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圖導向橋樑中的未被告知的權衡

進階10/9/2024, 2:54:14 AM
本文以數據為基礎,對兩種常用的基於意圖的橋樑:Across(V2)和DLN 的訂單流程履行情況進行考察,並探討其目前實現中存在的一些權衡和潛在瓶頸。

序曲

橋樑是貨幣樂高構建多鏈生態系統,為價值在鏈間移動提供基礎設施。通過空投狂熱、用戶對低手續費的需求以及開發者對區塊空間的需求的某種組合,橋樑已經成為 DeFi 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這些橋樑來說,建立強大的協議非常重要,這些協議能夠在降低成本/速度的同時保持對加密貨幣中重要的屬性的忠實:去中心化、無需許可和抗審查。

到目前為止,關於Gate的討論橋樑的安全性主要集中在验证器集合上消息橋接然而,隨著基於意向的橋樑越來越受歡迎,將這些安全對話的範圍擴大到基於意向的系統變得非常重要。

Connext, Across, and DLN were 早期採用者現在稱為基於意圖的設計。“意圖”一詞直到UniswapX進入了場景並使其普及。

UniswapX的白皮書解釋了他們的跨鏈轉帳方法,這與之前的橋樑類似,但有一個新的變化:他們稱之為用戶的簽署訂單“意圖”,它卡住了。很快,意圖術語就被橋樑所接受。這導致了行業中一個新術語的誕生:「基於意圖的橋樑」。

根據這一趨勢,像SynapseRFQ和Squid(因其Boost功能)這樣的橋樑已經接受了這種設計。使用者越來越多認識到好處因此,許多人認為,這些橋樑提供了快速執行速度和快速使用體驗。因此,有很多關於基於意圖的橋樑的討論。連接的未來。

本文提供了對兩種流行的基於意圖的橋樑 Across (V2) 和 DLN 的訂單流程履行的數據驅動評估,以及它們目前實現中的一些權衡和潛在瓶頸。

為了統一性(和理智),我們將使用“代理”一詞來描述滿足意圖的第三方實體。在不同的意圖協議中,這些代理被稱為解決者、解析器、搜索器、填充器、接收者、中繼器等等。


代理商 = 解決者 + 解決者 + 搜索者 + 填充者 + 接收者 + 轉發者。

讓我們開始吧!

理解基於意圖的橋樑

意向基橋樑旨在快速且廉價地執行跨鏈訂單。為此,它們引入了第三方代理,這些代理在橋樑的運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這些代理商可以將用戶所需的資產交付到目的地鏈上。
  • 代理商從自己的口袋(也就是庫存)提供所需的資產給用戶。
  • 用戶立即收到資金,但代理商可能面臨還款延遲或損失的風險考慮到最終性風險(也被稱為重組風險)。
  • 代理商為其服務及承擔風險而收取費用。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代理商提供的短期貸款,用戶支付便利費用以獲得快速執行。
  • 根據橋樑的設計,代理人可能會在不同鏈上收到各種代幣的償還。
  • 由於設計的原因,這些代理必須經常重新平衡並保持跨鏈的流動性。隨著支援的鏈和資產數量的增加,代理的複雜性呈指數級增長,使基於意圖的網橋難以擴展。

為了這項研究的目的,我們將專注於 Across V2 和 DLN 中的訂單流程履行。為了支持我們的討論,我們將分析 Anera Labs 的儀表板數據,“照亮跨鏈意向景觀.”此數據是在 2024 年 1 月 26 日至 2024 年 2 月 2 日的一周內收集的。

從我們的分析中得出的要點是:

  • 只有少數幾個經紀人贏得了幾乎所有的訂單流量。
  • 贏得最多訂單流量的代理通常由協定背後的團隊運營。
  • 每个订单之间缺乏竞争。大部分拍卖只有一个竞标人,意味着没有竞标竞争。
  • 在代理級別,基於意圖的橋樑之間存在明顯的中心化風險,存在與活躍性、審查阻力和訂單流執行不力相關的風險。

讓我們更仔細地看看具體的問題:

代理中心化的風險

Cross有22個代理商,DLN有26個代理商在其系統中競標訂單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代理中只有少數贏得了幾乎所有的訂單流。


來源:照亮跨鏈意圖景觀

在 Across 中,單個代理通常會贏得大多數超過 500 美元的訂單。這種市場份額優勢(市場份額 = 代理商在交易價值範圍內贏得的交易量)對於超過 25,000 美元的訂單更為明顯,其中一位代理商贏得了超過 97% 的交易量(稍後會詳細介紹該實體是誰)。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對於較小的交易,高達250美元,Cross保持了更具競爭力的系統,儘管一個代理商仍然在這個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但其主導地位僅限於訂單流的一小部分。

