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擬議穩定幣持有上限引爭議:防範風險還是扼殺創新?

英國央行的一項提案,擬對個人和企業持有系統性穩定幣的金額設定上限,引發了加密行業的強烈反對。該行業認爲此舉過於嚴厲,將抑制創新並可能導致業務外流。此舉也與美國和歐盟等主要經濟體採取的更爲寬松的監管策略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全球在穩定幣監管路徑上的分歧。

英國央行提案:防範風險還是扼殺創新?

英國央行正在與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合作,爲數字代幣制定監管框架。官員們提議,對那些被廣泛用於支付或可能成爲支付方式的“系統性穩定幣”,設定持有上限:個人爲 1 萬至 2 萬英鎊(約合 1.36 萬至 2.72 萬美元),企業爲 1000 萬英鎊(約合 1360 萬美元)。

英國央行辯護稱,此舉旨在保護傳統銀行體系,防止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導致銀行存款流失,從而削弱金融系統。他們認爲,這些限制可能是過渡性的,以便在數字貨幣興起時讓市場有時間進行調整。

然而,加密行業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主流 CEX 的一位高管表示,設定上限將對英國儲戶、倫敦金融城和英鎊造成負面影響,並指出其他主要司法管轄區均未採取此類限制措施。同時,批評者認爲,由於穩定幣發行方無法實時監控持有者,該提案幾乎無法執行,將需要高昂且復雜的數字身份系統。

全球穩定幣監管格局:與英國對比鮮明

英國央行的謹慎立場與財政部支持數字創新的議程存在潛在衝突,也使其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形成鮮明對比。

  • 歐盟(EU):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是全球最全面的加密資產監管框架之一。該法案對穩定幣發行方提出了嚴格的許可、準備金和透明度要求,但並未對持有者的擁有量設定上限。其核心在於通過對發行方進行嚴格監管來確保市場穩定。
  • 美國(US):美國國會也在積極推進多項穩定幣相關法案。這些提案主要聚焦於要求穩定幣發行方維持 1:1 的準備金,並確保其儲備資產爲高質量、高流動性的資產,同時加強消費者保護。與歐盟類似,美國也未引入個人或機構持有上限。
  • 日本(Japan):作爲最早對穩定幣進行立法的國家之一,日本於 2023 年通過了相關法律,將穩定幣定義爲“電子支付工具”。該法律要求穩定幣必須與日元等法幣掛鉤並完全由法幣擔保,且發行方僅限於持牌銀行和信托公司。日本的監管重點在於將穩定幣納入現有的金融體系,同樣未設置持有上限。
  • 中國香港(Hong Kong):作爲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正在構建一個穩定幣發行商的許可制度。香港的框架同樣不設持有上限,而是專注於對發行商進行嚴格監管,要求穩定幣必須由高流動性、高質量的資產完全儲備,並需遵守嚴格的治理和風險管理規定。其目標是在確保金融穩定的前提下,促進 Web3 和加密技術在本地的發展。

市場規模與前景

穩定幣市場已成爲全球金融快速增長的一部分。雖然市場價值波動,但目前總市值約爲 1300 億美元,且 Coinbase 等機構預測該行業到 2028 年可能增長至 1.2 萬億美元。

對於英國企業而言,其擔憂顯而易見:持有上限將抑制採用,可能導致業務和人才流向海外。支持者則認爲,穩定幣可以顯著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時間,並推動金融服務領域的更廣泛創新。

結語

英國央行提出的穩定幣持有上限提案,是其在金融穩定與科技創新之間尋求平衡的一個關鍵考驗。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選擇通過對發行方施加嚴格要求來監管穩定幣,而避免對用戶端進行直接限制。英國的最終決策不僅將影響其本土加密行業的未來,也將成爲全球數字資產監管競賽中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