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市場中,封閉與獨立是很多人對日本的的固有印象,很多時候它的存在感並不強,容易讓人們忽略,對比亞洲區域其他市場,反而新加坡、香港、韓國更多被人們提及和關注。
但是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以及較早確立加密貨幣地位並制定監管框架的國家地區,日本有着獨特的優勢和市場特點。隨着政府大力擁抱加密並推動行業發展,新的變化和機遇正在逐漸走來。
日本擁有強大而完善的金融體系,爲該國區塊鏈和Web3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關於日本加密貨幣市場的討論中,監管成爲一個關鍵焦點。
該國保持着嚴格的監管措施,以維護投資者的穩定性、市場安全性和整體誠信。雖然這些監管措施旨在保護行業,但由於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收益存在的合規復雜性和大額稅負,它們可能會對較小的加密貨幣企業的進入和擴張構成障礙。此外,長時間的代幣上市批準程序可能會導致市場活動降低的觀感。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位於西北太平洋,是火環島的一部分,橫跨由14,125 個島嶼組成的羣島,其中五個主要島嶼是北海道、本州(“大陸”)、四國、九州和衝繩,還有近4000個較小的島嶼。日本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最爲接近,而韓國和中國則位於更南方。東京是該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其次是橫濱、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岡、神戶和京都。
根據聯合國數據,日本有近 1.25 億人口,其中近 1.22 億是日本國民(2022 年估計),佔全國人口的98.1%,其餘部分爲少數外國居民,包括土著阿伊努人、琉球人、韓國人、中國人、菲律賓人、大部分爲日本血統的巴西人、和大部分爲日本血統的祕魯人等。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老年人口比例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佔其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隨之而來的是預期壽命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日本的總生育率爲1.4,低於2.1的更替率,屬於世界最低之列;中位年齡爲48.4歲,爲世界最高。日本政府預計,到 2060 年,每一個工作年齡的人將對應一個老年人。移民和生育激勵措施有時被建議作爲提供年輕工人以支持國家老齡化人口的解決方案。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和德國(2023年德國超越日本成爲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組成以服務業、制造業和進出口業務爲主。日本的經濟特點體現了其高度工業化、對外依賴性強以及獨特的經濟結構和企業組織形式:
另外,人口結構變化對其經濟影響明顯,日本面臨勞動力人口佔比下滑、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等問題,這些因素導致住房需求下降、資本積累受抑、投資回報率降低,進而影響經濟活動和創新。
據日本共同社2月15日報道,2023年日本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爲4.2106萬億美元,低於德國的4.4561萬億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日本失去“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地位並非偶然,而是其經濟長期缺乏穩定增長動能的必然結果。在2023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曾預測,2023年日本的名義GDP將被德國反超,所以,當此次結果正式發布後,並未掀起太大的輿論波瀾或反彈,日本社會似乎是心平氣和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日本經濟長期缺乏穩定增長動能,是日本2023年名義GDP被德國超越的深層原因,而如何尋找推動日本經濟發展的長期動能,可能已經成爲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如果未來三五年經濟仍持續低迷的話,這一切就將成爲日本社會的真問題。
2024年3月,日本的年通貨膨脹率從2月的3個月高點2.8%下降至2.7%,與市場預期一致。交通(2.9% vs 2月的3.0%)、服裝(2.0% vs 2.6%)、家具和家庭用品(3.2% vs 5.1%)、醫療保健(1.5% vs 1.8%)、通訊(0.2% vs 1.4%)以及文化和娛樂(7.2% vs 7.3%)的價格放緩。同時,食品(4.8%)、住房(0.6%)、教育(1.3%)和其他(1.1%)的通貨膨脹率保持穩定。與此同時,燃料和光源的價格過去一年下降幅度最小(-1.7% vs -3.0%),電力(-1.0%和-2.5%)和天然氣(-7.1% vs -9.4%)的下降速度放緩。
日本央行上個月結束了負利率政策,擺脫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超級寬松貨幣政策。市場正在尋找日本央行何時再次加息的線索。日本央行表示,持續、穩定地實現 2% 的物價目標和強勁的工資增長的良性循環對於政策正常化至關重要。
同時,日本央行將重點放在是服務價格是否會伴隨着工資增長而回升,今年日本企業工資漲幅爲33年來最大,不過經過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工資卻在近兩年持續下降。一位日本內務部官員周五指出,近期工資漲的影響尚未反映到服務價格中。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語:Yen),其紙幣稱爲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日元創設於1871年5月1日,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比較特別的是,日元紙幣的發行者是日本銀行(“日本銀行 — — 日本銀行券”),日元硬幣的發行者是日本政府(“日本國”)。另外,日元硬幣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所以原則上在一次交易中同一面值硬幣法定使用上限爲20枚(即硬幣原則上最大支付能力爲1円×20枚+5円×20枚+10円×20枚+50円×20枚+100円×20枚+500円×20枚=13,320円),超出部分商家有權依法拒收。
盡管聯準會和其他中央銀行在2022年和2023年積極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但日本銀行將利率維持在零水平,並繼續大量印制法定貨幣。2023年,日本的核心通脹率上漲了3.1%,創下了自1982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通貨膨脹削弱了法定貨幣的購買力,並促使投資者將資金投向像比特幣和黃金這樣具有價值存儲吸引力的替代資產。除非日本銀行加速計劃中的超寬松貨幣政策退出,否則美元將繼續對日元升值,使其相對於其他資產更具吸引力。
日本一直積極培育web3產業,政府發布web3白皮書、改革稅收、吸引投資,日本政府還宣布了一項爲期五年的初創企業發展政策,計劃在五年內將日本初創企業數量增加到10萬家,並投資約10萬億日元創建100家獨角獸公司。
日本執政黨的 Web3 項目團隊於 2023 年 4 月 6 日發布了白皮書,將 Web3 視爲國家戰略。爲此,日本政府在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例如,日本內閣府設立了多個專項基金,支持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實際應用的研究。此外,日本政府還在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在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制定和監管框架建設方面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合作。