在Across的小轉帳中,代理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因為它們非常有利可圖且代理商有更多的利潤空間。這是因為小額轉帳的競價較不受氣價波動的影響。對於小額轉帳而言,燃氣費用佔總成本的比例較大,因此當代理商在所報費用中準確考慮到燃氣價格的波動時,它們可以確保持續的盈利能力。


在Across上進行小額轉帳對代理商更有利。來源:Across內部數據

因此,隨著越來越多的代理商意識到在Gate上提供的潛在收益,他們受到激勵加入該平台並競爭這些交易。

另一方面,DLN表现出更为极端的中心化情况,在所有订单范围内,一个代理主导了近80%的订单流量。 对于超过25,000美元的订单,同一代理捕获了超过95%的订单流量。

委託人與受託人問題:依賴協議運行代理人的風險

運行代理並不容易。正如在題為“Running an agent is not easy. As discussed in the research paper titled “” 的研究論文中所討論的那樣意向市場的分析在意圖為基礎的系統中,設立代理並競爭存在幾個障礙:

  • 在跨多個鏈管理和重新平衡庫存需要大量資本和專業工具。例如,Synapse Labs進行中的提議,借款 5 百萬美元從Syanpse DAO到SynapseRFQ部署代理。
  • 代理可能必須產生擁塞成本如果拍賣競爭激烈,需要代理商花費時間和資源尋找必要的流動性來完成交易(甚至在他們知道是否能贏得填單機會之前)。
  • 代理商必須找出迷宮般的法律考慮因素,確保所有活動都符合規定。這需要大量的法律工作,這可能既昂貴又耗時。一些最有效的代理商由貿易公司(如Wintermute)經營,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大規模運營此類業務所需的資金。然而,由於複雜且通常不明確的法律和合規環境因司法管轄區而異,因此建立貿易公司面臨重大挑戰。

這些挑戰是如此艱巨,對許多人來說,付出的努力無法被潛在的利潤所證明。因此,協議團隊通常最終自己操作主要代理,因為他們的成功直接與協議的表現相關。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Across中,一個由Risk Labs運營的代理人(Across和UMA團隊背後的團隊)負責填補平台上驚人的92.8%的總訂單流量(在此期間)。這種活動集中在單一代理人內的情況凸顯了Risk Labs在Across V2當前運營框架中所起的中心作用。

在DLN的情況下,三個代理處理大部分訂單流。交易模式和代理行為表明,這些代理密切相關,很可能由DLN團隊操作,這加劇了擔憂。

這種情況,其中協議嚴重依賴其自身的基礎設施,遠非理想。這導致了中心化風險,包括審查、單點故障以及上述提到的租金提取潛在風險。

必須注意,這是任何類型市場的常見問題;這是一個被稱為“雞和蛋”問題的經典挑戰。

協議團隊有責任運行早期代理以確保從第一天起存在可靠且正常運行的服務。通過這樣做,他們有助於建立對系統的信任和可靠性,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和代理人(網絡效應),逐漸形成自我維持的市場。

重要的是要承認,這些基於意圖的橋接系統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任何新系統成長過程的正常部分,市場有機發展需要時間。但是,承認這個問題至關重要。這樣做可以確保團隊努力減少自主性,並採取必要的措施招攬更多代理商。

重要的是,去年以來有更多的代理商加入了基於意圖的橋樑,這種競爭的增加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得益於團隊在提供全面的指導手冊方面的投資,使實體設置代理商變得容易。例如,Across提供了一個技術指南。運行轉發器的指南。

隨著這些橋樑吸引更多的訂單流,並且代理商有更多的獲利機會,我們可以預期會看到更多的代理商加入競爭。然而,在激勵新代理商加入並具有競爭力的機制設計方面,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意圖基礎橋樑中的集中控制風險

