戶通常只是一串錢包地址,缺乏個體特徵與行爲標籤。這導致無法建立可信用戶畫像,實現聲譽積累與信用評估。
身分層缺位直接催生女巫攻擊等問題。在依賴用戶參與的激勵活動中,惡意用戶可輕鬆僞造多個身分,重復領取獎勵、操縱投票、污染數據。部分項目引入"反Sybil"機制,但往往對真實用戶造成誤傷,而真正的刷子卻能輕鬆繞過規則。
在DePIN、GameFi、AI等領域,身分缺失同樣帶來深遠影響。虛假地址僞造數據、多帳戶刷任務等行爲嚴重擾亂生態系統平衡。在AI數據標注中,腳本批量模擬、機器人僞造輸入的現象愈發嚴重,污染訓練數據,削弱模型性能。
此外,Web2世界中廣泛使用的KYC、信用評分等機制難以映射到鏈上。這限制了機構參與Web3,也導致鏈上金融體系長期處於身分真空狀態。DeFi借貸難以觸及無抵押信用借貸場景,用戶覆蓋能力與資本效率受限。
Web3身分層探索現狀
目前市面上Web3身分層方案可大致分爲四類:
生物識別類:以生物特徵確保身分唯一性,如Worldcoin、Humanode等。具備較強抗女巫能力,但易引發隱私和合規問題。
社交信任類:強調社會信任網路與開放驗證,如Proof of Humanity、Circles等。理論上可實現高度去中心化,但身分唯一性難以保障。
DID聚合類:整合Web2身分/KYC數據、VCs等外部憑證,如Civic、SpruceID等。與現有合規體系兼容性高,但去中心化程度有限。
行爲分析類:基於鏈上地址行爲構建用戶畫像,如ReputeX、Krebit等。隱私保護良好,但易受女巫行爲幹擾。
現有方案普遍面臨隱私保護、身分唯一性與去中心化可驗證性難以兼顧的困境。生物特徵被視爲最具確定性的身分要素,但僅依賴生物識別難以解決隱私與去中心化的平衡問題。
Solo的技術方案解析
Solo基於zkHE架構,融合Pedersen承諾、同態加密(HE)及零知識證明(ZKP)。用戶生物特徵在本地完成多重加密處理,系統生成可驗證的零知識證明並提交至鏈上,實現身分不可僞造性與隱私保護下的可驗證性。
zkHE架構由同態加密與零知識證明構成雙重加密防線:
同態加密:將承諾後的生物特徵以加密形式輸入電路,執行匹配比對等操作,全程無需解密。系統基於比對結果生成"距離是否小於閾值"的零知識證明。
零知識證明:生成證明"我是唯一且真實的人類",但不透露原始生物信息或計算細節。採用高效的Groth16 zk-SNARK框架,生成簡潔強健的ZKP。
Solo在驗證效率上表現出色。密碼學算法高度優化,選擇驗證效率極高的Groth16 zk-SNARK作爲主幹框架。實驗表明,Solo方案在面對高維度生物特徵數據時,認證耗時遠優於傳統ZKP方案。
在客戶端性能上,Solo進行了大量優化。驗證流程均可在普通智能手機本地完成,中端設備上整體計算時間爲2-4秒,無需依賴專有硬件。
打破Web3身分層"不可能三角"
Solo提供了一種在隱私保護、身分唯一性與可用性三者間實現技術平衡的新路徑:
隱私層面:生物特徵在本地加密處理,無需上傳或解密原始數據。
身分唯一性:通過加密態下特徵向量距離比對,確認驗證者與註冊記錄是否爲同一人。
可用性:優化zk證明過程,驗證生成時間控制在2-4秒,鏈上驗證可在毫秒級完成。
Solo預留了合規性對接接口,支持與鏈上DID、KYC系統集成,以及將驗證狀態錨定至指定Layer1網路。
在Web3身分賽道多元化演進中,Solo的方案與其他路徑形成互補。Solo構建了底層的"人類唯一性確認"網路,爲更高層的VC、SBT、社交圖譜等提供基礎驗證。
Solo可視爲身分堆棧中的底層共識模塊,專注提供具備隱私保護的人類唯一性證明基礎設施。其zkHE架構可作爲各類DID或應用前端的插件接入,與現有VC、zkID、SBT等形成組合。
目前,Solo已與多個協議和平台達成合作,覆蓋數據標注、DePIN網路與SocialFi遊戲等垂直賽道。這些合作將進一步驗證Solo身分驗證機制的可行性,爲其zkHE模型提供現實需求反饋。
通過構建可信匿名的身分層體系,Solo正在奠定1P1A(One Person, One Account)的能力基礎,有望成爲推動鏈上身分體系演進與合規應用拓展的重要底層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