日本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涵蓋了多個方面,如房地產登記、身分認證、銀行間清算、比特幣保險、供應鏈金融等,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案例:
日本加密行業的投資往往由證券公司、電信公司、分銷商等現有的Web2巨頭主導,而不是風險投資家(VC),專門從事web3投資的本土風險投資機構也很少。其中,日本Web2 巨頭SBI 集團,就是通過合資企業和子公司的方式參與到加密行業:
其他通過建立和發展專門從事加密行業子公司和合資企業的還有:
由於政策限制,日本無法直接投資代幣和發行代幣,這限制了日本國內 DeFi 的發展。因此,在日本,NFT 和區塊鏈遊戲被廣泛認爲是其加密貨幣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日本擁有全球影響力的遊戲產業,是全球範圍內遊戲市場人均利潤最高的國家之一,其遊戲行業擁有悠久而豐富的歷史,爲加密遊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日本玩家也以願意爲高質量的遊戲付費而聞名,他們對遊戲情有獨鍾,使得日本的區塊鏈遊戲市場具有巨大的盈利潛力。
日本不但有着豐富而悠久的視頻遊戲歷史基礎,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IP(知識產權),包括動漫、漫畫和視頻遊戲等,這些文化已經超越國界,變得全球知名。正因如此,日本的 NFT 社區也具備獨特的審美觀和偏好,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而且,日本的熱點有時與全球並不同步,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錯配延遲,此前,是中美 NFT 熱潮過去後,日本的各類 NFT 反而出現了一波爆發。
日本市場是一個相對獨立且封閉的市場,由於語言的隔閡(日本人對於英語的心理障礙)以及日本KOL的謹慎傾向,使得加密項目在日本進行市場推廣較爲困難,整體上屬於易守難攻的類型市場。日本加密用戶的本土化情緒非常明顯,但是,因爲一些本土項目的惡意收割行爲,讓人們對本土項目的情緒開始變得復雜,雖然依舊傾向於支持國產項目,但明顯體現出信心不足。
相比本土項目,本土用戶對外來項目的積極性並不高,海外項目需要將其產品和服務適應當地的法規,將信息翻譯成日語,並與當地的 KOL 和媒體合作,舉辦當地的活動,通過與本地化的受衆接觸,項目可以獲得更多的知名度和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用戶的思維定式中,有着積極爲項目方爲商家着想的意識,比如商家定價甚低時會去想商家這樣做能不能收回本,替商家考慮,如果加密項目在積極做事,日本用戶會比其他一些市場的用戶展示出更爲寬容,更理解的態度,有助於良性社區氛圍的營造。
據TripleA機構估計,超過50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4.0%,目前擁有加密貨幣。此值得到了有執照的交易所的數據驗證。另外,在KuCoin 2023年 5 月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日本約有 380 萬加密貨幣投資者在之前6個月中擁有或投資過加密資產,約佔日本成年人口的 5%;在日本,雖然BTC和ETH仍然是日本投資者最喜歡的加密資產,但人們對多元化進入多個領域有很大興趣,例如 NFT、元宇宙、穩定幣、公鏈、DeFi 和 meme 幣。
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概況和投資經驗
基於對各個區域市場的了解,男性對加密貨幣投資的興趣更高。 然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市場最爲明顯,日本市場 80% 的投資者是男性,只有 20% 是女性投資者。
與其他幾個市場不同的是,日本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大多數年齡在 30 歲以上,佔比 77%。 另一方面,18歲至30歲的年輕一代僅佔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的23%。
另外,日本加密貨幣採用的成熟度較高。 受訪投資者中,投資加密貨幣超過3年的佔比27% , 1–2 年的用戶佔比33% , 只有 9% 的受訪者是剛剛接觸加密資產。
加密貨幣投資在收入較低的家庭中也更爲常見,44% 的投資者的家庭年收入高達 500 萬日元。 然而,日本只有 21% 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年收入超過 1000 萬日元。
日本投資者轉向加密貨幣的其他主要原因包括長期財富積累(40%)以及投資風險和投資組合的多元化(38%)。 雖然 28% 的投資者參與加密貨幣是因爲他們認爲它很有趣,但 26% 的投資者認爲它可以實現一夜暴富。 只有 21% 的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認爲加密資產是對抗通脹的保值手段。
其中,44% 的投資者認爲投資加密貨幣可以把握住未來,該類別中最大的羣體是 18 至 30 歲的投資者,他們投資加密貨幣是因爲他們相信其尖端技術和金融創新潛力。
交易頻率方面與年齡有很強的相關性,其中, 18–30 歲年齡段的年輕投資者最爲活躍,每週都會有交易;40–60 歲的用戶平均每月交易1次;而31–39 歲的用戶則沒有明顯特點,每週一次、每週多次、每月多次的均有分布。
與其他區域市場一樣,BTC和ETH在日本用戶的投資組合佔比最高,且涵蓋各個年齡段。 尤其40 至 60 歲之間的投資者對這些加密貨幣最感興趣,其中 80% 的投資者表示對比特幣感興趣,43% 的投資者對以太坊感興趣。
日本投資者青睞的其他熱門類別有: NFT(27%)、Metaverse(24%)、穩定幣(16%)和公鏈項目(15%);
另外, GameFi(11%)、DeFi(8%)和 Meme 幣(8%)也逐漸成爲日本用戶的加密投資選擇;
大多數日本投資者都是通過社交媒體和KOL了解加密貨幣,這一趨勢在年輕羣體中佔比最高,18–30 歲的投資者中有 41% 依靠有影響力的人來了解加密貨幣投資。
人們信賴並使用的社交媒體包括: YouTube (32%)、Twitter (23%)、Line (15%)、Instagram (13%) 和 TikTok (9%)。 從數據中看到,Discord、Telegram 和 Reddit 等技術性更強的社交渠道本不被日本用戶信賴,他們認爲這些渠道的風險更大。
根據當地監管機構的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需要獲得日本金融廳(JFSA)的許可。大多數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東京或大阪註冊。
Binance Japan於2023年8月推出,是由Binance於2022年11月收購了當地持牌CEX Sakura Exchange BitCoin後重命名而來。此舉標志着Binance重返日本市場,此前該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曾在2021年再次警告其未經許可運營。目前Binance Japan的以豐富多樣Token種類著稱,並受到衆多用戶喜歡。
Bybit 擁有托管超過 1,000 種加密貨幣並遵守日本嚴格法規的安全平台,有助於無縫進入加密貨幣交易。它提供直接的本地日元存款選項,包括銀行轉帳、JCB 卡和 Line Pay,簡化了投資途徑。
Bybit的競爭優勢包括交易費用低廉(做市商起價爲0.01%,吃單者起價爲0.06%)、充沛的流動性、超過300億美元的日交易量以及擁有超過2000萬用戶的充滿活力的社區,這證實了其市場領先地位。
Coincheck成立於2014年,是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擁有超過250萬用戶。2018年,它被成立於1999年的日本金融服務公司Monex Group收購,後者經營着包括在線經紀、資產管理和加密貨幣服務在內的多樣化業務。