代理中心化和依賴協議運行的代理導致少數代理集中處理訂單流程。這種集中性帶來了以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 活動風險 — 單個座席或一小群座席贏得了大部分訂單流,如果他們遇到技術問題,則沒有備份,從而導致潛在的服務中斷。這些代理的操作問題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執行不佳,不僅影響網橋本身,還影響依賴的應用程式,例如網橋聚合平臺,如跳線
  • 監管問題——一個由少數控制機構組成的系統可能更容易受到監管行動的影響,這可能會干擾運營並影響用戶。
  • 審查問題——如果佔主導地位的代理商決定或出於任何原因被迫根據自己的標準或外部壓力阻止或優先考慮交易,那麼對訂單履行的控制可能會導致審查。
  • 市場操縱風險 — 佔主導地位的代理商可能會通過設定不利的利率或延遲交易、利用他們對訂單流的控制或搶先運行使用者的訂單來操縱市場。但是,在Cross和DLN的例子中,這不太可能,因為主導代理由協議團隊自己運行,並且為使用者提供最佳執行符合他們的利益。
  • 代理商獨家風險-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中,如Across V3和UniswapX,代理商在贏得拍賣後被授予履行訂單的獨家權利。這種系統的風險在於代理商可能選擇不執行訂單,尤其是在市場條件不利變化時(當市場跨越不同鏈時更為嚴重)。這可能導致訂單未能完全填滿,並賦予代理商審查或放棄訂單的權力,從而對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構成風險。

這個問題更加惡化,因為在基於意向的橋樑中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當參與競標的代理商較少時,得標的代理商面臨的壓力也較小。在競爭較少的情況下,得標的代理商可能會感到更加安全地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更有可能放棄訂單履行,如果對他們來說變得不那麼有利可圖。在競爭環境更為激烈的情況下,代理商有動機履行承諾,以保持自己的聲譽並確保能夠繼續贏得未來的拍賣。如果他們未能履行訂單,他們就有可能失去競爭優勢,因為用戶和平台可能更傾向於更可靠的代理商。

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確保基於意圖的橋樑的彈性、競爭力和可信度至關重要。理想情況下,隨著這些平臺的成熟和更多座席的加入,訂單流的分佈將得到改善。

像 Cowswap 这样的平台展示了一个竞争意图基础系统的可能性,与 Gate.io 类似。至少17名代理爭奪訂單。儘管 17 名代理商聽起來不算多,但是訂單如何在他們之間分配,正是展示了 Cowswap 拍賣系統的競爭力。這一成功歸功於精心的機制設計,其中包括良好結構的獎勵對於代理人和檢查機制,以阻止影響用戶訂單執行的行為,例如對承諾但未能完成訂單的代理人進行處罰。

簡單的餐巾紙數學表明,Cowswap 的領先代理商已經獲得了大約 30% 的訂單流。第二名的競爭非常接近,兩名代理商各處理近16.67%。第四個代理佔11%的份額,而第五個和第六個代理各佔5%,其次是其他幾個百分比較小的代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頂級代理是由平臺自己的團隊運營的。

這種分佈表明每個代理商都積極爭取訂單,確保拍賣環境保持動態和競爭力。這使得 Cowswap 成為任何基於意向的系統的基準。

Cowswap中代理商的订单流分布。来源:Orderflow.art

對訂單流向缺乏競爭的擔憂

最後的關切與前述觀點密切相關,突顯這些平台上的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動力。這些平台上有很大比例的訂單是在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完成的。

我們的分析顯示,在Across中有98.6%,或104,952筆交易,沒有競爭。這表明,贏得訂單流程的拍賣結果通常是預先確定的,因為它們沒有競爭。

就 DLN 而言,數據顯示有 91.9% 的競標是無對手的,突顯了缺乏競爭的問題。

招標中缺乏競爭意味著用戶無法從拍賣系統中獲得最佳定價和快速執行等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引入拍賣的初衷。因此,用戶可能無法從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中獲得他們通常享受的最優執行價格。相反,他們依賴於當時唯一可用的代理商提供的匯率。

此外,速度是這些系統的關鍵基準,拍賣旨在有利於更快地履行訂單的代理商。例如,在先到先得的拍賣中,代理商競相成為最早完成訂單的人。這使得基於意圖的系統既要提供快速執行又要提供最優惠的價格變得具有挑戰性。示例 — 在 DLN 中,代理依靠 Webhook 來接收訂單流數據。這使得 deBridge 可以在其他代理之前有選擇地將數據發送給某些代理,從而為他們提供贏得拍賣的不公平優勢。[資料來源:DLN拍賣將在intent.markets上開放]

此外,這些拍賣基於速度的性質也為與意向池位於同一地理區域的代理商提供了優勢,因為他們可以稍微快一點地訪問訂單,即使只有幾毫秒,這可能很重要。

這是由於網絡通信中增加的延遲(信號傳播時間,數據包移動速度)在全球範圍內,這是協議無法改變的。重要的是,這引入了地理集中化風險到系統中,也許也是協議運行代理在這些系統中佔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

