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DX(DYDX)作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協議,自推出以來在加密貨幣市場取得顯著進展。至2025年,DYDX 市值達 244,659,978 美元,流通量約 806,660,000 枚,價格維持在 0.3033 美元附近。此資產被定位為「去中心化期貨交易平台」,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及衍生品交易領域扮演日益關鍵的角色。
本文將結合歷史走勢、市場供需、生態發展及宏觀經濟因素,針對 2025 至 2030 年 DYDX 價格進行系統分析,並提供投資人專業的價格預測與實用投資策略。
截至 2025 年 11 月 15 日,DYDX 報價為 0.3033 美元,近 24 小時跌幅 2.25%。此代幣過去一年波動劇烈,年跌幅高達 73.29%。短期走勢亦不理想:近 1 小時下跌 1.05%、近 1 週跌 7.48%、近 30 天跌 15.19%。
目前 DYDX 市值為 244,659,978 美元,在加密市場排名第 225 位。流通供應量 806,660,000 枚,佔總發行量 1,000,000,000 枚的 80.67%。完全稀釋市值為 290,665,356 美元。
近 24 小時成交額為 1,258,492 美元,市場活躍度屬中等。現價遠低於歷史高點 4.52 美元,若市場氛圍回暖,具備一定成長空間。目前市場整體偏空,恐懼與貪婪指數顯示「極度恐懼」,數值為 10。
點擊查看最新 DYDX 市場價格

2025-11-15 恐懼與貪婪指數:10(極度恐懼)
點擊查看最新恐懼與貪婪指數
目前加密市場情緒極度恐慌,恐懼與貪婪指數僅 10,反映投資人普遍偏空。極端恐懼可能意味市場已超賣,存在階段性買進機會,但投資人需謹慎、深入調研後再做決策。市場情緒變化迅速,須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與區塊鏈產業動向,以即時掌握 DYDX 價格行情。

DYDX 地址持倉數據顯示,代幣所有權高度集中。最大地址持有 73.15% 供應量,即 731,503,690 枚 DYDX。第二、第三大持有人分別佔 12.41% 與 7.56%,三者合計掌握 93.12% 供應。
高度集中使去中心化與市場穩定性面臨挑戰。單一地址持有近四分之三供應,價格易受操控且波動加劇,也可能影響治理決策及市場生態,削弱專案去中心化理念。
目前分布型態顯示 DYDX 市場結構尚未成熟,流通面窄。集中持有影響流動性,大戶移動倉位時,價格可能大幅波動。投資人及參與者納入 DYDX 於投資策略時,需充分留意上述結構性風險。
點擊查看最新DYDX 持倉分布

| 排名 | 地址 | 持倉數量 | 持倉比例 |
|---|---|---|---|
| 1 | 0x46b2...5ddfa9 | 731503.69K | 73.15% |
| 2 | 0x0000...000001 | 124128.55K | 12.41% |
| 3 | 0xb943...37292f | 75682.30K | 7.56% |
| 4 | 0x08a9...5767d8 | 17824.84K | 1.78% |
| 5 | 0x0000...000002 | 9203.65K | 0.92% |
| - | 其他 | 41656.97K | 4.18% |
Layer 2 擴容:DYDX 積極推動 Layer 2 擴容方案,提升交易速度、降低成本,有望促進用戶成長及代幣價值上升。
跨鏈功能:跨鏈能力開發有助 DYDX 與多條區塊鏈互動,進一步擴大用戶基礎及應用價值。
生態應用:DYDX 生態支持多元 DApp 與協議,包括去中心化借貸及收益農場,賦予代幣更多價值。
| 年份 | 預測最高價 | 預測平均價 | 預測最低價 | 漲跌幅 |
|---|---|---|---|---|
| 2025 | 0.37713 | 0.3017 | 0.15688 | 0 |
| 2026 | 0.41069 | 0.33941 | 0.31905 | 11 |
| 2027 | 0.54757 | 0.37505 | 0.30004 | 23 |
| 2028 | 0.68274 | 0.46131 | 0.39212 | 52 |
| 2029 | 0.72075 | 0.57203 | 0.30889 | 88 |
| 2030 | 0.94373 | 0.64639 | 0.38783 | 113 |
(1) 長線持有策略
(2) 主動交易策略
(1) 資產配置原則
(2) 風險對沖方案
(3) 安全儲存方案
DYDX 做為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協議,在 DeFi 領域具備獨特機會。長期成長可期,短期波動與合規風險需審慎因應。
✅ 新手:小倉位試水,重點學習 dYdX 協議 ✅ 有經驗投資人:建議長線持有及主動交易並用,平衡風險與收益 ✅ 機構投資人:可考慮加大配置,積極參與協議治理
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極高,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應依自身風險承受度審慎決策,並建議諮詢專業理財顧問。切勿超額投資。
分享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