Coincheck 提供多樣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服務,吸引了大量日本本地及國際用戶。以其用戶友好的界面和無交易費用的優勢,Coincheck 成爲日本最受歡迎的交易平台之一
Bitflyer以其先進的交易工具和功能而聞名,比特幣交易量居全國首位。它通過提供兩種量身定制的交易體驗,巧妙地滿足了從新手到經驗豐富的交易者等不同用戶羣的需求:直觀的 bitFlyer 交易所適合初學者,高級的 BitFlyer Lightning 適合更復雜的交易策略。
BitFlyer 通過創新功能擴大了其吸引力,包括獨特的加密信用卡、賺取 BTC 的機會以及比特幣 T-Point 交易所。這些舉措鞏固了 bitFlyer 作爲日本排名第三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聲譽,同時兼顧了廣大投資者的可訪問性和深度。
Bitbank是日本蘋果應用商店評分最高的加密貨幣交易應用程序,也是日本少數幾家提供即時帳戶驗證服務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之一,通常在幾分鍾內即可完成驗證。
除交易功能外,Bitbank 還提供借貸服務,允許用戶將資產租賃給 Bitbank,回報率高達 3%,第三方機構對 Bitbank 的安全性能給予了高度評價。該平台採用離線冷錢包和 Multisig 技術,可確保抵御黑客攻擊,並以先進技術保護用戶的資產安全。
Zaif擁有超過50萬用戶。成立於2014年,該平台提供了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貨幣等多種加密貨幣。以隱私和安全爲重點而聞名,Zaif吸引了優先考慮這些功能的交易者。
它允許用戶以日元買賣各種加密貨幣,還允許保證金交易,適合初學者和想快速交易的人。從成立開始,Zaif一直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它已經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交易、支付服務和貨幣準備金等。
日本加密市場的項目類型豐富度較低,雖然也有公鏈和DeFi項目,但主要還是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和遊戲類項目爲主,這些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專注於本地化和長期性的社區建設。
Japan Open Chain(JOC)是一個以實用性爲重點的兼容以太坊的 Layer1 公有鏈,它與值得信賴的企業合作,爲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可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Japan Open Chain是由日本公司運營的符合日本法律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爲開發web3業務提供安全的環境。
INTMAX是一種新型的 zkRollup,作爲以太坊 L2 網路,適用於各種 Web 服務和財務。它將使以太坊能夠讓所有在線公民通過支付基礎設施以及使用 NFT 和社區管理代幣的互聯網原生所有權參與經濟。NTMAX在ZK實現方面取得了重大創新,使其成爲一種獨特的Layer2滾動網路,具有低成本、安全性、可調節的隱私性以及尤爲重要的可擴展性。
Palette 是一個用於發行、管理和分發數字物品的區塊鏈網路。用戶可以自由轉讓數字物品的所有權並在應用程序中使用它們。Palette允許數字項目在其自己的區塊鏈Palette Chain上作爲 NFT 進行處理。Palette Chain是一個專門爲娛樂領域數字物品的發行、管理和分銷而設計的區塊鏈,旨在適應商業模式。此外,Palette Chain可以連接到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多個區塊鏈,並可以作爲跨鏈平台,作爲NFT發行和分發的中心。
HashPort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層,支持數字資產的快速、安全的跨網路傳輸,由同名的HashPort株式會社開發並提供服務,HashPort株式會社成立於 2018 年,以資產數字化爲願景,爲客戶提供區塊鏈技術諮詢和解決方案服務
KEKKAI 是一個 Web3.0 安全插件,通過分析交易模擬來檢測危險,旨在消除日益增長的 Web3 領域中的欺詐行爲。用戶如果使用KEKKAI,就可以在交易中獲取其提供的風險判斷信息 — — 如有異常,KEKKAI會在頁面中展示出風險提示。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日本藝術家,以其豐富多彩的作品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他發起的 Murakami.Flowers 項目(簡稱 M.F)是一個涵蓋藝術、設計和數字創作的綜合性項目。該項目以數字“108”爲核心(由 108 種背景以及 108 種小花組成),與佛教中的煩惱障或世俗誘惑相關的數字相呼應,意味着藝術家試圖通過數字藝術來超越世俗的束縛。
Crypto Ninja Partners(CNP)是一個以日本忍者爲主題的 NFT 系列,最初起源於一個名爲 NinjaDAO 的社區。雖然 NinjaDAO 並非嚴格意義上的 DAO 組織,但這個社區聚集了來自日本的衆多加密貨幣愛好者。兩位核心人物,Ikehaya(日本 NFT KOL 和 Web Marketer)和 Road(另一位核心貢獻者),共同推動了 CNP 的發展。
該項目的願景是樹立數字時尚品牌,賦予創作者力量。該項目的核心理念是“我在背後支持你”(”I GOT YOUR BACK”),這象徵着 MetaSamurai 致力於支持其 NFT 持有者。”I GOT YOUR BACK”這句話起源於一個故事,講述了兩個人在戰鬥中背靠背,相互保護的情景;武士的精神是毅然獻身於保護領主;忠誠的狗 Hachiko 十多年如一日地等待着已故的主人。這些都是 MetaSamurai 作品的靈感來源。
Skyland Ventures(SV)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澀谷的風險投資(VC)基金,專注於種子階段的創業投資。截至2022年,它已經投資了超過120家初創企業,主要位於日本。從2022年開始,該基金將目標對Web3領域(加密貨幣、NFT和區塊鏈)的初創企業進行股權/代幣投資。該基金從前種子階段投資約50,000美元至500,000美元,到種子階段及更高階段的投資,範圍從100,000美元到1,000,000美元不等。其創始人是Max Kinoshita、Yonkuro Masanori Ikeda和Yuan Xiaohang。
他們與Hash Global、OKX Ventures、Foresight Ventures、MH Ventures和Generative Ventures等合作。
投資歷史:
這家風投公司是一家位於硅谷的精品早期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範圍涵蓋信息技術、金融服務、遊戲、保險、基礎設施、加密貨幣、網路安全、區塊鏈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以色列、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包括日本在內進行投資。其聯合創始人是Zirui Zhang,管理合夥人來自日本和中國。
其中一些主要投資項目包括OpenSea、1inch和Lit。
CGV是一家以亞洲爲基地的基金管理公司,專注於加密基金和加密工作室的投資。CGV FoF由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家族基金組成,總部設在日本,分支機構設在新加坡和加拿大。創始人是Steve Chiu和Kevin Ren。
他們與Waterdrip Capital、LK Venture、ZC Capital、Satoshi Lab和Blockchain Founders Fund等合作。
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有一些項目包括AlchemyPay、Bitkeep、Metis、TheGraph、Avalon和Celestia,以及最近的比特幣生態項目 — 比特幣錢包基礎設施UniSat、bitSmiley和BTC第二層網路ZULU。