缺乏競爭並不意味著價格更差

最近的研究發現來自“意圖基礎市場分析“論文挑戰了拍賣中更多的競爭為用戶帶來最佳價格的假設。它提出寡頭壟斷實際上可能導致更有利的結果。這是因為代理商試圖購買相同的資產,從外部市場的相同來源提取流動性,這可能會推高他們的成本,結果使用者可能無法獲得最優惠的價格——這有點自相矛盾。

該論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基於意向的橋樑的價格報價和速度將根據因素(如代理商數量、其流動性來源和拍賣參數)而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凸顯了像LI.FI這樣的匯聚平台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解析來自基於意向的橋樑的報價,還可以解析來自具有不同設計(如具有流動性池的StarGate和cBridge,或具有燒毀和鑄造功能的CCTP)的橋樑,確保用戶獲得市場上最佳的執行。


Jumper(由 LI.FI 提供動力)在不同橋樑之間找到最優惠的價格

開放性問題

儘管基於意圖的橋樑越來越受到歡迎,但關於它們的長期發展仍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

  • 在追求更快速度和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放弃活性保证的影响是什麼?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嗎?
  • 意圖導向的橋樑如何在保持高度分散和競爭性代理參與的同時,能夠擴展到數千個鏈?
  • 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上運行代理的實體數量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競爭力和去中心化?
  • 應該從底層的 oracle / 消息橋接中解耦意圖驅動的橋樑的安全性和活性嗎?

— Across 使用 UMA 的 Oracle,其中 Oracle 和 Across 都是由 Risk Labs 開發的。

— DLN 使用 deBridge 信息桥,这也是 DLN 团队背后的产品。

— UniswapX 和 Connext 是中立和公正的,因為它們沒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為特定鏈使用最強大的解決方案,例如可用的本地網橋。(注意:跨鏈 UniswapX 尚未上線)。

  • 誰應該被允許成為意圖為基礎橋接中的代理?該角色應該是無需許可的還是需要許可的?
  • 可以實施哪些策略來激勵更多的實體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中承擔代理角色?

— 我們可以簡化實體建立和運營必要技術的過程,以成為基於意向的橋樑代理商嗎?(例如像Khalani,邊緣基本的,正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能否制定标准,使代理人能够轻松集成任何基于意图的桥接器?

  • 是否應該有透明的儀錶板來監控基於意圖的網橋上的代理競爭和性能,類似於用於跟蹤消息網橋中驗證者性能的系統?

業界必須進行協作對話和研究,以解決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今天做出的決策將對橋樑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結語

基於意圖的橋樑是橋接領域的一項令人興奮的創新。它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用戶體驗,速度快,為用戶節省了大量時間。但是,重要的是要考慮我們為實現這些好處而做出的權衡。雖然速度和高回報是有吸引力的功能,但它們不應該以去中心化和審查阻力為代價(在大多數用例中)。

目前的意向橋景觀顯示缺乏競爭,訂單流量主要由少數代理商控制。運行代理是昂貴和資源密集的,為新參與者創造了進入壁壘。然而,如果意向橋真的是橋接的未來,我們需要想出方法,使各種規模的代理商更容易插入不同的訂單流量競爭,使這些橋樑更有競爭力。

此外,迫切需要研究基於意圖的橋如何擴展。在一個擁有數千個匯總的世界中,跨它們管理代幣庫存的複雜性也會增加,這可能使許多代理無利可圖。此外,越來越多的鏈也增加了建立基礎設施以支援它們和監控跨鏈轉移的難度和努力。這些挑戰可能會無意中推動協定承擔這一角色,從而導致中心化並引入延遲風險。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基於意圖的橋樑的可持續增長和權力下放至關重要。

在 LI.FI,我們支持橋樑設計的實驗,並相信基於意圖的橋樑建設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它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選擇,提高了跨鏈轉移的執行速度標準。 目前,我們不僅在技術堆棧中支持 Across 等基於意圖的橋樑,還直接集成代理,以確保用戶可以從這一創新中受益。

這個分析是作為建設性的反饋,而不是批評。基於意圖的橋樑設計有其優點,但這項研究提醒我們要建立不依賴少數行為者的強大系統。

在本節結束時,我們懷著樂觀和承諾的態度,期待與我們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建立橋樑的未來。未來的道路充滿了創新和改進的機會,我們很高興能夠為開發更加開放、高效和分散的橋接基礎設施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LI.FI].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Arjun Chand]. 如果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Gate Learn團隊,他們會及時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未經許可,禁止複製、分發或剽竊翻譯的文章。