BDASH Ventures是一家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將成爲下一代科技核心的種子、早期和後期階段的初創企業。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是渡邊宏幸。
B Dash Ventures舉辦了一年兩次的高級科技行業高管和初創企業創始人的半年度峯會,名爲B Dash Camp。它現在是日本最大的邀請制科技活動之一,吸引了來自日本境內外的700多名嘉賓參加。
這家加密風險投資基金是GMO Internet Group Inc.的一部分,該公司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該集團的一部分還包括GMO Coin,是日本持有牌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列出了28種加密貨幣。
MZ Web3 Fund 由日本馬斯克之稱的前澤友作成立,專注於 Web3 項目投資,是日本本土最活躍的加密基金。MZ Web3 Fund 在 Web3 領域投資了去中心化存儲項目 SINSO,支付工具 Slash 和 Transak,開發社區 WEB3DEV,遊戲公鏈 Oasys,Web3 用戶增長平台 Aki Network 等 24 個初創項目。MZ Web3 Fund 將爲投資的項目提供 MZ Club 和 MZ DAO 的社區資源,幫助他們快速在日本市場擴張。
在全球加密市場中,日本是一個獨特的市場,尤其在金融和投資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但由於加密市場早期經常受到黑客攻擊,日本政府對加密行業持保守的態度,對其進行謹慎監管。另一方面,日本強烈的危機意識,讓當局試圖利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保住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日本的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反倒呈現出成熟和穩定的特徵,使得區塊鏈創業氛圍一片大好。
2016 年日本內閣通過了《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該修正案於 2017 年 4 月生效,對加密貨幣進行了法律定義,認可了加密貨幣的合法性。在《資金結算法》下,滿足以下全部事項即屬於數字貨幣:
也就是說,日本承認加密貨幣作爲合法的支付手段 。《資金結算法》是全球首個將數字貨幣納入法律規制體系之內的法案,對於數字貨幣市場有着重要意義。
2022 年 1 月,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成立數字社會推進本部,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啓動了“國家戰略”。從那時起,其 Web3 項目團隊一直直接向執政黨提出立法和監管改革建議。其中許多改革已被採納,但其他改革仍懸而未決。
企業稅收方面,爲了促進企業“代幣融資友好環境”,日本 Web3 政策團隊提出了兩項改革。首先,免除“發行公司持續持有的代幣”的“年終市值計價的企業所得稅”;其次,對“由其他公司發行並由第三方持有的不以短期交易爲目的代幣”免稅。第一項改革於 2023 年 6 月生效,第二項改革剛剛由 FSA 提議列入 2024 年立法議程,並由經濟、貿易和產業部 (METI) 通過。採取這兩項措施可能會緩解日本國內企業投資者與可以依賴更優惠稅收待遇的海外投資者相比長期處於的劣勢。
個人稅收方面,來自加密資產交易的收入被作爲“雜項收入”徵稅,當“所得稅和居民稅”合並時,其“最低稅率爲 55%”。而且這種稅不僅在所持有的加密資產兌換成法定貨幣時徵收,在它們兌換成其他加密資產時也徵收,導致納稅人大量外流,並阻礙了納稅人報稅。Web3 政策團隊提出了四項改革。首先,對加密資產交易統一徵收 20% 的稅;其次,僅在轉換爲法定貨幣時對“收益和損失”徵稅,從而免除“加密資產的交換”徵稅;第三,允許個人將損失結轉最多三年;第四,對“加密資產衍生品交易”適用同樣的稅率。但這些改革被排除在 2023 年議程之外,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提案是否會成爲 2024 年立法議程的一部分。
根據《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規定,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機構需要向日本金融廳申請牌照,並接受其監管 。如在日本從事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般而言,需要滿足以下 4 個基本條件:
所有在日本合規交易所上市的代幣都需要經過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的批準,這個週期至少是 6 個月到一年, 這也讓日本加密市場的活力有所欠缺。
除了金融廳的監管之外,爲了提高行業的信譽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加密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在金融廳的批準和授權下,日本於 2018 年 4 月,由 16 家持牌交易所發起成立了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業協會(JVCEA)進行自我監管。該協會制定了一系列的自律規則和指導方針,包括:
2019 年 9 月,JVCEA 頒布了《新幣發售相關規則》及配套的指導方針,允許公開發行和銷售代幣進行融資(IEO 和 ICO)。這是日本首次爲加密貨幣發行融資制定明確的監管框架。根據規則和指導方針,如果想要在日本合規地發行和銷售代幣,主要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目前,在《新幣發售相關規則》下,日本 ICO/IEO的頻次並不高,2023 年 9 月 26 日,爲更好地改善 IEO 的情況,JVCEA 進一步發布了 IEO 改革方向性的初期提案。
綜上,日本是一個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持開放和積極態度的國家,它在法律、稅收、牌照、自律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對完善和明確的規範,並且仍然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以適應區塊鏈技術的快速變化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並企圖在全球區塊鏈行業發展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對於區塊鏈創業者而言,雖然日本本土化情緒較重,但日本仍然是加密行業立足和發展的良好土壤。
早在2017年,日本就正式承認BTC爲法定貨幣,並於2023年4月,由執政黨的Web3項目團隊發布白皮書,表明政府對該行業的投入程度不斷加大,讓日本的加密市場變得日益繁榮。但是,諸如禁止直接投資代幣和無法在日本內部啓動代幣發行項目等限制,則又限制了DeFi類型項目和業務在日本的發展,反而形成了以NFT和遊戲爲中心的產業特色。
合規方面,爲了保證投資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資產安全,日本在加密領域擁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然而,合規的高成本和高稅收負擔,讓項目的入場和發展受到了阻礙。尤其,代幣上市的審批過程冗長,往往讓人們認爲市場缺乏活力並對這個領域失去信心,同時也限制了企業的創新性和市場的靈活性,導致日本的加密貨幣行業落後於其他國家。
隨着加密行業在全球的滲透和發展,日本的機構投資者對加密市場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並且對這一行業的潛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機構投資者的加入,爲日本加密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流動性、穩定性和可信度,正在推動日本加密行業的發展,進而吸引更多散戶和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在加密市場此起彼伏的區域競爭中,日本在監管合規、GameFi和NFT領域有着獨特的優勢,而其強大的持續性社區也是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利器,但過於嚴苛的稅收政策和投融資限制,依然對加密行業在本土的興起和發展形成了很強的阻力。如果政策層面能夠在監管合規前提下適度的開放,則更有利於加密市場的扎根、創新和發展。尤其日本獨特的文化特色與強大的金融體系相結合,將有機會讓其其成爲在GameFi和NFT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引領全球加密行業的未來
在加密市場中,封閉與獨立是很多人對日本的的固有印象,很多時候它的存在感並不強,容易讓人們忽略,對比亞洲區域其他市場,反而新加坡、香港、韓國更多被人們提及和關注。
但是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以及較早確立加密貨幣地位並制定監管框架的國家地區,日本有着獨特的優勢和市場特點。隨着政府大力擁抱加密並推動行業發展,新的變化和機遇正在逐漸走來。
日本擁有強大而完善的金融體系,爲該國區塊鏈和Web3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關於日本加密貨幣市場的討論中,監管成爲一個關鍵焦點。
該國保持着嚴格的監管措施,以維護投資者的穩定性、市場安全性和整體誠信。雖然這些監管措施旨在保護行業,但由於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收益存在的合規復雜性和大額稅負,它們可能會對較小的加密貨幣企業的進入和擴張構成障礙。此外,長時間的代幣上市批準程序可能會導致市場活動降低的觀感。
日本是東亞的一個島國,位於西北太平洋,是火環島的一部分,橫跨由14,125 個島嶼組成的羣島,其中五個主要島嶼是北海道、本州(“大陸”)、四國、九州和衝繩,還有近4000個較小的島嶼。日本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最爲接近,而韓國和中國則位於更南方。東京是該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其次是橫濱、大阪、名古屋、札幌、福岡、神戶和京都。
根據聯合國數據,日本有近 1.25 億人口,其中近 1.22 億是日本國民(2022 年估計),佔全國人口的98.1%,其餘部分爲少數外國居民,包括土著阿伊努人、琉球人、韓國人、中國人、菲律賓人、大部分爲日本血統的巴西人、和大部分爲日本血統的祕魯人等。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老年人口比例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佔其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隨之而來的是預期壽命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日本的總生育率爲1.4,低於2.1的更替率,屬於世界最低之列;中位年齡爲48.4歲,爲世界最高。日本政府預計,到 2060 年,每一個工作年齡的人將對應一個老年人。移民和生育激勵措施有時被建議作爲提供年輕工人以支持國家老齡化人口的解決方案。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和德國(2023年德國超越日本成爲第三大經濟體),其經濟組成以服務業、制造業和進出口業務爲主。日本的經濟特點體現了其高度工業化、對外依賴性強以及獨特的經濟結構和企業組織形式:
另外,人口結構變化對其經濟影響明顯,日本面臨勞動力人口佔比下滑、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等問題,這些因素導致住房需求下降、資本積累受抑、投資回報率降低,進而影響經濟活動和創新。
據日本共同社2月15日報道,2023年日本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爲4.2106萬億美元,低於德國的4.4561萬億美元,降至世界第四位。日本失去“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地位並非偶然,而是其經濟長期缺乏穩定增長動能的必然結果。在2023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曾預測,2023年日本的名義GDP將被德國反超,所以,當此次結果正式發布後,並未掀起太大的輿論波瀾或反彈,日本社會似乎是心平氣和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日本經濟長期缺乏穩定增長動能,是日本2023年名義GDP被德國超越的深層原因,而如何尋找推動日本經濟發展的長期動能,可能已經成爲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如果未來三五年經濟仍持續低迷的話,這一切就將成爲日本社會的真問題。
2024年3月,日本的年通貨膨脹率從2月的3個月高點2.8%下降至2.7%,與市場預期一致。交通(2.9% vs 2月的3.0%)、服裝(2.0% vs 2.6%)、家具和家庭用品(3.2% vs 5.1%)、醫療保健(1.5% vs 1.8%)、通訊(0.2% vs 1.4%)以及文化和娛樂(7.2% vs 7.3%)的價格放緩。同時,食品(4.8%)、住房(0.6%)、教育(1.3%)和其他(1.1%)的通貨膨脹率保持穩定。與此同時,燃料和光源的價格過去一年下降幅度最小(-1.7% vs -3.0%),電力(-1.0%和-2.5%)和天然氣(-7.1% vs -9.4%)的下降速度放緩。
日本央行上個月結束了負利率政策,擺脫了長達十年之久的超級寬松貨幣政策。市場正在尋找日本央行何時再次加息的線索。日本央行表示,持續、穩定地實現 2% 的物價目標和強勁的工資增長的良性循環對於政策正常化至關重要。
同時,日本央行將重點放在是服務價格是否會伴隨着工資增長而回升,今年日本企業工資漲幅爲33年來最大,不過經過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工資卻在近兩年持續下降。一位日本內務部官員周五指出,近期工資漲的影響尚未反映到服務價格中。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語:Yen),其紙幣稱爲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日元創設於1871年5月1日,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比較特別的是,日元紙幣的發行者是日本銀行(“日本銀行 — — 日本銀行券”),日元硬幣的發行者是日本政府(“日本國”)。另外,日元硬幣不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所以原則上在一次交易中同一面值硬幣法定使用上限爲20枚(即硬幣原則上最大支付能力爲1円×20枚+5円×20枚+10円×20枚+50円×20枚+100円×20枚+500円×20枚=13,320円),超出部分商家有權依法拒收。
盡管聯準會和其他中央銀行在2022年和2023年積極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但日本銀行將利率維持在零水平,並繼續大量印制法定貨幣。2023年,日本的核心通脹率上漲了3.1%,創下了自1982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通貨膨脹削弱了法定貨幣的購買力,並促使投資者將資金投向像比特幣和黃金這樣具有價值存儲吸引力的替代資產。除非日本銀行加速計劃中的超寬松貨幣政策退出,否則美元將繼續對日元升值,使其相對於其他資產更具吸引力。
日本一直積極培育web3產業,政府發布web3白皮書、改革稅收、吸引投資,日本政府還宣布了一項爲期五年的初創企業發展政策,計劃在五年內將日本初創企業數量增加到10萬家,並投資約10萬億日元創建100家獨角獸公司。