意圖導向橋樑中的未被告知的權衡

進階10/9/2024, 2:54:14 AM
本文以數據為基礎,對兩種常用的基於意圖的橋樑:Across(V2)和DLN 的訂單流程履行情況進行考察,並探討其目前實現中存在的一些權衡和潛在瓶頸。

序曲

橋樑是貨幣樂高構建多鏈生態系統,為價值在鏈間移動提供基礎設施。通過空投狂熱、用戶對低手續費的需求以及開發者對區塊空間的需求的某種組合,橋樑已經成為 DeFi 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這些橋樑來說,建立強大的協議非常重要,這些協議能夠在降低成本/速度的同時保持對加密貨幣中重要的屬性的忠實:去中心化、無需許可和抗審查。

到目前為止,關於Gate的討論橋樑的安全性主要集中在验证器集合上消息橋接然而,隨著基於意向的橋樑越來越受歡迎,將這些安全對話的範圍擴大到基於意向的系統變得非常重要。

Connext, Across, and DLN were 早期採用者現在稱為基於意圖的設計。“意圖”一詞直到UniswapX進入了場景並使其普及。

UniswapX的白皮書解釋了他們的跨鏈轉帳方法,這與之前的橋樑類似,但有一個新的變化:他們稱之為用戶的簽署訂單“意圖”,它卡住了。很快,意圖術語就被橋樑所接受。這導致了行業中一個新術語的誕生:「基於意圖的橋樑」。

根據這一趨勢,像SynapseRFQ和Squid(因其Boost功能)這樣的橋樑已經接受了這種設計。使用者越來越多認識到好處因此,許多人認為,這些橋樑提供了快速執行速度和快速使用體驗。因此,有很多關於基於意圖的橋樑的討論。連接的未來。

本文提供了對兩種流行的基於意圖的橋樑 Across (V2) 和 DLN 的訂單流程履行的數據驅動評估,以及它們目前實現中的一些權衡和潛在瓶頸。

為了統一性(和理智),我們將使用“代理”一詞來描述滿足意圖的第三方實體。在不同的意圖協議中,這些代理被稱為解決者、解析器、搜索器、填充器、接收者、中繼器等等。


代理商 = 解決者 + 解決者 + 搜索者 + 填充者 + 接收者 + 轉發者。

讓我們開始吧!

理解基於意圖的橋樑

意向基橋樑旨在快速且廉價地執行跨鏈訂單。為此,它們引入了第三方代理,這些代理在橋樑的運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這些代理商可以將用戶所需的資產交付到目的地鏈上。
  • 代理商從自己的口袋(也就是庫存)提供所需的資產給用戶。
  • 用戶立即收到資金,但代理商可能面臨還款延遲或損失的風險考慮到最終性風險(也被稱為重組風險)。
  • 代理商為其服務及承擔風險而收取費用。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代理商提供的短期貸款,用戶支付便利費用以獲得快速執行。
  • 根據橋樑的設計,代理人可能會在不同鏈上收到各種代幣的償還。
  • 由於設計的原因,這些代理必須經常重新平衡並保持跨鏈的流動性。隨著支援的鏈和資產數量的增加,代理的複雜性呈指數級增長,使基於意圖的網橋難以擴展。

為了這項研究的目的,我們將專注於 Across V2 和 DLN 中的訂單流程履行。為了支持我們的討論,我們將分析 Anera Labs 的儀表板數據,“照亮跨鏈意向景觀.”此數據是在 2024 年 1 月 26 日至 2024 年 2 月 2 日的一周內收集的。

從我們的分析中得出的要點是:

  • 只有少數幾個經紀人贏得了幾乎所有的訂單流量。
  • 贏得最多訂單流量的代理通常由協定背後的團隊運營。
  • 每个订单之间缺乏竞争。大部分拍卖只有一个竞标人,意味着没有竞标竞争。
  • 在代理級別,基於意圖的橋樑之間存在明顯的中心化風險,存在與活躍性、審查阻力和訂單流執行不力相關的風險。

讓我們更仔細地看看具體的問題:

代理中心化的風險

Cross有22個代理商,DLN有26個代理商在其系統中競標訂單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代理中只有少數贏得了幾乎所有的訂單流。


來源:照亮跨鏈意圖景觀

在 Across 中,單個代理通常會贏得大多數超過 500 美元的訂單。這種市場份額優勢(市場份額 = 代理商在交易價值範圍內贏得的交易量)對於超過 25,000 美元的訂單更為明顯,其中一位代理商贏得了超過 97% 的交易量(稍後會詳細介紹該實體是誰)。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對於較小的交易,高達250美元,Cross保持了更具競爭力的系統,儘管一個代理商仍然在這個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但其主導地位僅限於訂單流的一小部分。