日本執政黨的 Web3 項目團隊於 2023 年 4 月 6 日發布了白皮書,將 Web3 視爲國家戰略。爲此,日本政府在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例如,日本內閣府設立了多個專項基金,支持區塊鏈技術的創新和實際應用的研究。此外,日本政府還在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在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制定和監管框架建設方面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和合作。
日本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涵蓋了多個方面,如房地產登記、身分認證、銀行間清算、比特幣保險、供應鏈金融等,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案例:
日本加密行業的投資往往由證券公司、電信公司、分銷商等現有的Web2巨頭主導,而不是風險投資家(VC),專門從事web3投資的本土風險投資機構也很少。其中,日本Web2 巨頭SBI 集團,就是通過合資企業和子公司的方式參與到加密行業:
其他通過建立和發展專門從事加密行業子公司和合資企業的還有:
由於政策限制,日本無法直接投資代幣和發行代幣,這限制了日本國內 DeFi 的發展。因此,在日本,NFT 和區塊鏈遊戲被廣泛認爲是其加密貨幣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日本擁有全球影響力的遊戲產業,是全球範圍內遊戲市場人均利潤最高的國家之一,其遊戲行業擁有悠久而豐富的歷史,爲加密遊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日本玩家也以願意爲高質量的遊戲付費而聞名,他們對遊戲情有獨鍾,使得日本的區塊鏈遊戲市場具有巨大的盈利潛力。
日本不但有着豐富而悠久的視頻遊戲歷史基礎,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IP(知識產權),包括動漫、漫畫和視頻遊戲等,這些文化已經超越國界,變得全球知名。正因如此,日本的 NFT 社區也具備獨特的審美觀和偏好,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而且,日本的熱點有時與全球並不同步,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錯配延遲,此前,是中美 NFT 熱潮過去後,日本的各類 NFT 反而出現了一波爆發。
日本市場是一個相對獨立且封閉的市場,由於語言的隔閡(日本人對於英語的心理障礙)以及日本KOL的謹慎傾向,使得加密項目在日本進行市場推廣較爲困難,整體上屬於易守難攻的類型市場。日本加密用戶的本土化情緒非常明顯,但是,因爲一些本土項目的惡意收割行爲,讓人們對本土項目的情緒開始變得復雜,雖然依舊傾向於支持國產項目,但明顯體現出信心不足。
相比本土項目,本土用戶對外來項目的積極性並不高,海外項目需要將其產品和服務適應當地的法規,將信息翻譯成日語,並與當地的 KOL 和媒體合作,舉辦當地的活動,通過與本地化的受衆接觸,項目可以獲得更多的知名度和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用戶的思維定式中,有着積極爲項目方爲商家着想的意識,比如商家定價甚低時會去想商家這樣做能不能收回本,替商家考慮,如果加密項目在積極做事,日本用戶會比其他一些市場的用戶展示出更爲寬容,更理解的態度,有助於良性社區氛圍的營造。
據TripleA機構估計,超過500萬人,佔日本總人口的4.0%,目前擁有加密貨幣。此值得到了有執照的交易所的數據驗證。另外,在KuCoin 2023年 5 月的一份報告中顯示:日本約有 380 萬加密貨幣投資者在之前6個月中擁有或投資過加密資產,約佔日本成年人口的 5%;在日本,雖然BTC和ETH仍然是日本投資者最喜歡的加密資產,但人們對多元化進入多個領域有很大興趣,例如 NFT、元宇宙、穩定幣、公鏈、DeFi 和 meme 幣。
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概況和投資經驗
基於對各個區域市場的了解,男性對加密貨幣投資的興趣更高。 然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市場最爲明顯,日本市場 80% 的投資者是男性,只有 20% 是女性投資者。
與其他幾個市場不同的是,日本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大多數年齡在 30 歲以上,佔比 77%。 另一方面,18歲至30歲的年輕一代僅佔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的23%。
另外,日本加密貨幣採用的成熟度較高。 受訪投資者中,投資加密貨幣超過3年的佔比27% , 1–2 年的用戶佔比33% , 只有 9% 的受訪者是剛剛接觸加密資產。
加密貨幣投資在收入較低的家庭中也更爲常見,44% 的投資者的家庭年收入高達 500 萬日元。 然而,日本只有 21% 的加密貨幣投資者年收入超過 1000 萬日元。
日本投資者轉向加密貨幣的其他主要原因包括長期財富積累(40%)以及投資風險和投資組合的多元化(38%)。 雖然 28% 的投資者參與加密貨幣是因爲他們認爲它很有趣,但 26% 的投資者認爲它可以實現一夜暴富。 只有 21% 的日本加密貨幣投資者認爲加密資產是對抗通脹的保值手段。
其中,44% 的投資者認爲投資加密貨幣可以把握住未來,該類別中最大的羣體是 18 至 30 歲的投資者,他們投資加密貨幣是因爲他們相信其尖端技術和金融創新潛力。
交易頻率方面與年齡有很強的相關性,其中, 18–30 歲年齡段的年輕投資者最爲活躍,每週都會有交易;40–60 歲的用戶平均每月交易1次;而31–39 歲的用戶則沒有明顯特點,每週一次、每週多次、每月多次的均有分布。
與其他區域市場一樣,BTC和ETH在日本用戶的投資組合佔比最高,且涵蓋各個年齡段。 尤其40 至 60 歲之間的投資者對這些加密貨幣最感興趣,其中 80% 的投資者表示對比特幣感興趣,43% 的投資者對以太坊感興趣。
日本投資者青睞的其他熱門類別有: NFT(27%)、Metaverse(24%)、穩定幣(16%)和公鏈項目(15%);
另外, GameFi(11%)、DeFi(8%)和 Meme 幣(8%)也逐漸成爲日本用戶的加密投資選擇;
大多數日本投資者都是通過社交媒體和KOL了解加密貨幣,這一趨勢在年輕羣體中佔比最高,18–30 歲的投資者中有 41% 依靠有影響力的人來了解加密貨幣投資。
人們信賴並使用的社交媒體包括: YouTube (32%)、Twitter (23%)、Line (15%)、Instagram (13%) 和 TikTok (9%)。 從數據中看到,Discord、Telegram 和 Reddit 等技術性更強的社交渠道本不被日本用戶信賴,他們認爲這些渠道的風險更大。
根據當地監管機構的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需要獲得日本金融廳(JFSA)的許可。大多數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東京或大阪註冊。
Binance Japan於2023年8月推出,是由Binance於2022年11月收購了當地持牌CEX Sakura Exchange BitCoin後重命名而來。此舉標志着Binance重返日本市場,此前該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曾在2021年再次警告其未經許可運營。目前Binance Japan的以豐富多樣Token種類著稱,並受到衆多用戶喜歡。
Bybit 擁有托管超過 1,000 種加密貨幣並遵守日本嚴格法規的安全平台,有助於無縫進入加密貨幣交易。它提供直接的本地日元存款選項,包括銀行轉帳、JCB 卡和 Line Pay,簡化了投資途徑。
Bybit的競爭優勢包括交易費用低廉(做市商起價爲0.01%,吃單者起價爲0.06%)、充沛的流動性、超過300億美元的日交易量以及擁有超過2000萬用戶的充滿活力的社區,這證實了其市場領先地位。
Coincheck成立於2014年,是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擁有超過250萬用戶。2018年,它被成立於1999年的日本金融服務公司Monex Group收購,後者經營着包括在線經紀、資產管理和加密貨幣服務在內的多樣化業務。