在Across的小轉帳中,代理商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因為它們非常有利可圖且代理商有更多的利潤空間。這是因為小額轉帳的競價較不受氣價波動的影響。對於小額轉帳而言,燃氣費用佔總成本的比例較大,因此當代理商在所報費用中準確考慮到燃氣價格的波動時,它們可以確保持續的盈利能力。


在Across上進行小額轉帳對代理商更有利。來源:Across內部數據

因此,隨著越來越多的代理商意識到在Gate上提供的潛在收益,他們受到激勵加入該平台並競爭這些交易。

另一方面,DLN表现出更为极端的中心化情况,在所有订单范围内,一个代理主导了近80%的订单流量。 对于超过25,000美元的订单,同一代理捕获了超过95%的订单流量。

委託人與受託人問題:依賴協議運行代理人的風險

運行代理並不容易。正如在題為“Running an agent is not easy. As discussed in the research paper titled “” 的研究論文中所討論的那樣意向市場的分析在意圖為基礎的系統中,設立代理並競爭存在幾個障礙:

  • 在跨多個鏈管理和重新平衡庫存需要大量資本和專業工具。例如,Synapse Labs進行中的提議,借款 5 百萬美元從Syanpse DAO到SynapseRFQ部署代理。
  • 代理可能必須產生擁塞成本如果拍賣競爭激烈,需要代理商花費時間和資源尋找必要的流動性來完成交易(甚至在他們知道是否能贏得填單機會之前)。
  • 代理商必須找出迷宮般的法律考慮因素,確保所有活動都符合規定。這需要大量的法律工作,這可能既昂貴又耗時。一些最有效的代理商由貿易公司(如Wintermute)經營,因為他們可以獲得大規模運營此類業務所需的資金。然而,由於複雜且通常不明確的法律和合規環境因司法管轄區而異,因此建立貿易公司面臨重大挑戰。

這些挑戰是如此艱巨,對許多人來說,付出的努力無法被潛在的利潤所證明。因此,協議團隊通常最終自己操作主要代理,因為他們的成功直接與協議的表現相關。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Across中,一個由Risk Labs運營的代理人(Across和UMA團隊背後的團隊)負責填補平台上驚人的92.8%的總訂單流量(在此期間)。這種活動集中在單一代理人內的情況凸顯了Risk Labs在Across V2當前運營框架中所起的中心作用。

在DLN的情況下,三個代理處理大部分訂單流。交易模式和代理行為表明,這些代理密切相關,很可能由DLN團隊操作,這加劇了擔憂。

這種情況,其中協議嚴重依賴其自身的基礎設施,遠非理想。這導致了中心化風險,包括審查、單點故障以及上述提到的租金提取潛在風險。

必須注意,這是任何類型市場的常見問題;這是一個被稱為“雞和蛋”問題的經典挑戰。

協議團隊有責任運行早期代理以確保從第一天起存在可靠且正常運行的服務。通過這樣做,他們有助於建立對系統的信任和可靠性,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和代理人(網絡效應),逐漸形成自我維持的市場。

重要的是要承認,這些基於意圖的橋接系統仍處於起步階段。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是任何新系統成長過程的正常部分,市場有機發展需要時間。但是,承認這個問題至關重要。這樣做可以確保團隊努力減少自主性,並採取必要的措施招攬更多代理商。

重要的是,去年以來有更多的代理商加入了基於意圖的橋樑,這種競爭的增加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得益於團隊在提供全面的指導手冊方面的投資,使實體設置代理商變得容易。例如,Across提供了一個技術指南。運行轉發器的指南。

隨著這些橋樑吸引更多的訂單流,並且代理商有更多的獲利機會,我們可以預期會看到更多的代理商加入競爭。然而,在激勵新代理商加入並具有競爭力的機制設計方面,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意圖基礎橋樑中的集中控制風險

代理中心化和依賴協議運行的代理導致少數代理集中處理訂單流程。這種集中性帶來了以下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 活動風險 — 單個座席或一小群座席贏得了大部分訂單流,如果他們遇到技術問題,則沒有備份,從而導致潛在的服務中斷。這些代理的操作問題可能會導致使用者執行不佳,不僅影響網橋本身,還影響依賴的應用程式,例如網橋聚合平臺,如跳線
  • 監管問題——一個由少數控制機構組成的系統可能更容易受到監管行動的影響,這可能會干擾運營並影響用戶。
  • 審查問題——如果佔主導地位的代理商決定或出於任何原因被迫根據自己的標準或外部壓力阻止或優先考慮交易,那麼對訂單履行的控制可能會導致審查。
  • 市場操縱風險 — 佔主導地位的代理商可能會通過設定不利的利率或延遲交易、利用他們對訂單流的控制或搶先運行使用者的訂單來操縱市場。但是,在Cross和DLN的例子中,這不太可能,因為主導代理由協議團隊自己運行,並且為使用者提供最佳執行符合他們的利益。
  • 代理商獨家風險-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中,如Across V3和UniswapX,代理商在贏得拍賣後被授予履行訂單的獨家權利。這種系統的風險在於代理商可能選擇不執行訂單,尤其是在市場條件不利變化時(當市場跨越不同鏈時更為嚴重)。這可能導致訂單未能完全填滿,並賦予代理商審查或放棄訂單的權力,從而對系統的可靠性和效率構成風險。

這個問題更加惡化,因為在基於意向的橋樑中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當參與競標的代理商較少時,得標的代理商面臨的壓力也較小。在競爭較少的情況下,得標的代理商可能會感到更加安全地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更有可能放棄訂單履行,如果對他們來說變得不那麼有利可圖。在競爭環境更為激烈的情況下,代理商有動機履行承諾,以保持自己的聲譽並確保能夠繼續贏得未來的拍賣。如果他們未能履行訂單,他們就有可能失去競爭優勢,因為用戶和平台可能更傾向於更可靠的代理商。

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確保基於意圖的橋樑的彈性、競爭力和可信度至關重要。理想情況下,隨著這些平臺的成熟和更多座席的加入,訂單流的分佈將得到改善。

像 Cowswap 这样的平台展示了一个竞争意图基础系统的可能性,与 Gate.io 类似。至少17名代理爭奪訂單。儘管 17 名代理商聽起來不算多,但是訂單如何在他們之間分配,正是展示了 Cowswap 拍賣系統的競爭力。這一成功歸功於精心的機制設計,其中包括良好結構的獎勵對於代理人和檢查機制,以阻止影響用戶訂單執行的行為,例如對承諾但未能完成訂單的代理人進行處罰。

簡單的餐巾紙數學表明,Cowswap 的領先代理商已經獲得了大約 30% 的訂單流。第二名的競爭非常接近,兩名代理商各處理近16.67%。第四個代理佔11%的份額,而第五個和第六個代理各佔5%,其次是其他幾個百分比較小的代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頂級代理是由平臺自己的團隊運營的。

這種分佈表明每個代理商都積極爭取訂單,確保拍賣環境保持動態和競爭力。這使得 Cowswap 成為任何基於意向的系統的基準。

Cowswap中代理商的订单流分布。来源:Orderflow.art

對訂單流向缺乏競爭的擔憂

最後的關切與前述觀點密切相關,突顯這些平台上的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動力。這些平台上有很大比例的訂單是在代理商之間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完成的。

我們的分析顯示,在Across中有98.6%,或104,952筆交易,沒有競爭。這表明,贏得訂單流程的拍賣結果通常是預先確定的,因為它們沒有競爭。

就 DLN 而言,數據顯示有 91.9% 的競標是無對手的,突顯了缺乏競爭的問題。

招標中缺乏競爭意味著用戶無法從拍賣系統中獲得最佳定價和快速執行等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引入拍賣的初衷。因此,用戶可能無法從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中獲得他們通常享受的最優執行價格。相反,他們依賴於當時唯一可用的代理商提供的匯率。

此外,速度是這些系統的關鍵基準,拍賣旨在有利於更快地履行訂單的代理商。例如,在先到先得的拍賣中,代理商競相成為最早完成訂單的人。這使得基於意圖的系統既要提供快速執行又要提供最優惠的價格變得具有挑戰性。示例 — 在 DLN 中,代理依靠 Webhook 來接收訂單流數據。這使得 deBridge 可以在其他代理之前有選擇地將數據發送給某些代理,從而為他們提供贏得拍賣的不公平優勢。[資料來源:DLN拍賣將在intent.markets上開放]

此外,這些拍賣基於速度的性質也為與意向池位於同一地理區域的代理商提供了優勢,因為他們可以稍微快一點地訪問訂單,即使只有幾毫秒,這可能很重要。

這是由於網絡通信中增加的延遲(信號傳播時間,數據包移動速度)在全球範圍內,這是協議無法改變的。重要的是,這引入了地理集中化風險到系統中,也許也是協議運行代理在這些系統中佔主導地位的原因之一。