Coincheck 提供多樣化的加密貨幣交易服務,吸引了大量日本本地及國際用戶。以其用戶友好的界面和無交易費用的優勢,Coincheck 成爲日本最受歡迎的交易平台之一
Bitflyer以其先進的交易工具和功能而聞名,比特幣交易量居全國首位。它通過提供兩種量身定制的交易體驗,巧妙地滿足了從新手到經驗豐富的交易者等不同用戶羣的需求:直觀的 bitFlyer 交易所適合初學者,高級的 BitFlyer Lightning 適合更復雜的交易策略。
BitFlyer 通過創新功能擴大了其吸引力,包括獨特的加密信用卡、賺取 BTC 的機會以及比特幣 T-Point 交易所。這些舉措鞏固了 bitFlyer 作爲日本排名第三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聲譽,同時兼顧了廣大投資者的可訪問性和深度。
Bitbank是日本蘋果應用商店評分最高的加密貨幣交易應用程序,也是日本少數幾家提供即時帳戶驗證服務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之一,通常在幾分鍾內即可完成驗證。
除交易功能外,Bitbank 還提供借貸服務,允許用戶將資產租賃給 Bitbank,回報率高達 3%,第三方機構對 Bitbank 的安全性能給予了高度評價。該平台採用離線冷錢包和 Multisig 技術,可確保抵御黑客攻擊,並以先進技術保護用戶的資產安全。
Zaif擁有超過50萬用戶。成立於2014年,該平台提供了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貨幣等多種加密貨幣。以隱私和安全爲重點而聞名,Zaif吸引了優先考慮這些功能的交易者。
它允許用戶以日元買賣各種加密貨幣,還允許保證金交易,適合初學者和想快速交易的人。從成立開始,Zaif一直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它已經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交易、支付服務和貨幣準備金等。
日本加密市場的項目類型豐富度較低,雖然也有公鏈和DeFi項目,但主要還是以非同質化代幣(NFT)和遊戲類項目爲主,這些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專注於本地化和長期性的社區建設。
Japan Open Chain(JOC)是一個以實用性爲重點的兼容以太坊的 Layer1 公有鏈,它與值得信賴的企業合作,爲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可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Japan Open Chain是由日本公司運營的符合日本法律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爲開發web3業務提供安全的環境。
INTMAX是一種新型的 zkRollup,作爲以太坊 L2 網路,適用於各種 Web 服務和財務。它將使以太坊能夠讓所有在線公民通過支付基礎設施以及使用 NFT 和社區管理代幣的互聯網原生所有權參與經濟。NTMAX在ZK實現方面取得了重大創新,使其成爲一種獨特的Layer2滾動網路,具有低成本、安全性、可調節的隱私性以及尤爲重要的可擴展性。
Palette 是一個用於發行、管理和分發數字物品的區塊鏈網路。用戶可以自由轉讓數字物品的所有權並在應用程序中使用它們。Palette允許數字項目在其自己的區塊鏈Palette Chain上作爲 NFT 進行處理。Palette Chain是一個專門爲娛樂領域數字物品的發行、管理和分銷而設計的區塊鏈,旨在適應商業模式。此外,Palette Chain可以連接到包括以太坊在內的多個區塊鏈,並可以作爲跨鏈平台,作爲NFT發行和分發的中心。
HashPort是一個跨鏈互操作性層,支持數字資產的快速、安全的跨網路傳輸,由同名的HashPort株式會社開發並提供服務,HashPort株式會社成立於 2018 年,以資產數字化爲願景,爲客戶提供區塊鏈技術諮詢和解決方案服務
KEKKAI 是一個 Web3.0 安全插件,通過分析交易模擬來檢測危險,旨在消除日益增長的 Web3 領域中的欺詐行爲。用戶如果使用KEKKAI,就可以在交易中獲取其提供的風險判斷信息 — — 如有異常,KEKKAI會在頁面中展示出風險提示。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日本藝術家,以其豐富多彩的作品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聞名。他發起的 Murakami.Flowers 項目(簡稱 M.F)是一個涵蓋藝術、設計和數字創作的綜合性項目。該項目以數字“108”爲核心(由 108 種背景以及 108 種小花組成),與佛教中的煩惱障或世俗誘惑相關的數字相呼應,意味着藝術家試圖通過數字藝術來超越世俗的束縛。
Crypto Ninja Partners(CNP)是一個以日本忍者爲主題的 NFT 系列,最初起源於一個名爲 NinjaDAO 的社區。雖然 NinjaDAO 並非嚴格意義上的 DAO 組織,但這個社區聚集了來自日本的衆多加密貨幣愛好者。兩位核心人物,Ikehaya(日本 NFT KOL 和 Web Marketer)和 Road(另一位核心貢獻者),共同推動了 CNP 的發展。
該項目的願景是樹立數字時尚品牌,賦予創作者力量。該項目的核心理念是“我在背後支持你”(”I GOT YOUR BACK”),這象徵着 MetaSamurai 致力於支持其 NFT 持有者。”I GOT YOUR BACK”這句話起源於一個故事,講述了兩個人在戰鬥中背靠背,相互保護的情景;武士的精神是毅然獻身於保護領主;忠誠的狗 Hachiko 十多年如一日地等待着已故的主人。這些都是 MetaSamurai 作品的靈感來源。
Skyland Ventures(SV)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澀谷的風險投資(VC)基金,專注於種子階段的創業投資。截至2022年,它已經投資了超過120家初創企業,主要位於日本。從2022年開始,該基金將目標對Web3領域(加密貨幣、NFT和區塊鏈)的初創企業進行股權/代幣投資。該基金從前種子階段投資約50,000美元至500,000美元,到種子階段及更高階段的投資,範圍從100,000美元到1,000,000美元不等。其創始人是Max Kinoshita、Yonkuro Masanori Ikeda和Yuan Xiaohang。
他們與Hash Global、OKX Ventures、Foresight Ventures、MH Ventures和Generative Ventures等合作。
投資歷史:
這家風投公司是一家位於硅谷的精品早期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範圍涵蓋信息技術、金融服務、遊戲、保險、基礎設施、加密貨幣、網路安全、區塊鏈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以色列、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包括日本在內進行投資。其聯合創始人是Zirui Zhang,管理合夥人來自日本和中國。
其中一些主要投資項目包括OpenSea、1inch和Lit。
CGV是一家以亞洲爲基地的基金管理公司,專注於加密基金和加密工作室的投資。CGV FoF由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家族基金組成,總部設在日本,分支機構設在新加坡和加拿大。創始人是Steve Chiu和Kevin Ren。
他們與Waterdrip Capital、LK Venture、ZC Capital、Satoshi Lab和Blockchain Founders Fund等合作。
在他們的投資組合中,有一些項目包括AlchemyPay、Bitkeep、Metis、TheGraph、Avalon和Celestia,以及最近的比特幣生態項目 — 比特幣錢包基礎設施UniSat、bitSmiley和BTC第二層網路ZULU。
BDASH Ventures是一家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將成爲下一代科技核心的種子、早期和後期階段的初創企業。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是渡邊宏幸。