缺乏競爭並不意味著價格更差

最近的研究發現來自“意圖基礎市場分析“論文挑戰了拍賣中更多的競爭為用戶帶來最佳價格的假設。它提出寡頭壟斷實際上可能導致更有利的結果。這是因為代理商試圖購買相同的資產,從外部市場的相同來源提取流動性,這可能會推高他們的成本,結果使用者可能無法獲得最優惠的價格——這有點自相矛盾。

該論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基於意向的橋樑的價格報價和速度將根據因素(如代理商數量、其流動性來源和拍賣參數)而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凸顯了像LI.FI這樣的匯聚平台的重要性,它不僅可以解析來自基於意向的橋樑的報價,還可以解析來自具有不同設計(如具有流動性池的StarGate和cBridge,或具有燒毀和鑄造功能的CCTP)的橋樑,確保用戶獲得市場上最佳的執行。


Jumper(由 LI.FI 提供動力)在不同橋樑之間找到最優惠的價格

開放性問題

儘管基於意圖的橋樑越來越受到歡迎,但關於它們的長期發展仍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

  • 在追求更快速度和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放弃活性保证的影响是什麼?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嗎?
  • 意圖導向的橋樑如何在保持高度分散和競爭性代理參與的同時,能夠擴展到數千個鏈?
  • 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上運行代理的實體數量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其競爭力和去中心化?
  • 應該從底層的 oracle / 消息橋接中解耦意圖驅動的橋樑的安全性和活性嗎?

— Across 使用 UMA 的 Oracle,其中 Oracle 和 Across 都是由 Risk Labs 開發的。

— DLN 使用 deBridge 信息桥,这也是 DLN 团队背后的产品。

— UniswapX 和 Connext 是中立和公正的,因為它們沒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為特定鏈使用最強大的解決方案,例如可用的本地網橋。(注意:跨鏈 UniswapX 尚未上線)。

  • 誰應該被允許成為意圖為基礎橋接中的代理?該角色應該是無需許可的還是需要許可的?
  • 可以實施哪些策略來激勵更多的實體在基於意圖的橋樑中承擔代理角色?

— 我們可以簡化實體建立和運營必要技術的過程,以成為基於意向的橋樑代理商嗎?(例如像Khalani,邊緣基本的,正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能否制定标准,使代理人能够轻松集成任何基于意图的桥接器?

  • 是否應該有透明的儀錶板來監控基於意圖的網橋上的代理競爭和性能,類似於用於跟蹤消息網橋中驗證者性能的系統?

業界必須進行協作對話和研究,以解決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今天做出的決策將對橋樑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結語

基於意圖的橋樑是橋接領域的一項令人興奮的創新。它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用戶體驗,速度快,為用戶節省了大量時間。但是,重要的是要考慮我們為實現這些好處而做出的權衡。雖然速度和高回報是有吸引力的功能,但它們不應該以去中心化和審查阻力為代價(在大多數用例中)。

目前的意向橋景觀顯示缺乏競爭,訂單流量主要由少數代理商控制。運行代理是昂貴和資源密集的,為新參與者創造了進入壁壘。然而,如果意向橋真的是橋接的未來,我們需要想出方法,使各種規模的代理商更容易插入不同的訂單流量競爭,使這些橋樑更有競爭力。

此外,迫切需要研究基於意圖的橋如何擴展。在一個擁有數千個匯總的世界中,跨它們管理代幣庫存的複雜性也會增加,這可能使許多代理無利可圖。此外,越來越多的鏈也增加了建立基礎設施以支援它們和監控跨鏈轉移的難度和努力。這些挑戰可能會無意中推動協定承擔這一角色,從而導致中心化並引入延遲風險。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基於意圖的橋樑的可持續增長和權力下放至關重要。

在 LI.FI,我們支持橋樑設計的實驗,並相信基於意圖的橋樑建設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它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選擇,提高了跨鏈轉移的執行速度標準。 目前,我們不僅在技術堆棧中支持 Across 等基於意圖的橋樑,還直接集成代理,以確保用戶可以從這一創新中受益。

這個分析是作為建設性的反饋,而不是批評。基於意圖的橋樑設計有其優點,但這項研究提醒我們要建立不依賴少數行為者的強大系統。

在本節結束時,我們懷著樂觀和承諾的態度,期待與我們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建立橋樑的未來。未來的道路充滿了創新和改進的機會,我們很高興能夠為開發更加開放、高效和分散的橋接基礎設施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LI.FI].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Arjun Chand]. 如果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Gate Learn團隊,他們會及時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未經許可,禁止複製、分發或剽竊翻譯的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