B Dash Ventures舉辦了一年兩次的高級科技行業高管和初創企業創始人的半年度峯會,名爲B Dash Camp。它現在是日本最大的邀請制科技活動之一,吸引了來自日本境內外的700多名嘉賓參加。
這家加密風險投資基金是GMO Internet Group Inc.的一部分,該公司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該集團的一部分還包括GMO Coin,是日本持有牌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列出了28種加密貨幣。
MZ Web3 Fund 由日本馬斯克之稱的前澤友作成立,專注於 Web3 項目投資,是日本本土最活躍的加密基金。MZ Web3 Fund 在 Web3 領域投資了去中心化存儲項目 SINSO,支付工具 Slash 和 Transak,開發社區 WEB3DEV,遊戲公鏈 Oasys,Web3 用戶增長平台 Aki Network 等 24 個初創項目。MZ Web3 Fund 將爲投資的項目提供 MZ Club 和 MZ DAO 的社區資源,幫助他們快速在日本市場擴張。
在全球加密市場中,日本是一個獨特的市場,尤其在金融和投資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但由於加密市場早期經常受到黑客攻擊,日本政府對加密行業持保守的態度,對其進行謹慎監管。另一方面,日本強烈的危機意識,讓當局試圖利用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保住其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日本的區塊鏈行業監管政策反倒呈現出成熟和穩定的特徵,使得區塊鏈創業氛圍一片大好。
2016 年日本內閣通過了《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該修正案於 2017 年 4 月生效,對加密貨幣進行了法律定義,認可了加密貨幣的合法性。在《資金結算法》下,滿足以下全部事項即屬於數字貨幣:
也就是說,日本承認加密貨幣作爲合法的支付手段 。《資金結算法》是全球首個將數字貨幣納入法律規制體系之內的法案,對於數字貨幣市場有着重要意義。
2022 年 1 月,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成立數字社會推進本部,與此同時日本政府啓動了“國家戰略”。從那時起,其 Web3 項目團隊一直直接向執政黨提出立法和監管改革建議。其中許多改革已被採納,但其他改革仍懸而未決。
企業稅收方面,爲了促進企業“代幣融資友好環境”,日本 Web3 政策團隊提出了兩項改革。首先,免除“發行公司持續持有的代幣”的“年終市值計價的企業所得稅”;其次,對“由其他公司發行並由第三方持有的不以短期交易爲目的代幣”免稅。第一項改革於 2023 年 6 月生效,第二項改革剛剛由 FSA 提議列入 2024 年立法議程,並由經濟、貿易和產業部 (METI) 通過。採取這兩項措施可能會緩解日本國內企業投資者與可以依賴更優惠稅收待遇的海外投資者相比長期處於的劣勢。
個人稅收方面,來自加密資產交易的收入被作爲“雜項收入”徵稅,當“所得稅和居民稅”合並時,其“最低稅率爲 55%”。而且這種稅不僅在所持有的加密資產兌換成法定貨幣時徵收,在它們兌換成其他加密資產時也徵收,導致納稅人大量外流,並阻礙了納稅人報稅。Web3 政策團隊提出了四項改革。首先,對加密資產交易統一徵收 20% 的稅;其次,僅在轉換爲法定貨幣時對“收益和損失”徵稅,從而免除“加密資產的交換”徵稅;第三,允許個人將損失結轉最多三年;第四,對“加密資產衍生品交易”適用同樣的稅率。但這些改革被排除在 2023 年議程之外,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提案是否會成爲 2024 年立法議程的一部分。
根據《資金結算法》修正案規定,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機構需要向日本金融廳申請牌照,並接受其監管 。如在日本從事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般而言,需要滿足以下 4 個基本條件:
所有在日本合規交易所上市的代幣都需要經過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的批準,這個週期至少是 6 個月到一年, 這也讓日本加密市場的活力有所欠缺。
除了金融廳的監管之外,爲了提高行業的信譽和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加密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在金融廳的批準和授權下,日本於 2018 年 4 月,由 16 家持牌交易所發起成立了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業協會(JVCEA)進行自我監管。該協會制定了一系列的自律規則和指導方針,包括:
2019 年 9 月,JVCEA 頒布了《新幣發售相關規則》及配套的指導方針,允許公開發行和銷售代幣進行融資(IEO 和 ICO)。這是日本首次爲加密貨幣發行融資制定明確的監管框架。根據規則和指導方針,如果想要在日本合規地發行和銷售代幣,主要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目前,在《新幣發售相關規則》下,日本 ICO/IEO的頻次並不高,2023 年 9 月 26 日,爲更好地改善 IEO 的情況,JVCEA 進一步發布了 IEO 改革方向性的初期提案。
綜上,日本是一個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持開放和積極態度的國家,它在法律、稅收、牌照、自律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對完善和明確的規範,並且仍然在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以適應區塊鏈技術的快速變化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並企圖在全球區塊鏈行業發展中有一份立足之地。對於區塊鏈創業者而言,雖然日本本土化情緒較重,但日本仍然是加密行業立足和發展的良好土壤。
早在2017年,日本就正式承認BTC爲法定貨幣,並於2023年4月,由執政黨的Web3項目團隊發布白皮書,表明政府對該行業的投入程度不斷加大,讓日本的加密市場變得日益繁榮。但是,諸如禁止直接投資代幣和無法在日本內部啓動代幣發行項目等限制,則又限制了DeFi類型項目和業務在日本的發展,反而形成了以NFT和遊戲爲中心的產業特色。
合規方面,爲了保證投資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資產安全,日本在加密領域擁有嚴格的法律法規。然而,合規的高成本和高稅收負擔,讓項目的入場和發展受到了阻礙。尤其,代幣上市的審批過程冗長,往往讓人們認爲市場缺乏活力並對這個領域失去信心,同時也限制了企業的創新性和市場的靈活性,導致日本的加密貨幣行業落後於其他國家。
隨着加密行業在全球的滲透和發展,日本的機構投資者對加密市場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並且對這一行業的潛力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機構投資者的加入,爲日本加密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流動性、穩定性和可信度,正在推動日本加密行業的發展,進而吸引更多散戶和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在加密市場此起彼伏的區域競爭中,日本在監管合規、GameFi和NFT領域有着獨特的優勢,而其強大的持續性社區也是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利器,但過於嚴苛的稅收政策和投融資限制,依然對加密行業在本土的興起和發展形成了很強的阻力。如果政策層面能夠在監管合規前提下適度的開放,則更有利於加密市場的扎根、創新和發展。尤其日本獨特的文化特色與強大的金融體系相結合,將有機會讓其其成爲在GameFi和NFT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引領全球加密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